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战友80载寻回烈士忠骨 两代人演绎感动传奇(图)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2010年12月10日14:25
林景云烈士遗像。
林景云烈士遗像。

  本报记者 车欣欣 文/图

  11月14日,一群游客来到龙州起义纪念馆参观。他们的目光被一位烈士的遗像吸引:“他好英俊、好年轻!可惜英年早逝……”讲解员见状,补充了一句:“事隔80年后,这位烈士的遗骨不久前在龙州被发现了。”这话引起在场人强烈的好奇心:80年寻回烈士忠骨,这当中有着怎样一个曲折故事?

  人们谈及的烈士,名为林景云。林景云,汉族,1902年农历八月十三出生于广西邕宁县良庆乡(今南宁市良庆区)缸瓦窑村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1926年春考入黄埔军校广西分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南宁较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9年7月,林景云参加邓小平、张云逸领导的“南宁兵变”;1930年2月1日,参加邓小平、李明瑞领导的龙州起义。在随后的凭祥阻击战中,林景云率35名战士掩护红八军参谋长宛旦平等人转移,受伤被捕,于1930年3月22日被敌人押至龙州县鸭水村残酷杀害。牺牲时年仅28岁。

  接到读者提供的线索后,11月17日起,记者在龙州、南宁两地进行了20多天的采访,一段感人传奇浮出水面。

  战场失散

  四十年生死两茫茫

  2010年11月17日,在龙州县委宣传部的协助下,记者在该县上降乡鸭水村见到一名60岁的男子,他叫梁炳聪。梁炳聪取出一叠厚厚的资料,那是他父亲梁玉汉生前口述的一份《关于参加龙州起义、保卫战、凭祥阻击战的回忆》。记者细细地翻阅,一段传奇往事,穿 越时空,逐渐在眼前浮现——

  梁玉汉,原名谢德成,是博白县新田镇美沙村人。1920年到1929年5月,他在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当兵。军阀混战时期,1929年8月,谢德成随攻粤失败的桂军,辗转回到南宁西乡塘集训。

  这时,谢德成认识了林景云。林景云是连指导员,人长得斯文俊逸,曾就读黄埔军校广西分校,是士兵尊敬的“有水平的长官”。

  虽然大家的官阶不同,但是林景云平易近人,喜欢和部下谈心。林、谢都是客家人,又都懂点功夫和中草药,彼此觉得很投缘,两人谈心的机会日渐增多。

  当时,林景云是潜伏在国民党军队里的中共党员。起初谢德成不知道他的真正身份,只觉得他和一般的军官不同,讲道理能讲到人心坎上。很多次谈话都让穷苦出身的谢德成热血沸腾。

  1929年10月14日,以邓小平为首的共产党人,发动了“南宁兵变”,把秘密控制下的3支国民党桂系军队,转变为中共直接领导下的革命武装,并开赴群众基础较深厚的左右江地区。在这样的历史机缘下,林、谢于1930年2月1日参加了龙州起义,共同参与了“赤色龙州”这场大戏。

  起义成功后,林景云在新成立的红八军中任第二纵队第一营政治指导员,谢德成也当了军部卫士排排长,两个人在枪林弹雨中结下了深厚情谊。

  可惜,新生的红八军很快遭到敌人的猛烈反攻。当年3月20日,桂系军阀趁红八军主力分赴各地剿匪之机,出动优势兵力对龙州进犯。留守的红八军二纵队进行了顽强抵抗,但寡不敌众,只得往凭祥撤退。3月22日,二纵队只剩下106人。危急关头,为保存有生力量,红八军参谋长宛旦平决定,留下35人在凭祥白马山打掩护,其他71人向平而关方向转移。

  林景云毫不犹豫地表示要殿后。谢德成一看急了,说:“指导员,你先走,你家还有老婆女儿,我光棍一条怕什么,我留下!”争执了一会,宛旦平决定,两人都留下来,并特别交代谢德成要保护好林景云。

  于是,由林景云带队,35人开始了一场异常壮烈的白马山殊死阻击战。一番苦战后,掩护小组以33人牺牲的惨重代价,硬是把敌军拖了两个小时。最后阵地上只剩下林景云和谢德成。林景云掏出怀表,已是下午3时05分,超过预定的阻击时间。他们趁敌人还没发起新一轮进攻,爬过山后向平而关方向狂奔。

  不幸,他们很快被发现了,大批敌人围追过来。林景云当机立断,烧掉文件、人员名单、书信、证明等,掏出驳壳枪,语气严肃地说:“我是共产党员,我不能先走。如果我们俩能活着出去,我给你当火线入党介绍人。如果我出不去,你有机会就告诉上级和我家人,说我没给林家祖宗丢脸!”说完掏出五块光洋,给谢三块作路费,另两块托他为自己交党费。

  这时,敌人冲近了。他们交替掩护,且战且退。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了林景云的右肩膀,他的手一震,驳壳枪落地,十几个敌人蜂拥而上,将他死死按住。谢德成一看林景云被抓,正欲救人,不料右侧一枪射来,他不省人事倒下了。

  当谢德成醒来时,四周漆黑,山头上一片宁静。他挣扎着起来,只觉得左胸极痛——子弹从他的左前胸肋骨尾端穿过,鲜血喷染了衣服,却没有致他于死地。谢德成正庆幸自己逃过一劫,却很快被新的痛苦折磨:林景云不见了,阵地上没有他的尸体。他被敌人活捉了!

  强忍着身体的伤痛和内心的悲痛,谢德成用烟丝处理了伤口,趁黑摸到村里,找了一件衣服,然后乔装打扮,一路乞讨,一路打听,想追赶队伍。然而,谢德成从此再也没见过他的队伍,更没有再见到林景云。

  战乱期间,各路消息真假莫辨,时而说红军大部入了十万大山,时而说在中越边境,时而又说几百名红军“反水”,被国民党在钦州收编……四周都是国民党布下的眼线,土匪也想抓到红军战士邀功领赏。谢德成的逃亡路上充满惊涛骇浪,他成了一名孤苦伶仃的红八军失散人员。

  养好伤后,谢德成没有死心,仍然坚持在十万大山、宁明、扶绥一带艰难寻找部队。他打听到宛旦平等71人中有63人牺牲了,另有8人突围后失散,寻找组织的希望更为缈茫。此后,他走走停停,隐姓埋名,靠帮人打铁、干农活为生,生活半径一直没有离开过龙州,因为心里有个顽强的愿望:找林景云,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再后来,有好心人把龙州八角乡一名姓覃的寡妇介绍给他,他就做了上门女婿,并按寡妇前夫的姓,改名为梁玉汉。

  抗日战争时期,宁明、龙州一带成立了抗日锄奸队,梁玉汉重新找到了组织,他和锄奸队队长梁玉金结成了兄弟,负责传递情报,打制兵器,好几次还奋勇砍杀鬼子,找回了当年红八军的英雄本色。

  他从来没有忘记过林景云。白马山上生死与共的战友,为什么就像空气一样消失了?这个问题总让他寝食难安。他向扶绥来的上级领导打听,向凭祥来的同志询问,但都杳无音讯。

  林景云越是没有消息,他的感觉就越强烈:林景云已经牺牲了。但是,他在哪里牺牲的?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news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