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观察与思考 > 观察与思考

利文斯通的治堵路径

来源:《观察与思考》杂志
2010年11月02日17:14

  利文斯通的治堵路径

  中国的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可以从上述利文斯通对伦敦交通的治理中得到启示。

  ■张敏杰

  不久前,出席以“和谐城市与宜居城市”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论坛时,听到不少中外人士对中国城市日益严重的堵车现象的批评之声。确实,随着“和谐”与“宜居”成为21世纪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堵车”现象已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和谐与宜居。因此,如何使城市变得更加适合生活,是每一个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都应该回答的问题。与会期间,特别高兴的是见到了英国资深政治家、前伦敦市长肯•利文斯通(Ken Livingstone),他为解决伦敦交通问题曾出过不少主意,对我们治理城市堵车问题显然是他山之石,值得借鉴。

  其一,利文斯通于2000年5月成为伦敦第一个民选市长后,不负众望,大刀阔斧解决困绕伦敦多年的交通问题,开出征收拥挤税的药方,也就是运用价格杠杆来抬高私驾车的成本来治理伦敦交通状况:从周一至周五,凡于早上7点到下午6点30分期间进入伦敦市中心的普通轿车,都要缴5英镑的“买路钱”。征税对象为普通轿车,而出租车、警车、消防车、急救车等免征此税。为了做好征税管理,伦敦市在征税区域的路口增设了200多部摄像机,实时监控入区车辆,并将车牌号码拍下来,传往中央计算机数据库。数据库再进行读号和信息比对,确认该车是否缴税。如未按时缴税,则将处以2—16倍的罚款。在引入拥挤税之后,伦敦市中心的交通流量迅速而稳定地减少。在属于征税区的伦敦内城,道路的平均交通流速提高了37%,而上下班高峰期时的交通拥堵程度下降了40%。

  其二,利文斯通不但是一个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的推动者,而且身体力行,每天乘地铁上下班;他表示:“我知道很多人可能不大相信我没有私人汽车,但我确实没有,地铁这么方便,私人汽车简直没有必要”。据英国《独立报》统计,骑车的伦敦人在5年内增长了约50%,他们骑车出行基本上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自行车更加方便经济,可以免去汽车停车位少的烦恼;二是城市内有很多单行线,对机动车限制多,骑车出行反倒更便捷;三是环保,很多英国人对汽车尾气污染深恶痛绝,自行车显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四是骑车给英国人更多的安全感。

  其三,利文斯通铁面无情,治堵不留后路,执法透明。实施强硬的治堵政策后,出行速度有看得见的提高,但还是有人说“不”。例如美国驻英使馆以《维也纳公约》有关禁止向外交人员征税的规定为由,拒绝付费。对此,利文斯通坚称,交通拥堵费收费合理,拒付行为不仅是不尊重伦敦市民和英国公民的表现,还危害英国交通政策。其强硬态度使他决定拒绝与访英的美国时任总统布什会面,还把美国驻英国大使称作“汽车销售员”。与此同时,对于拥挤税的收入与支出,伦敦市政府官方网站有专门的信息公布,所得的财政收入将用来改善伦敦的公共交通,使纳税人心服口服。这些措施使利文斯通为改善伦敦交通状况而征收拥挤税的铁腕执法的名声远传在外。

  虽然在2008年的伦敦市长竞选期间,有些市民抱怨利文斯通在交通管理上过于铁腕无情而没有将选票投给他,但他卸任后仍然在世界各地进行演说,话题主要涉及交通、气候变化以及如何领导一个世界级的城市。曾有人问他:“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拥有第一辆汽车,而你却成功地让很多伦敦市民放弃汽车选择公共交通,你对于中国大城市在交通建设方面有什么建议?”他机智地答道:“每个国际大都市都会有自己的选择。我知道,上海非常明确要发展公共交通,而且对于私人汽车也会进行一些限制性的管理。在国际大都市,除非你住在郊外,否则完全没有必要买车。未来的城市交通是依靠公共交通设施,还是靠私有的汽车?很多国际化城市都在犹豫,孟买比较偏向于依靠私人汽车。我觉得这将会是一场灾难,无论你造多少路,它都会被汽车堵塞住。”

  我觉得,中国的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可以从上述利文斯通对伦敦交通的治理中得到启示。自从世界范围内形成小汽车进入家庭的浪潮后,随之产生的道路拥堵就成为许多国际化大都市现代化、城市化和机动化过程中难以逾越的解答。但是,只要管理者认识到城市交通问题不仅与市民利益息息相关,也事关城市形象、社会福利和官员政绩,那么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时就能出台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举措,就有破解城市“堵局”的新思维和新政策。但管理者如果没有亲民的姿态、不以民为本、不出行从简、不减少使用公务车辆、不还路于民、不实行公交优先、不以严法治理路堵、不怕乌纱帽落地,最好的措施也断难实行。希望中国的城市能多有利文斯通这样的管理者。 ■

  

(责任编辑:new2)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