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学者:中国急需提高道德能力 外交不符世界第二

来源:新华网
2010年12月06日11:51
阎学通,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等。是我国国际关系学界中倡导科学方法论和预测国际形势的著名学者。

    阎学通,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等。是我国国际关系学界中倡导科学方法论和预测国际形势的著名学者。


  先驱语录

  中国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国,而外交政策未能与时俱进。

  中国外交政策应对现有的三个原则进行调整:外交工作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以实现民族复兴为中心;从韬光养晦转向做负责任的大国;从创造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和平环境,转变为增强国际战略信誉。

  中国迫切需要增强道德能力。国家的最高目标是让国家更有尊严,让老百姓更有尊严。

  访谈动机

  “中美关系敌大于友”——今年3月份阎学通教授接受本报专访时提出了这一观点。之后他的同题英文学术论文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他以学者的睿智和敢言撕开了中美“假朋友”关系的面纱。

  半年多来中美关系如过山车般几起几落的事实也印证了“敌大于友”的研判。

  日前,阎学通再次接受本报专访,对中国整体外交战略提出了他思索已久的箴言。

  “一个大学的校长如果行为处事采取的是位列第八位的副校长的处事策略,他会受到很多的批评而非尊重。”

  “大公司愿意出资修一个路口的红绿灯以维护该路口的通行安全,是因为该公司每日通过这个路口车最多,出车祸的概率最高。”

  ——形象的比喻精辟地勾勒出中国外交的处境,为中国外交提出勇于担当世界老二的建言。

  【作者】《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李颖 发自北京

  竞争成为中美关系主流

  《国际先驱导报》: 今年3月份你接受本报专访时提出中美关系“敌大于友”,今天回头看,是否符合这段时间以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中美之间的核心矛盾和共同利益各是什么?

  阎学通:半年多时间过去了,回顾这段时间以来中美两国关系的不稳定状态,再次验证了“敌大于友”的结论。

  “敌大于友”是源于中美关系的两大支柱——共同利益和利益冲突,两者都是中美关系的基础。在低政治领域,即经济和文化领域,中美有较多的共同利益或互补利益;而在高政治领域,即安全和政治领域,则双方有较多的利益冲突和对抗。由于在高政治领域中两国利益关系是冲突和对抗为主,因此两国开展战略合作困难很大,竞争成为主流。

  Q:中美有如此多的冲突性利益,那么是否意味着两国未来注定走向冲突?

  A:中美一直在进行冲突,从冷战结束后到现在都是以冲突为主的关系,今后双边关系仍是以冲突为主。冷战时期美苏就是“G2”——两大国集团,中美现在也是“G2”,只不过竞争形式和内容不同。美苏竞争的主要内容是军事争夺,中美则是经济竞争,美苏竞争的形式是对抗,中美竞争则是表现为合作形式,但这是一种消极合作。

  两国未来实力发展趋势将是:中国地位不断上升,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不过,中国整体实力对美国的赶超还需要拭目以待。

  由于中美关系是竞争为主的关系,因此双方合作的基础不应当限定在共同利益领域内,而应将合作的基础扩展到利益冲突的领域,特别是可能对彼此造成重大伤害的问题和领域。这就是“预防性合作”或“消极合作”。

  事实上,在中美外交史上,这种的“预防性合作”或“消极合作”已经有相当多的例子可循,比如中美达成核武器不针对对方的协议等等。这就好比拳击比赛的对手恰恰因为他们是冲突的双方,所以构成了制定防止过度暴力的合作的基础。如果一方打拳,另一方跳舞,双方没有冲突也就无需合作了。

  中国外交现与国际地位不相称

  Q:数十年来,中国在周边开展的微笑外交很受欢迎,但近期出现了周边国家寻求美国介入亚洲的趋势。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

  A:对于近期中国周边国家外交举措有两种描述,一种说是美国在拉拢周边国家,另一种说是周边国家在抱美国的大腿。我的看法是,近期中国周边形势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周边国家主动地要求美国介入亚洲,希望美国领导亚洲来防范中国的崛起。

  中国对周边国家的政策没有变化,而是周边国家的对华的“感受”发生了变化。中国的政策没变,但中国的实力变了。以前中国对周边国家采取微笑外交,周边国家认为中国实力不强,处之泰然。现在中国实力强了,还在延续同样的微笑外交,这就让周边国家有了疑虑。这就好比当某单位一个人当了领导后,还对同事露出原先的笑脸,没有改变原先的相处之道,会让下属怀疑其别有图谋。当中国在东亚没有主导地位时,周边国家将与中国的竞争视为是自然的,但当中国实力使中国渐渐成为地区主导国之后,周边国家就将来自中国的竞争视为威胁。然而,中国却没有适时调整政策。

  Q:奥巴马的亚洲外交政策及对华政策已有调整,那么,中国的外交是否也需要根据形势变化作出相应调整呢?

  A:中国目前外交面临的问题在于,原有的外交政策和改变了的国际地位不相称。中国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国,而外交政策未能与时俱进。

  不同国际地位的国家需要采取不同的外交政策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美国的外交政策不可能和柬埔寨的一样,苏联也不可能采取匈牙利的外交政策。大国采取的外交政策一定是和小国不一样的。从自身的实力地位出发制定外交政策是有利于自身的,能较为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

  自1989年以来,中国从世界多强中的弱者、大致第七八名的位置升级到了第二名。继续采取第七八名地位国家的外交政策,就难以有效维护我们自己的利益。就如同一个大学的校长如果行为处事采取的是位列第八位的副校长的处事策略,他会受到很多的批评而非尊重。

  当一个国家的地位发生变化,尤其是质的变化时,要想继续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其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就成为一种必然。当然,这个逻辑也适于用国家地位衰落的质变。例如,今天的俄罗斯就明智地不再采取当年苏联作为超级大国的政策了。

  中国外交需做三大调整

  Q:你对中国外交调整有何具体建议?

  A:中国外交政策调整要从世界第二大国的角度来考虑,从国际格局角度讲就是地位与政策的一致性。在夺取政权时,毛泽东采用的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很成功,但如果用于当政后的经济建设就必然失败。

  我认为中国外交政策应对现有的三个原则进行调整:外交工作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以实现民族复兴为中心;从韬光养晦转向做负责任的大国;从创造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和平环境,转变为增强国际战略信誉。

  其一,民族复兴是我国政府长期的政治目标,现在民族复兴速度加快的客观环境已经出现,因此以加快民族复兴为中心任务具有合理性。

  其二,中国政府也已明确提出要做负责任的大国。做负责任大国不仅是责任增加的过程也是权力增加的过程。重点不是增加了多少国际责任,而是如何保持责任与权力之间平衡,也就是政策与地位之间的平衡。

  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策略是非常符合中国90年代初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地位的,是相当英明正确的。在短期内迅速改变了中国的困境,十分有效地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利益。但是,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与90年代初比不仅是发生了程度变化,而是发生了质变。继续韬光养晦政策,将给国家利益带来伤害,是弊大于利的。2010年我国外交面临的国际困难正在证明这一点。

  其三,作为世界第二大国,“国际战略信誉”的重要性远大于海外经济利益。提高国际战略信誉要以两种政策为基础。对伤害我国国家利益的外部行为进行惩罚,对有利我国利益的外部行为进行奖励。两者缺一不可。这就是古人说的:“叛而不讨,何以示威?服而不柔,何以示怀?非威非怀,何以示德?”

  迫切需要增强道德能力

  Q:中国如何在周边担当起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角色?

  A:世界大国都无可选择地要承担与其地位相称的国际责任,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只有这样做才能被国际社会承认是“负责任的大国”。世界大国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是符合自身利益的需要,而不是慈善事业。大公司愿意出资修一个路口的红绿灯以维护该路口的通行安全,是因为该公司每日通过这个路口车最多,出车祸的概率最高。

  要减少周边国家邀请美国防范中国的动机,中国就得给周边国家提供安全保障。没有足够军事实力时,中国就无法为亚洲国家提供安全保证。因此,中国需要加快国防力量建设。在国防力量还满足不了需要之前,中国也应注重与周边国家的预防性安全合作。从消极合作向积极合作发展,这是上海合作组织的经验。

  Q:在国际上建立战略信誉,是否也和国内的发展相关?

  A:搞好国内的社会道德建设与改善国际环境有直接关系。中国迫切需要增强道德能力。在中国缩小和美国差距的过程中,“中国模式”是世界非常关注的事,关注其究竟是对世界有害的还是有利的。相比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世界更关注中国的社会发展模式。

  上世纪30年代,人们对于德、日崛起的恐惧部分源于德国社会内部出现的纳粹思潮和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中国目前社会里的拜金主义和腐败现象,是国际社会极为忧心的。公开标注买官价码的现象即便是个别的,这在当今的国际社会来讲,也是匪夷所思的,不可想像的。将致富光荣的思想作为一种道德在媒体上大力宣扬,全然忘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人类道德。国际社会对于以积累物质财富为生命最高价值的民族是不可能不恐惧的。

  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人的思想,英国、韩国出版的有关中国人在想什么的书成了畅销书。世界开始关注中国人的思想将会怎样影响世界,将把世界变成什么样。我们现在还顾不上去思考别人是怎样看待我们的思想的。

  温总理在今年两次讲话里都谈到了政府工作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重提“尊严”以正视听,这将有利于促使中国社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从某种程度而言,中国外交最主要的动力也是来源于国内政治目标。国家的最高目标是让国家更有尊严,让老百姓更有尊严,那么外交政策就会从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向以尊严为中心转变。

(责任编辑:周径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