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水情稳 粮食稳--治淮60年筑起中原粮仓生命线

来源:新华网
2010年10月23日17:25
  新华网郑州10月23日电(记者 张兴军)素有中原粮仓之称的河南,粮食主产区大多集中在淮河流域。中原人民60年的治淮历程,筑起了一座又一座治水丰碑,同时也筑起了一道道保障中原粮仓的生命线。

  水情稳 粮食稳

  眼下正值麦播时节,为抢抓农时,47岁的柳学友整天在地里忙个不停。作为河南省息县彭店乡张庄村的种粮大户,柳学友常年耕种的土地达4000多亩,按照平均亩产1000斤计算,每年仅小麦总产就高达400万斤,收获的时候不得不用铲车来运输。

  “我们村离淮河只有15公里左右,以前一涨水庄稼就被淹,有时连人都要转移。”柳学友说,“随着治淮工程接连上马,这些年小麦产量越来越有保障,我们种粮大户心里也就越来越踏实。”

  柳学友的经历是新中国治淮影响河南省粮食生产的一个缩影。河南省地跨淮河、黄河、海河、长江四大流域,其中以淮河流域最大,涉及全省18个地市中的11个,流域面积、人口、耕地、粮食产量分别占全省的53%、59%、60%和62%。淮河流域内有53个国家产粮大县。因此,淮河防汛安全对第一农业大省的粮食生产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随着淮河治理的不断推进,河南省的粮食生产也不断打破纪录,中原粮仓的地位日益巩固。就在不久前,河南省政府发布消息,预计2010年全省秋粮总产和上年相比持平略增,全年粮食总产量将继续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这也将是河南省粮食总产连续第五年超千亿斤。

  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说,由于淮河流域粮食主产区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治淮工程可谓一道不可或缺的保障线。

  河南省淮滨县过去因地势低洼,全县一共有大小21个圩区,堤防低矮、单薄,汛期漫堤、开口子的事时有发生。县水利局副局长简洪明对记者说:“水进去后,圩区就变成了水库,居民财产、耕地被冲得一塌糊涂,生命都有危险,哪还保得住农业生产?随着堤防不断加高加固,这些年防洪压力明显减轻,汛期干部提心吊胆、睡不着觉的现象也越来越少,粮食产量上去了。”

  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初步形成

  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国家的部署,河南在淮河治理上坚持“重在持续”的基本原则,60年如一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治淮高潮。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和“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1951年,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拉开了全面治理淮河的序幕。河南省淮河流域内各级地方政府随即带领广大群众组成的百万大军,投入治淮建设,现河南省淮河流域内13座大型水库中有8座就是在那个时期修建的。

  上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河南省根据实际情况,坚持“山区以蓄为主,平原立足于排”的治淮方针,逐步完善了流域内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局面。

  1991年,国务院做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后,19项治淮骨干工程建设加快实施,河南省委、省政府成立了治淮领导小组,提出坚持“蓄泄兼筹,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河南的治淮事业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王仕尧介绍,60年来,中原人民为保淮河安澜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设施,特别是1991年以来的19项治淮骨干工程河南部分,总投资达75.3亿元,已如期全部完成。

  “通过治淮骨干工程建设,淮河干流中小洪水通道基本打开,洪汝河流域防洪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沙颍河流域防洪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平原骨干排涝河道及重要支流得到治理,河南防洪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治淮骨干工程在防御近几年淮河流域重大洪涝灾害中经受了考验,发挥了重要作用。”王仕尧说。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河南境内淮河流域已建成水库1401座、总库容130亿立方米,修筑堤防1.1万公里,建设滞洪区4处、滞洪库容6.68亿立方米,建成万亩以上灌区108处、水闸2068座、机电井78.8万眼,流域内有效灌溉面积达4843万亩。一个流域防洪排涝减灾工程体系初步形成。

  治淮结出丰硕成果

  2007年汛期,淮河流域发生了1954年以来全流域特大洪水,洪水具有洪峰连续次数多、洪水流量大、高水位持续时间长、洪量下泄时间快等特征。就淮河干流淮滨站而言,连续出现四次洪峰,最大洪峰流量达4570立方米每秒,最高水位达31.76米(为1991年以来最高),超警戒水位2.26米,高水位持续12天,但河南境内淮干堤防无一处溃决,无一人伤亡。

  河南省水利厅提供的相关调研报告显示,治淮60年来,河南省防洪总投资82亿元,已获得的减灾效益为347亿元,是投资的4.2倍多;除涝治碱投资58.7亿元,已获得效益486.92亿元,是投资的8倍多;各类灌溉工程共投资235.27亿元,已获经济效益959.8亿元。

  以地处淮河流域的信阳市为例,资料显示,从1998年起,当地开始实施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67万平方公里,改善灌溉面积14万平方公里,年可增产粮食1.2亿公斤。据专家测算,该市治淮60年来共增产粮食5.3万亿公斤,其中灌溉增产因素占45%,增产粮食2395亿公斤。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也是农业和整个经济建设的生命线。淮河的安澜,事关中原大地的经济社会稳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河南人民60年的不懈努力,淮河安澜的梦想已初步实现,不仅为淮河流域的广大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且为中原崛起提供了保证。”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说。
(责任编辑:news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