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汇丰百年辉煌:为中国银行业展示品牌银行经营史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2010年10月23日12:05

  《汇丰帝国:全球顶级金融机构的百年传奇》,刘诗平著,中信出版社,2010年8月版

  在国际金融界,汇丰的历史无疑是引人入胜的。这家起源于香港、发展壮大于中国、继而扩张至全球的英资金融机构,在过去140多年的时间里,在权力与金钱的疆域内,演绎了一个又一个跌宕起伏的金融故事。汇丰的成长故事,可以使我们从一个侧面体悟到它独特的成功之道。  

  历史永远在昭示未来。刘诗平的《汇丰帝国——全球顶级金融机构的百年传奇》一书,表面上为我们展现了汇丰金融帝国145年跌宕起伏的传奇般历程,但更多地折射了昔日“日不落帝国”的兴衰变迁,以及霸权之间的势力更替。

  今天,全球的经济格局再次天翻地覆。经济力量的消长起落,必然是金融资本的弱肉强食:在全球银行业的排行榜中,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银行业牛气冲天,九十年代美国金融业卷土重来,而目前中国银行业在排行榜上“露脸”,无不折射出全球经济力量的起伏消长。

  从几百年来的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来看,任何金融力量的扩张,都是工业力量和贸易力量崛起的结果,如15世纪以来的美第奇家族、富格尔家族,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英国的汇丰银行,以及20世纪花旗、高盛、摩根等美国金融财团,甚至于目前“高处不胜寒”的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

  汇丰的崛起,并非偶然。1815年拿破仑滑铁卢战役后,工业革命走在前头的英国逐渐在欧洲确立了霸权地位。而在远东,英国也挟其当时的军事力量和商业力量,打开了印度和中国的大门,巨额贸易积累的金融资本,必须有银行来通畅运营,加上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开了更大更多的中国腹地。1865年汇丰的横空出世,正是英国在华金融资本扩张的必然要求。

  根据刘诗平书中提供的资料,从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首次在华设行展业,到1865年汇丰银行高调成立,20年间,除了1860年在华设立分行的法兰西银行之外,以及德意志银行于1872年到1875年在上海短暂地存在,竞争基本上是在英资银行内部展开。

  当然,汇丰也生逢其时。19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黄金二十年,第二次经济全球化发轫其中,澳大利亚和加利福尼亚的黄金大发现,为当时的全球经济注入了巨额的货币,而铁路的建设热潮、海底电缆的铺设、内燃机的广泛运用、现代轮船的纵横四海,为各国工业品的全球竞争缩短了时空。

  在此其间,英国的银行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在英国本土,1860年到1865年间,包括银行、贴现公司、金融信托公司在内的各种金融企业的数目和资本直线上升;而在英国的殖民地,银行也急速膨胀,1862年至1865年的4年间,先后诞生了19家银行,单是1864年登记的殖民地银行就达7家之多,在香港和上海,这几年新设的英资银行同样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

  当然,随着德、俄、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崛起,全球金融业格局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中国为例,当列强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之时,英资银行在中国享受“独食”的时代也随之结束,各个国家的银行于是纷纷逐鹿中国,如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俄国的道胜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德国的德华银行、美国的花旗银行等。

  令人称奇的是,随着英国在二战后的衰落,汇丰银行并没有像以前的美第奇家族、富格尔家族、荷兰的金融力量一样灰飞烟灭,而是继续顽强地屹立于全球银行业的前五强之内,虽然与亚洲经济的迅速崛起有关,但更是拜其“全球化”与“本地化”相结合的战略和经营所赐。

  从1865年500万港元注册起家,到2009年拥有2.36万亿美元的巨额资产,汇丰已经从当初主要经营贸易融资和存贷款业务为主的小银行,壮大到以个人理财、工商业务、公司银行、投资银行和私人银行等业务为主的全能型银行,其分支机构已经遍布亚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等八十多个国家,而且,同时在伦敦、香港、纽约、巴黎和百慕大股票交易所上市。

  汇丰的百年辉煌,为中国银行业展示出一部品牌银行的经营史。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在全球化和制度变革中重新焕发出活力。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也赋予了中国银行业强大的力量,尤其是西方银行纷纷折戟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无论是按市值、利润,还是市净率,中国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大型银行都坐上了全球银行业排行榜的前排座位。

  但是,无论从目前中国银行业的经营实力或国际竞争力来看,这更多的是一种财富幻觉。虽然中国巨额的国民储蓄为其注入了巨额资本和负债支撑,而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也为其资产扩张提供了巨大的舞台,但是受囿于种种原因,中国的银行业还难以真正走出国门与国外的金融巨头一较短长。

  不是没有可能,中国的银行业也许会像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一样,借着资产泡沫的东风,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和市值都排在世界前列,但一旦泡沫散去,原来都是裸泳了一回。

  没错,目前的中国经济正和日本八十年代末基本相似:高储蓄、高财政收入、高经济增长,资产价格更是在泡沫中咆哮前进,但是从历史经验看,只要是泡沫一定会破裂。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长期依赖的投资驱动性经济增长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难以为继,人口老化的结果就是国民储蓄减少,投资从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没有投资就没有经济增长和就业,没有经济增长和就业,储蓄又会进一步减少。

  而且,从银行业本身的发展趋势来看,从“金融抑制”走向“金融市场化”,这似乎是所有银行业的必经之路,尤其是目前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之下,这种格局将不无避免地导致资金从银行脱媒,中国银行业目前最大的利润来源——“存贷利差”,也将随着利率自由化收窄。而金融的全球化,使中国银行业又不可避免地在目前较为封闭的市场面临着更多的国外金融巨头竞争,如已经在中国羽毛渐丰的汇丰银行等。

  当然,经过2003年以来的中国银行业改革,尤其是中国银监会的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的监管框架下,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无论是在资本管理、治理结构、产品服务、风险管控、业务多元、资本回报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对于目前的中国经济实力来说,这些都微不足道。中国银行业任重而道远——这正是汇丰的百年辉煌带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为财经评论员,现居北京) 

(责任编辑:news6)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