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微博“井喷”:开启民意表达新方式(图)

来源:新华网
2010年12月21日14:48
  资料图:网民助警擒嫌凶厦门市湖里区派出所举办“微博快跑”活动,与网友们面对面交流(11月13日摄)。

  已在我国很多地方实行的“公安微博”不仅在推行警务公开、联系警民关系方面起到作用,更在侦破刑事犯罪案件上体现出了威力。一周前,“厦门警方在线”微博发出的一条案件协查的消息被万人转发后,警方随后利用热心网友们提供的100余条有价值的线索顺利侦破案件,于11月29日23时15分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新华社记者陈旺摄

  新华网北京12月21日电(“新华视点”记者 李柯勇、涂洪长、刘娟)2010年被称作“中国微博崛起年”。其影响力日趋扩大,成为这一年网络世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

  便捷的书写方式,以秒计算的更新速度,“我手写我心”的个性化——微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表达便利与快感。

  污言秽语地骂战,时有发生的虚假信息,推手操纵下的信号扭曲――微博在降低民众言论表达门槛的同时,也带来了杂芜与错乱。

  “自媒体”时代果真来临了吗?由微博引发的这场传播学意义上的变革,其发展将会向何处去?

  微博拓展民众表达权

  华明松数了数,半年下来,他已经在微博上码下一万字了!

  这个小伙子在福建晋江一家鞋厂打工,今年6月开通了自己的微博,隔三差五就用手机发一条。他说:“我想把打工期间的状态记录下来,为以后留个念想。”

  从干部到群众,从青年到老者,从个人到机构,2010年,人们都在谈论微博。中国微博的发展堪称“井喷”。仅新浪微博一家平台,一年内用户数就从零蹿升至5000万。

  “微博大大降低了一般民众的表达门槛。”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陈培爱说,“随着微博的流行,话语权分流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原本单纯的资讯受众摇身一变就成了传播者。”

  微博,并非仅仅是博客的简化版。每条140字,用电脑、手机随时能上,这样简单的技术设定,直接带来了“平等”的效应。无论百姓还是和机构,抑或社会名人,都被拉到了同一发言平台上。

  22岁的江西女孩钟如九因微博一夜成名。在江西宜黄拆迁事件中,钟如九躲进厕所,用手机微博发出求救信号,引来广泛关注。

  目前她的微博已有近3万“粉丝”。她说,微博能让更多人听到老百姓的声音,“在这里,每个人都是一个媒体”。

  “每条消息都是有尊严的”“围观就是力量”,人们这样总结微博对现实的推动作用。

  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中,19岁男孩王凯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呈现灾情,被媒体称为“一个人的通讯社”。

  上海静安区公寓大火后,许多百姓通过微博哀悼遇难者,对灾难进行追问与反思……

  一些原本弱小的声音,在口口相传中被放大,持续的声援让众人的观点立场迅速集结。在“滚雪球”过程中,个体的价值得到尊重,不断积聚的力量能撼动事件本身走向及未来发展趋势。

  南京大学人文学院博士何同彬认为,网络表达在技术上趋向便利,网络组织和发动能力越来越强,网络曝光与监督成为常态,这表明中国网络环境趋向宽松,公民言论自由得到进一步保障,也折射了现实社会民主的进步。

  在激辩中期待理性与责任

  12月初,有微博发布消息称“金庸去世”,顿时“举网震惊”,后来被证明是假消息。

  “假”的问题令人迷惘。2010年以来,因微博信息失真、粗疏甚至故意造假而引发的事件一再刺激人们的神经。商业利益驱动的微博推手,更使人们真伪莫辨。

  “个人微博作为资讯平台本身缺乏权威性,如果利用不当很容易变成谣言的温床。”陈培爱说。

  “脏”的问题也让人皱眉。11月底,上海笑星周立波在微博上向网民抛出“公粪论”。此论一出,立即激起公愤,网民群起而攻之。有人说,微博已沦为“骂场”,语言暴力借助微博已呈泛滥之势。

  这一年,由微博引发的激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种种乱相让人深思:表达更自由的“自媒体”时代,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本学期,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的“微博作业”备受关注。作业是这样布置的:开通微博,学期末考核粉丝数,达到500名算及格,达到2000名算良好,达到3000名算优秀。

  为完成任务,全系300多名大二学生使出了浑身解数。有人以哲理取胜,也有人不惜低俗、恶搞,甚至有人发布假消息:“我预测,江苏至福建范围内未来一至两月内会发生不低于3.5级地震。”

  这次作业被认为是网络时代一次前卫传播实验。人们看到,如果失守基本道德底线,微博的发展将很危险。

  腾讯网友“风中的风”说,一旦出现道德失范的事件,甚至虚假信息,会经由一个微博,由转发者裂变式传播,将不实后果扩散到最大化。

  但“微博作业”的布置者、南京大学教授杨溟说,因其开放性,微博具有很强的纠错和评价功能,假消息会在众人“围观”中很快被识破。从“微博作业”半年的实验来看,学生们都到达了及格线后,吸引眼球的方式已从最初的混乱回归理性与文明。

  天涯社区一位网友说,各种言论都有其表达空间,这本身就说明中国社会宽容度在提高。然而,自由不能滥用,激辩只能指向净化。“无论将来怎样发展,我们都希望看到一个更干净、更真实的网络世界。”

  “微众时代”推动政府改革

  11月底,江苏常州天宁区警方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份网络缉凶通缉令,其中提出的报料奖励方式竟包括一定数量的Q币。

  此案的看点在于其鲜明的“网味”:使用网络虚拟货币悬赏缉凶,在国内公安机关尚属首次;而嫌犯在两天后投案自首,也正是迫于网络的巨大压力。

  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意识到了微博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地利用这一新型传播工具听民声、聚民智。

  53岁的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厅厅长章剑华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我原以为我很"in",因为我写"围脖"了。但我不知道"给力"是什么意思,心里真有点纠结。"纠结"是什么意思?我也说不太清楚。哎!”

  这样的“网式幽默”说明这位厅长一点也不“OUT”,但也从一个侧面道出了微博形成的新舆论环境给政府执政能力带来的新挑战。

  微博的发展给传播领域带来了颠覆式的变化。从报纸到广播、电视,到门户网站,一直还停留在单向传播层面,而微博则开创了一对一双向互动的新时代。有人将其概括为从“受众时代”向“微众时代”的转变。

  微博的开放性压缩了“暗箱操作”的空间,扩大了百姓的知情渠道;微博的互动性让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微博营销专家杜子健认为,微博让政府更加注重使命和责任。“当网友对你的声音发出质疑,你躲避、推诿、打太极和装哑巴都是丢脸和危险的。”

  一位搜狐网友说,微博考验着地方官员能不能适应民主、开放、互动的网络生活,也教会许多官员如何在网络环境里对公共危机做出积极应对,如何推动民主政治、促进问题解决、提高执政能力。

  据互联网监测研究机构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预测:到2011年底,中国互联网不重复的微博独立用户数将达1亿,2013年底将达到2.53亿左右。

  这样的前景可望给政府行政改革注入新的动力。何同彬认为,政府部门应更多地开放相关信息通道,以保证公众充分获取信息,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网络围观的盲从和无知色彩。

  “网络监管也必须改进。”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邱宝昌认为,目前网络犯罪、网络不正当竞争、网络个人数据与隐私权保护、网络信息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都普遍存在可操作的立法缺位。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