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西安图书馆读者寥寥 被指利用场地进行收费培训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0年11月02日03:49
  阅读提示

  近日有网友发帖,直指西安图书馆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阅览室上演“空城计”、培训班“抢地盘”、三年没有任命馆长、甚至利用场地进行收费培训等。

  帖子广为转载,引起了不少关注。这些问题是否属实?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中究竟应该扮演一种什么角色?

  带着疑问,本报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

  现状

  “门前冷落鞍马稀”

  10月22日上午10时左右,记者在这里看到,图书馆门前一片偌大的空地上长满了荒草,无人修剪;放眼望去,在一片林木之后,石灰色调的图书馆大楼显得陈旧。由于正在进行外墙壁的粉刷工作,写着“西安图书馆”字样的招牌也暂时被拆了下来。

  走进图书馆,昏暗的光线下,英文的欢迎语字体有些许剥落;部分墙皮开始脱落,甚至有些墙体出现了开裂;吊挂在天花板上的指示牌摇摇欲坠,而标注开馆时间的金属牌,甚至已不能简单地用“锈迹斑斑”来形容了。

  正是开馆时间,可读者很少,“门前冷落鞍马稀”。在中文期刊阅览室,寥寥六七名读者。至于电子阅览室、科技期刊阅览室等地,更是难觅人踪。

  西安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是上午9时至下午7时。但据工作人员介绍,到下午5时半,一些没有读者的阅览室就陆续关门了。

  阅览室看似空阔,但实际上空间在不断缩水。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购进新书5万册,书增加了,空间却不够用了,一些比较小的阅览室,因为图书没地方存放,已经把一些书放在读者阅览区。“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恐怕以后读者只能到走道上阅读了。”

  阅览室在缩水,但培训机构却挤占了不少地盘。图书馆的三楼,出电梯口就可以看到“剑桥英语培训”的牌子,四楼则挂着西安图书馆文化科技培训学校的牌子,学校大门紧锁,接待处空无一人。

  对此,西安图书馆馆长助理王军解释说:“不能说图书馆把地方租给培训机构。我们图书馆有培训学校,学校的牌子是我们的,图书馆再聘用管理人员和老师。搞培训、合作办学属于图书馆比较普遍的现象,有本馆职工的培训,也有面向社会的收费培训。此类现象,主要是为了弥补经费的不足。”

  三年没有馆长是否属实?“自从三年前前任馆长去世以后,西安图书馆确实没有正馆长,但是图书馆日常的工作由我具体负责,并不是没人管。”西安图书馆副馆长贺永良的回答很实在。

  原因

  地处偏僻 辐射有限

  2000年10月26日,陕西省西安图书馆正式启用。它位于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地段。

  有媒体在网上就“您知道西安图书馆吗?”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有一半参与调查者表示“不知道”,20%的人“听说过但不知道位置”,其中多数人去过陕西省图书馆。“西安还有图书馆吗?”随机调查的10名大学生,竟然都不知道西安还有这样一个大型图书馆。

  通过走访,记者发现网友提及的问题基本都存在。据介绍,西安图书馆10年前启用时人气很旺。作为省会城市的图书馆,西安图书馆的规模并不小:工程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多平方米,开设了报纸、少儿、社科期刊等10个阅览室和两个自修室,阅览座位共600余个,藏书33万册,订阅期刊报纸达2200种。

  据了解,西安图书馆在日常运行中只收取10元的存包押金,再无其他费用。可是为什么既免费又如此大规模的图书馆,却如此不受人“待见”呢?

  “近几年来,图书馆门口在修地铁,把图书馆很多地方都占了,而且周边也没有什么别的公共设施,没有办法形成互动产业链。”王军说:“我们地处的城北还是一个待发展区域,周边的高校、居民区也不如南郊集中,没有办法形成较好的文化氛围,造成了图书馆辐射能力的不足。”

  这个理由也得到了主管部门的承认。西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社会文化处处长许佩军就认为,外部环境如市政地铁施工、管道改造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图书馆的人流量。

  “但读者减少的更大因素,还是如今市民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贺永良表示,不仅在西安,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图书馆冷清的状况。

  回应

  改革和创新自身机制

  记者从陕西省文化厅了解到,在今年全国第四次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陕西省共有43个图书馆达到了国家标准,但仍然有部分图书馆因服务质量差、读者满意率低、藏书数量少等原因未达标。

  记者调查发现,陕西省不少图书馆,一方面因图书数量品种少、硬件条件较差、缺乏自我宣传和经营意识,再加上位置较偏,使得图书馆变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另一方面,在购书经费的使用上,没有相关法律程序的监督,有限的资金往往用来配置种类繁多的书籍,盲目追求“大而全”,忽略了图书馆自身的特色发展和工作人员专业培训及待遇问题;另外,在人员管理上,也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王军告诉记者,馆里现在有正式员工59名,其他多为兼职员工,员工素质和服务质量不高也是造成读者远离图书馆的重要因素。

  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蒋惠莉表示,在对图书馆的评估定级标准上,主要从馆舍建筑面积、财政拨款、队伍学历、藏书量、年借阅册次、现代技术装备及自动化网络化建设等方面进行评估。对于西安图书馆三年没有馆长的问题,蒋惠莉表示:“虽然贺永良是副馆长,但目前他在主持工作。”许佩军也表示:“图书馆是一个特殊行业,馆长要选一个既懂业务又懂管理、德高望重的人。”

  有不少网友呼吁给西安图书馆更多关注。网友“无心魈”称,“我小时候就去那里看书学习,也目睹了它逐步衰落,它的价值现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就被无情抛弃了,希望社会能够更多地关注西安图书馆,而不是任它萎靡下去。”

  投入使用仅10年,就已“门前冷落鞍马稀”,甚至连馆长职位也空置3年。听着不可思议,却是无奈的现实。西安图书馆虽是个案,其反映出的“病灶”,或多或少在各地图书馆身上都有体现。

  作为公共文化事业的中坚力量,图书馆在文明传承、文化惠民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不可或缺。国家对此也十分重视,投入逐年增多,各地图书馆的硬件水准有了整体提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图书馆的冷清却成为普遍现象,个中缘由,令人深思。

  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的文化辐射作用,“活化”图书馆资源,我们将继续追问,寻找答案。

  ——编 者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