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经济

经济学家:CPI涨幅超预期 两年内难回“3”时代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0年11月12日08:21

  马光远:两年内,CPI难回“3”时代?

  马光远(经济学家)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涨幅达到4.4%,创下年内新高,超出市场此前预期。而就在10月份经济数据公布的前夜,央行宣布决定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这次调整的时间点来看,政策意图和针对性一目了然,就是收缩流动性应对目前日益严峻的物价走势。

  自9月份CPI创出年内新高3.6%之后,整个物价的走势并没有随着“翘尾”因素的逐渐消除而回落,无论是食品价格,还是非食品价格,都呈现一个普涨的态势: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的情况为例,在监测的包括蔬菜、粮油、鲜肉类及水果共31个产品中,与9月份相比,共24种产品价格呈不同程度上涨,约占统计总品种的80%,而大中城市黄瓜、西红柿、油菜等15种主要品种蔬菜平均零售价格比9月上涨近10.1%,而北京的鸡蛋价格甚至翻倍。食品蔬菜之外,棉花等非食品价格甚至呈现暴涨的单边上扬走势,棉花价格相对于去年上涨1倍左右,导致服装类价格上涨至少三成。而最近出现的炒土豆、炒苹果,无非是价格整体上涨的一个反应。

  而从影响价格上涨的因素看,在翘尾和积极性因素消除之后,货币的全球大放水成了影响价格的最主要因素,各国货币超发现象严重,而美国最新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全球性通胀隐忧渐显,大宗商品价格持续看涨,石油在每桶80美元以上,而热钱的加速涌入,使得输入型通胀的形势也极为严峻。再加上经济结构的调整下因素,包括人力成本的上升等等,总体来看,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远远高于抑制价格上涨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价格管控部门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首次表态今年的CPI要比3%稍微高出一点。虽然大家对10月份CPI数据“破四”已有共识,但是,达到4.4%还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因此,有专家认为,4.4%已经是年度高点。在笔者看来,4.4%肯定是高点,是不是年内最高点就难说了。

  笔者认为,对于今年的整体物价走势,价格主管部门和业界一直存在着严重的误判。在货币供应充足、国家对房地产进行大力调控、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对于居民生活用品价格的上涨,有关部门总是以“翘尾因素”、以特殊情况、以短期原因给予解释,这导致今年宏观政策在对物价的应对战略层级明显偏低,一直没有把预防真正的通胀提升至重要的战略位置。事实上,我们看到,自今年7月份以来,CPI重新回到了3.0时代之后,尽管各方遮遮掩掩,中国自下半年已经进入通胀时代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8月份CPI再次冲高至3.5%之后,9月份CPI达3.6%,10月份的4.4%更是创下25个月以来的新高。根据最乐观的预计,起码在两年时间内,中国的物价指数再次回到3.0%之内基本无望。在国内的负利率和流动性过剩,保值的压力使得游资掀起一轮又一轮的炒作潮。而且,必须指出,中国目前的CPI是被严重低估的,虽然社科院发布报告称 “CPI被低估7%”已被国家统计局官员发文炮轰,但是,民众承担着比CPI更高的通胀税,事实上是让民众为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买单。为了保持经济增长的速度而让居民承担更多的发展成本,事实上是向居民征税。

  在笔者看来,根据历年中国物价上涨的基本规律,明年上半年将成为物价集中爆发期,季节性因素再加上货币流动的滞后效应,严重通胀的凸显期将在明年下半年。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提高通胀在公共政策中的战略级别,将防止“通胀预期”的政策,及时转型为防止恶性通胀集中爆发的政策,并将之视为未来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头号大敌。基于此,中国必须明确宣布结束已经实施两年的宽松货币政策,让货币政策进入适度从紧的阶段。尽管央行负责人认为,货币超发是经济发展必须的,但不得不指出,目前中国经济“沙漠化”,是由于房地产的负面影响,导致大家做实业的意愿不强,使得经济 “植被”被破坏,经济“沙漠化”严重。在制造业发达、大家做实业意愿强烈的情况下,发行10万亿货币,有8万亿会从货币变成资本,变成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而在目前经济虚拟化严重的情况下,同样发10万亿的货币,只有2万亿变成资本,有8万亿仍然是货币,一遇到洪涝灾害,水就没地方去,一旦再挤压房地产,即使一小点点的水,也会引发物价的泥石流。因此,控制通胀首当其冲的是收紧货币和改变负利率,而且最起码应该在年内再加息一次,减少民众对通胀的恐慌,一旦对通胀放松警惕,把这只魔鬼从瓶子里放出来,要再使它回到瓶子,恐怕就太难了。

  严重的通胀,对民众是一种福利和幸福感的剥夺,高涨的房价,不断飙升的生活用品,和每天贬值的货币,这是一种非常扭曲和不公平的经济生态。经济增长绝不能以高通胀为代价,简单追求高速度,而不顾居民幸福感的发展思路已经被 “十二五”规划所抛弃。中国经济要追求速度,但经济增长的速度应该增加民众的幸福感,而不是相反。没有幸福感的速度,只会导致经济的畸形发展和居民在收入增长上“失去的十年”。

  笔者呼吁,中国应该将通胀视为未来最重要的经济课题,未雨绸缪,实事求是,直面中国物价的严峻态势,在对低收入民众物价补贴的同时,及时转变宽松货币政策,改变负利率的不正常现状,释缓民众的焦虑,避免陷入以高通胀换取高增长的误区。

(责任编辑:曾安能)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