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全国各地新一轮物价上涨 > 10物价上涨消息

发改委要求食用油4个月内不涨价 要涨需要报批

来源:京华时报
2010年12月03日04:19
  物价上涨之供给:蔬菜供给“追不上”人口增长

  耕地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多。“耕地总量"追不上"人口增速,蔬菜自给率也就上不去了,供应不上,价格必然上涨。”北京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

  增产保供应成为稳定物价的首选措施,北京市政府在11月30日提出12条措施,第一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提高农产品自给能力。”北京拟在本月出台菜篮子工程计划,未来5年,北京的菜田要达到70万亩。

  本报记者文静

  1、北京需求有多大一年吃掉千万吨

  如果按照北京常住人口2000万计算,北京每天消费蔬菜要2000万公斤。

  “我们每人每天大约吃掉1公斤的蔬菜。”新发地市场统计中心负责人刘通说。一公斤,这个数字听起来有点多。刘通解释说,我们在市场上买的蔬菜专业术语叫毛菜,也就是说没有洗,没有去除不能吃的部分。

  如果按照北京常住人口2000万计算,也就是说,北京每天消费蔬菜要2000万公斤,一年就是730万吨蔬菜。有分析人士称,加上饭店、宾馆及浪费等情况,实际上北京一年的蔬菜消费量可能要达到千万吨。

  这上千万吨的蔬菜从哪里来,七成多来自周边省市。

  市农委副主任陈涛说,北京人口逐年增加,但土地资源有限,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区域也相对固定。农民不仅要种菜,还要种水果、粮食等。经过分配后,蔬菜种植面积也是有限的。这样,蔬菜的产量因为巨大的消费量而显现不足,只能靠外地供应。陈涛说,建国初期,由于是计划经济,流通也不方便,北京的蔬菜自给率很高,基本全靠自给自足,但经济要发展,肯定要流通起来更合理。

  如今面对上涨的菜价,北京市提出一方面要加强与蔬菜产地对接,实施直接建基地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菜价。另一方面,北京拟在本月出台菜篮子工程计划,以全面提高蔬菜自给率,将现有的28%自给率提高到35%。按此计划,五年内北京市将新增菜田10万亩,总量达到70万亩。

  2、本地能否满足需要  嘴多了地却少了

  人口在增加,农产品的供应显然跟不上,这样的话,价格上涨是必然的。

  在菜价上涨的节骨眼上,北京市要增加菜田的消息,不禁让人联想,如果本地的菜田足够多,生产出的蔬菜也足够多,省去巨额的运输成本、人力成本等一系列中间环节,那么市民就能吃上便宜不少的菜。

  另一组数据却显示,北京市耕地面积正在逐年减少。

  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耕地面积约350万亩,2008年下降到310万亩。包括粮食蔬菜在内的10余种农作物全部显示播种面积在减少,除了玉米和花卉。

  北京市新发地市场董事长张玉玺对记者说,不但是北京,全国的耕地面积都在逐年减少。新发地是北京市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北京市场九成蔬菜供应靠新发地。他说,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转成居民,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人口在增加,农产品的供应显然跟不上,这样的话,价格上涨是必然的。他认为,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大势所趋,在国家有利的调控下,每年上涨10%左右是比较合理的。

  3、外地菜能否抑价 大家都知道囤货了

  过去大批货往市场进,现在是一点一点进,收不上来货。

  北京作为一个超大型城市,显然单靠本地不可能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必然要从外地运入大量蔬菜粮油。如山东寿光每天都会有大量装满蔬菜的车运往北京,大约有150万到200万公斤,包括了70多个品种,既有普通的家常菜也有比较高档的菜。

  环绕北京的河北省也是北京重要的“菜园子”,作为蔬菜生产和调出大省,去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1651万亩,产品除满足省内需求外,主要销往京津等地,外销率达一半以上,对保障首都等地的蔬菜供应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上涨的菜价,河北省要求在环首都的涿州、怀来、丰宁、三河、大厂、固安等13县市分别建设绿色有机蔬菜基地,每个县市先选择30至50个村,每个村建设不低于1000亩的蔬菜生产标准园。

  蔬菜在生产环节得到了保障,但能否足量地进京摆上市民餐桌呢?

  王淑华是玉泉路粮油市场的商户,做了十几年的粮食批发生意,前段时间去河南收购农民手中的玉米,根本就收不上来,没有人卖。“过去大批货往市场进,现在是一点一点进,收不上来货。”王淑华有点发愁,“现在粮食特别不好收,很多农民就放在手里,不着急往外卖。”

  有专家告诉记者,农民现在并不着急卖农产品。过去农民种地,庄稼一旦收获希望马上卖出去,拿到钱赶紧买种子肥料为下茬播种做准备。现在农村有小额贷款,农民不愁资金问题,辛苦种了一年,农民也等着涨价,“他们对涨价都有心理预期,所以不着急卖”。 王淑华说,过去粮商和市场大户都知道多进货,然后等着高价再往外卖。现在的情况是,“农民也不着急卖了,大家都知道囤货了”。

  物价上涨之纵深:临时价格干预的两难窘境

  CPI连创新高,物价普遍上涨。政府部门表示必要时进行临时价格干预,一石激起千层浪。

  对这一政策,民间如何看待?地方试水效果如何?现实操作层面的两难又体现在哪里?近日,本报采访相关各方,并将其观点逐一呈现。

  本报记者张然

  1、有没有限价需求?

  低收入群体的期待


  买菜小车嘎吱嘎吱的声音,在中午喧闹的菜市场里走近了才听得见,小车的主人是冯大爷,里面放的全是白菜。

  昨天,坐了5站地公交车,80多岁的冯大爷赶到左家庄附近一农贸市场买菜。老人退休在家,儿子、儿媳下岗后在打零工,孙子正上大学,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有些紧巴”。

  冯大爷说,超市菜价要比早市贵五毛到一块钱。所以,他跟老街坊结伴到早市买菜。

  临近中午,冯大爷把一溜摊点的西红柿都转了一遍后,小声告诉记者,再过一会儿早市结束了,剩下软了的、小的西红柿可以“撮堆儿”卖,一块钱能买一小堆儿。

  两周前,菜价普遍涨到了最高峰。这直接反映到了冯大爷家的饭桌上。冯大爷说,西红柿、黄瓜、菜花还有一些绿叶菜等,都属于吃不起的“细菜”,而一棵大白菜,够一家人吃两天。

  农贸市场上,2.5元/斤的土豆堆满了摊位。热情的菜商告诉冯大爷,新发地批发价也要2.3元/斤,现在已是赔本赚吆喝。可记者前晚在新发地市场了解到,土豆的批发价只有1.3元左右。

  仅仅一毛钱的物价涨落都会影响中低收入家庭,他们对政府限价有着朴素的期待冯大爷说,“政府应好好管管这些商户”。

  2、有没有成功样本?

  福州试水喜忧参半


  这样的期待,在福州已化为现实。

  早在国十六条出台的前10天,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福州率先打响“蔬菜价格保卫战”。

  福州市规定,对市民购买量相对较多的大白菜等蔬菜实施为期两个月的“销售指导价”,每种蔬菜分别规定最高上限,比市场价便宜将近一半。

  限价规定一出,令起价落,引来了市民的一片赞誉声。但问题随之而来,批发市场收购价与批发价之间的差价补贴谁来承担?诸多中间环节中的补贴对象如何选择?一路下跌的菜价对菜农的影响如何消除……

  有评论随即称,行政干预会降低市场效率,如同一针抗生素,扎下去立马见效,但长期服用将会导致整个经济“骨质疏松”。

  更有一些学者、专家认为,启动价格临时干预措施,是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回归。

  3、有哪些现实困难?

  干预措施难落地


  争论的背后,实施者其实面临着更大的窘境。

  “这是个新挑战。”北京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弘说,目前我国很多行业实现了市场化,民营企业普遍存在。政府能够控制或者影响的,只是一些国有企业。对其他企业进行行政价格干预,缺乏手段和渠道没有抓手的调控,实践中非常困难。

  此外,临时价格干预政策剑指不合理涨价,但什么是不合理涨价?

  1.3元的土豆运输几公里,摇身一变成了2.5元信息不对称,老百姓可能会被商贩忽悠,“可政府必须心里有一本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主要产品的真实成本不明晰。

  采访中,赵弘抛出一系列问题:要不要干预?干预的对象是谁?干预的具体方式是什么?何时进行干预?干预下的最终价格如何确定?

  目前来看,除了要不要干预这个问题有了初步结论外,其他都还没有成熟的经验。

  国家发改委网站日前刊发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通知强调,实施价格临时干预措施有法律依据。即使在必要时采取价格临时干预措施,也不会改变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定价的自主权,不会影响企业的一般生产经营活动,更不是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回归。同时,这种干预措施也只是暂时性、辅助性的。

  4、何时在北京实行?

  北京未到涨价时机


  目前来看,北京尚不准备动用这一手段。

  昨天,北京公布了12项措施稳定物价,分别从供给、保障、减负、监管角度落实“国十六条”。其中,并不包括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此前,国家发改委也有判断:“目前还没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发改委指出,近期经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目前限价时机未到”,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玺也持相同判断。

  选取11月19日和11月30日主要蔬菜价格为对比样本,他称,目前大部分蔬菜上市量增加、价格回落。以11月蔬菜价格为例,当月11日的蔬菜加权平均价是每公斤3.05元,去年同期是1.78元,上升了64%,达到峰值。到了30日,上升的幅度降到15%,与去年同期价格基本接近。

  张玉玺称,北京是典型的农产品靠外援的城市,行政手段干预价格可能在短期内可以达到降价的效果,不过一旦全国各地的菜不再往北京输送,量小了,价格会再度疯涨,将形成恶性循环。

  他认为,“面对"请不来,叫不来,赚钱准来;轰不走、赶不走,赔钱准走”的市场,提高农产品自给率、可控率和储备调控率,对价格的平稳更加实用。

  张卓元开出的药方则是,加强对主要消费品的成本监审,让老百姓心中有数,也令有关部门在价格调节中掌握合理边界,正确区分“哄抬物价”与“合理涨价”。

  更注重长效的观点来自赵弘。他认为,当前更重要的是,政府要考虑资本的出路,即流动资本投资的方向和投资形式。通过金融创新,把流动资本集中起来,通过金融工具和手段进入实体经济。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杨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