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在行动(图)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2010年10月15日01:00

  近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天津落下帷幕。这是中国首次承办联合国框架下的气候谈判,也是年底坎昆气候大会前的最后一轮谈判。

  如先前所预料的那样,各方目前分歧仍然较多,主要的问号看来依然要留到不久以后的坎昆会议上。尽管如此,天津会议还是为坎昆会议铺了路,更重要的是,它向世界全面展示了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所做的不懈努力。

  中方努力“发声”与美方较量

  由于去年哥本哈根气候谈判未能如期完成及达成协议,今年各国加快气候谈判步伐。为了在坎昆会议达成积极成果,各国同意增加谈判的次数,由原来安排的两次会议增加到五次,而中国承接天津会议,进一步显示中国积极推动气候谈判的决心。联合国气候谈判会议首次在中国的天津举行,对国际气候谈判以至中国推动对抗气候变化的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中国和美国的碳排放量在全球数一数二,于是双方的此次谈判被视为重中之重。当前,其中迸发出的谈判火花也格外耀眼。

  在美国看来,他们一直以来都坚持两方面的观点:一是中国不该将自己等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应纳入强制减排的法律约束范围;二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国内自主的减缓排放行动,也应遵循“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简称MRV,即“三可”)的要求,并且拿出了一套相当细致的流程。

  对于美国的强制性态度,中方代表团也给出了更加明确的态度和答案:一是前者违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二是后者则是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入侵。在哥本哈根峰会上,发展中国家承诺将国际援助之下的减排行动纳入“三可”,而国内资金支持的自主减排行动,则可以在确保主权得到尊重的前提下接受国际“磋商和分析”。

  谈判双方可谓针锋相对。中国首席谈判代表苏伟强调,“磋商和分析”不是变相“三可”,如果《公约》缔约方指出“有的问题不是很清楚,需要澄清和进一步了解,中国作为缔约方,也可以作一些解释。”美国代表团甚至表示,中国国内自主减排行动,即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行动,能否接受“三可”,是美国履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变化资金援助义务的前提。

  同时,美国首席谈判代表潘兴(JonathanPershing)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态度也很强硬,他表示:“发展中国家既然已开始进行减排,不透明公开,我们怎么知道是不是说到做到?”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则对媒体表示,有发达国家将中国接不接受“三可”与小岛国等能不能获得援助挂钩,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挑拨,这不符合国际谈判的要求。

  政府努力增强环保形象

  一直以来,中国的环保问题在国际上总被拿来质问,很多发达国家由于环保做得相对较好,因此在全球气候恶化问题上,总将矛头指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于是近5年来,中国在积极改善环境的同时,也特别重视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为此付出了诸多努力。

  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国家这几年出台的许多经济发展措施都与之相关,并坚持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积极研究,控制工业生产的碳排放,缩减能源浪费和降低环境污染。同时,为引导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政府近几年一直在加强宣教工作,广泛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低碳消费理念和低碳行为的做法,引导城乡居民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大力发展节能、低碳产品,为公众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鼓励公众采用节能产品,扩大全社会参与程度。

  政府在立场上鲜明地指出中国对环保的重视,为的是让世界上更多国家不仅仅看到中国在环保领域的巨大努力,更能树立一个环保大国的形象。这次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谈判的180个国家代表在中国天津相会,就说明中国对参与全球环保的重视程度。日本《朝日新闻》也撰文报道,大会之所以选择在中国举办,是因为中国领导层对环境变化的重视与日俱增,此次谈判将让中国在国际上的环保形象更为鲜明。

  作为东道主,中国对此次联合国气象变化大会天津谈判的举办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务委员戴秉国在大会上表示,“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我们充分考虑到中国人民和全球民众的长远利益。”

  今年年初,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就开始寻找此次工作小组级别会议的举办地,必须赶在11月份墨西哥坎昆第1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举行。最终选址天津,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一直致力于节能减碳方面的发展,展示出了清晰的环保态度;另一方面是因为天津将其城市定位在“环保城市”概念上,特别是天津正在修建“智能电网”项目和节能环保建筑,同时还拥有一个排放权交易市场。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认为,中国现在希望能引导国际气候讨论的潮流。他说:“天津谈判是个演练,中国计划是将来有一天能举办部长级会议。”杨富强表示,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让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提高了很多。从那时起,中国国内的环保现状迫使政府转变意识,转向了更具环保意识的发展模式。

  国家努力发展清洁能源核心技术

  从哥本哈根会议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缺乏清洁能源核心技术已经成为制约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与气候问题的绊脚石,于是这一领域的研究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

  对于中国而言,清洁能源核心技术不仅仅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利器,更能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众多机遇。在近几年,中国一直在清洁能源技术研发领域不断努力,进展明显,也吸引了很多国家的注意力。

  就在本次气候变化大会上,科技部公布了《中国2010发展中的清洁能源科技》报告,系统介绍了中国近年来的清洁技术进展和前景展望。在报告中,所有关键领域都被提及,如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清洁煤、核能、智能电网、地热能源、地表水水源热泵、新能源汽车等。

  报告中提到众多关于实施新型清洁能源的措施和计划。比如在太阳能方面,未来两年“金太阳示范工程”将支持至少640兆瓦光伏系统和并网输电技术的推广应用,2020年中国光伏总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2万兆瓦。中国目前正在开展5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2兆瓦光伏微网发电技术研究与示范、多种薄膜太阳电池技术产业化等项目。另外,第一座太阳能热发电站及国家太阳能热发电实验基地也即将在北京落成。

  在风能方面,中国将风力发电作为调整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替代能源之一。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2.5万兆瓦,连续5年增幅超过100%,预计2020年装机容量可达到1.2亿至1.5亿千瓦。下一步,中国将针对万兆瓦级特大型风电场建设,重点解决5兆瓦以上级别海上风电机组整机设计技术和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和并网输配技术,并在大型风电场运营效率、装备维护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在生物能方面,中国计划在2020年,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万兆瓦,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50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440亿立方米,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0万吨。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到今年年底,中国将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广应用2万辆新能源汽车。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100万辆以上,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千万辆级,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战略转型。

  从目前看来,在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方面,与日本、德国等相比,中国和美国的水平相对较为落后,中国单位GDP能耗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据估算,若未来10年中国能效曲线要达到全球目前平均水平,中国单位GDP能耗的下降空间高达50%。

  由于在哥本哈根会议前,中国政府表示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因此现在看来,中国的减排力度一年年在逐步上升。

  解振华表示,近5年来,为实现2006-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等节能减排目标,前4年中央投资已投入1285亿元,今年预计还要投入833亿元。这些投入只占全国节能环保总投资的10%-15%。“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完成后,全国就能实现节能6亿多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15亿吨以上。

  民间组织全力提升全民环保意识

  在本次天津气候大会上,60多家中国本土民间组织在天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发布共同立场,要求各国尽快达成公平、有法律约束力,并且惠及贫困和弱势群体的协议。

  2007年,中国民间组织曾首次亮相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009年,民间组织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发布《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立场》。这一次,由于是首次在中国举办国际级的气候大会,中国的民间组织特别重视这一难得的机遇,组织计划举行20多场联合活动,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出的努力。

  这是中国民间组织在气候变化领域合作规模最大、活动最密集、形式最多样的一次,民间组织期望借由此次机会代表中国草根向国际社会集体“发声”。有民间组织成员表示,在坎昆大会来临前,中国公民希望国际社会能共同行动起来,从能耗和碳排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人群开始,帮助生态脆弱地区和贫困人口应对气候变化的威胁。同时,政府应当保障和鼓励公民社会的行动,完善透明监督,制定公平的市场机制。

  据报道,在这一次的天津气候大会现场,可以看到众多中国民间气候与环保组织的宣传摊位和相关资料。10月4日气候大会开幕式之前,中国民间组织展开了一幅长7米、宽3米,由来自中国和全世界的数千张气候关注者照片拼成的“气候长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在画卷上盖下了刻着“众志成城”的中国印。

  近几年来,中国民间组织在环保和节能减排领域所做的贡献也很显著,他们的很多建议不仅仅取得了实效,有些还被政府采纳,为中国的环保发展和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做了很多工作。

  比如,2004年,就有民间团体倡议在夏季用电高峰期将空调温度调至不低于26度,发起节能行动,得到40多家民间环保组织的响应。活动持续到2007年,“26度上限”被写进国务院办公厅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国际气候行动联盟主管大卫·图波就认为,中国民间组织在与政府合作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效率高且卓有成效”。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