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辉煌十一五 共话新蓝图 > 建言“十二五”消息

“十二五”冲破发展瓶颈关键 从增长向发展转变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2010年10月19日14:22

  “十二五”:冲破发展瓶颈的关键

  从增长方式转变到发展方式转变

  全会还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十七届五中全会认为,“十二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解读:分析人士表示,这意味着中国未来5年将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至少涉及三个方面

  全会公报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解读: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10年,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表示,从“增长”方式转变到“发展”方式转变,不仅仅是字面的改变。

  他指出,原来所说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要是指通过生产要素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则至少扩大至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生产要素结构3个方面。

  在需求结构转变方面,经济增长要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变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发展,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供给结构的调整方面,经济增长要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增长,转变为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在要素结构的调整方面,经济增长从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强化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推动经济增长。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迫切

  全会提出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

  解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表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迫切。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改革开放30年中逐步形成的,在这一阶段,产业结构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梯次转移,中国经济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融入全球经济。在此过程中,中国经济也出现了内外需发展不平衡、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过深,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成为经济发展支撑力量,资源环境压力突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其他领域改革

  推动整个改革事业发展

  根据全会的精神部署,“十二五”将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

  解读: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未来5年中国必须通过其他领域一系列改革的实现来推动整个改革事业向前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说,可以看出中国对改革加强了综合配套,改革将不再是某一个方面的改革,而是各领域齐头并进的全面性的改革。

  中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还包括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个很大的制约。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陆学艺表示,全会提出的加快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强国”“富民”合一体

  解决好“藏富于民”问题

  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解读: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授吴忠民说,“‘十二五’规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强国’和‘富民’结合为一体,解决好‘藏富于民’的问题,它是‘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

  文化产业可为经济

  提供新的巨大发展空间

  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解读: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技术研究所所长汪同三说,以前中国更多强调经济建设,现在公众除了衣食住行外,还需要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而且,文化产业可以为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巨大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侯俊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