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儿子分家分开赡养父母 老人赡养机制需改革(图)

来源:华商网
2010年10月15日11:12
10月12日,在法庭庭长的协调下,汪大爷的两个儿子同意老两口住在一起。他们坐在一起,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本报记者李杰摄
10月12日,在法庭庭长的协调下,汪大爷的两个儿子同意老两口住在一起。他们坐在一起,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本报记者李杰摄

  丹凤县庾岭镇59岁的刘女士已和老伴分居11年,说起辛酸事失声痛哭。她还是希望老两口能住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可是儿子不让,她和老伴几乎成了陌生人本报记者李杰摄

  明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老人节。一些做儿女的已经开始谋划如何给父母过节,而一些农村老人却正在经受着孤独的煎熬。

  在商洛农村,因儿子们分家,老两口被分别赡养,被迫长期分居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老人因儿子之间的矛盾,近在咫尺却不敢来往,甚至不能说话,只能暗地里偷偷哭泣。这些老人内心的痛苦,又有多少儿女能体会?

  一个法官的无奈 他们不讲法说把老人分开就分开

  “呜——呜——呜”的哭声,一阵响过一阵。痛哭的人,是位已经当了奶奶的60岁的大娘。她不敢在自家屋里哭,只能偷偷跑到邻居屋里哭。

  她伤心、她委屈、她无奈,但一肚子苦水却无法在丈夫、儿子、儿媳面前倾诉,她害怕再次遭到儿媳的暴打。

  10月12日,丹凤县庾岭法庭庭长彭家让听完这位母亲因为儿子分家导致老两口分居的痛苦后,眼睛有些湿润。“阿姨,别哭了,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我们当面来调解。”

  一些农村家庭分开赡养老人导致老人分居的现象,已到了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这些儿子儿媳,简直无视国法,说把老人分开就分开了。”彭家让说,在当地农村,凡两个儿子以上的,绝大多数都会通过舅舅、族人、村干部作为见证人分家。弟兄俩一个养妈一个养爸,活养死葬,谁也不吃亏。如果兄弟俩生活条件差不多,也没什么矛盾,老两口虽分居,但还能往来;如果兄弟俩关系不太好,往往也不让父母往来;甚至有时兄弟俩吵架,父母还得各自帮“各自”的儿子,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这些老人为什么不选择重新生活在一起呢?因为已把家产给儿子们分光,想住在一起过,却已经没了地方。

  一个村干部的感言 儿子结婚日老两口分居时

  儿子成家之日,就是老两口分开之时。儿子有了另一半,老人们却不得不分居。

  丹凤县庾岭镇太白村开商店的老蔡说,这种做法在农村很流行。刚开始,还有些儿女感到羞愧,现在已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

  太白村村支书吴振喜说:“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每当村里老人因‘分居’到我这来求助时,我只能靠骂来制止他们的儿子,否则难以处理下去。”他说,虽然他父母也是分开赡养,但老人一直是住在一起的。

  吴振喜82岁的父亲说:“老伴老伴嘛,彼此有个说话的,不寂寞,回想起来也美好。”可是,如此简单的道理,却有许多儿子不明白。儿子们把自己的成家当做一种权利,强行将老人们分开住。

  吴振喜说,村子里过去有对70多岁的老人,他们只有在儿女们不在家时,才能偷偷摸摸地相聚。如果被儿女发现,本来是合法夫妻的他们,却比“偷情”还难为情。

  太白村有475户人家,儿子以分开赡养老人名义,将老人强行分居的有9户。

  庾岭镇吊蓬村314户村民,有6户将老人分居;花椒沟村298户,有10户将老人分居;和平村467户,有8户将老人分居;黄坪村447户,有5户将老人分居。

  父母的心声 猫老不逼鼠我们只有偷偷地哭

  花椒沟村今年59岁的刘阿姨和老伴已经分居11年了。说起被儿子以分家的名义分居的事,她失声痛哭起来。“命苦呀,人家说分,咱就得分,猫老不逼鼠了,由不得人。”

  两个儿子的家相距50来米,老两口却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刘阿姨泪水止不住地流:“11年了,我们隔生了,还不如邻居。”

  一旁的村干部说,不久前,老两口趁家中无人相聚了一会,儿媳发现后打了刘阿姨,认为老人在她家聚会让她丢了脸。

  太白村今年70岁的汪大爷与老伴分居六七年了,他由大儿子养,老伴由二儿子养。因为两个儿子关系一般,老两口一个住在上屋,一个住在下屋,平时基本没有往来。

  “我们也是只有外人来了,才敢到对方的屋里走走,借此说个干话。”汪大爷叹了口气。

  他老伴见有记者和法庭的人在,借机走进来。“我很想有说有笑,羡慕人家和和睦睦……”说着,转过身去,不停擦着泪水。

  为了解决老两口分居的问题,法庭庭长彭家让叫来了汪家老大和老二。“只要他们愿意,住在一起很好,当儿子的不反对。”老大和老二都这样说。不过汪老大提醒说:“只是希望爸妈要‘各司其职’,看好两个家。”儿子话音一落,汪大爷的老伴马上坐到了炕上。屋子里顿时有了笑声。

  儿子的坦言 坚决不愿意自己老了被分居

  汪大爷的大儿子,上过初中,在村里算知识分子,对于父母因为分家而分居,他认为不是他们造成的,而是父母间的事。

  他说自己成家早,20年前就单独生活。父母和弟弟一直生活在一起,2005年,在村干部和舅舅见证下分的家。按照分家“活养死葬”原则,他赡养父亲,老二赡养母亲。“母亲还能帮老二干些活,父亲啥活也不帮我干。”汪老大说。但一次父亲帮助老二家干活,被他发现了。

  汪老大说他是个直人,问老二:“父亲帮你干活,生病了是你给看病,还是我给看病?”

  汪大爷认为,他自己独立生活,谁也不靠谁,想干啥就干啥,就干脆不和老伴往来,免得儿子有啥说法。

  面对老两口的分居,汪老大、汪老二都说,其实还是希望父母能够住在一块,老两口相互有个照应,他们才有时间出去打工。

  的确,像汪氏兄弟这样,看到把老人分开居住有弊端的,也不在少数,但大多数都怕父母偏向了一方,怕自己吃亏。面对自己老了是否愿意被儿子分居生活的问题,汪老大直言:“我坚决不愿意。”彭家让说:“不太可能,除非你自己现在做出表率来。”

  汪老大尴尬地笑了笑。

  留给社会的思考 步入老年化赡养机制急需变革

  “在农村,尤其偏僻山村,这种将老两口分开赡养直接导致老人分居的现象的确存在,这是个道德问题。”10月13日上午,商洛市老龄委办公室维权科科长林金民说。

  截至2009年底,商洛市有60岁以上的老人30.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76%,已经步入老龄化阶段,其中农村老人占24.8万人。被儿子分家“离婚”分居的老人,占3%左右。

  林金民认为,这是社会发展、道德下滑而产生的现象,与一个人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有关。而据记者调查,这种现象主要还是由经济因素造成的。

  农村有句俗话,“树大分杈,儿大分家”。有些弟兄在分家过程中,往往因经济和财产分配不均发生矛盾,并把矛盾根源归结在父母身上,认为父母有意偏爱一方,因此在生活中赌气设置障碍,不让父母往来。

  农村的养老机制不健全,还在依靠传统的模式。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人分户赡养引起的分居现象,还是要靠尽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变家庭养老为社会养老,老年人才可以不再看儿女眼色行事,才能自由自在地享受晚年生活。本报记者李杰

  相关链接 我省蹝新农保蹞试点680万农民得实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被称为“新农保”。“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有三个筹资渠道,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

  去年12月起,我省45个县(市、区)正式启动“新农保”试点工作,全省将有680万农民摆脱没有养老保险的历史。109万60岁及以上的农民将享受每月最低55元的基础养老金。我省将力争三年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政策覆盖。 

(责任编辑:news7)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