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上海不会照搬北京治堵模式 不会轻易单双号限行

来源:东方网
2010年12月24日11:03
沪闵高架路曾在早高峰期间严重拥堵。资料图
沪闵高架路曾在早高峰期间严重拥堵。资料图

  上海不会照搬北京治堵模式 不会轻易单双号限行

  东方网12月24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北京昨日公布了治理交通拥堵的新政,上海交通管理是否也会随之变化?目前的答案是“NO”。

  昨日举行的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成立25周年大会上传出消息称,上海不会照搬北京的治堵模式,单双号限行等措施不会轻易使用。

  后世博时代,上海将通过继续推进公交优先、建设郊区新城等措施,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

  上海要提高公交吸引力

  昨日,北京出台治堵新政,每月摇号上牌调控私车数量、择机收拥堵费、重点路段单双号限行等引人关注。

  就在同一天,上海庆祝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成立25周年,北京治堵新政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该研究所一位专家称,由于各地情况不同,上海不会照搬北京的模式,不会轻易采用“尾号限行”、“公车封存”等限行措施。

  早在今年年初,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就曾表示,“单双号限行”措施不到万不得已不实行。

  事实上,就在刚刚结束的世博会180天里,上海成功引导九成以上游客乘公交入园,世博前制定的“尾号限行”等限行预案基本没有用到。

  据上海综合交通年度报告显示,2009年全市私车注册量为174.3万辆,全市道路交通量同比增长8.6%。如果不限行,上海将如何应对?

  昨日出席庆祝大会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专家表示,上海将推进公交优先战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交通信息化和交通需求管理、疏解中心城区功能等措施。

  “上海在‘十二五’期间,力争使用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达50%,其中轨道交通又要占整个公共交通的50%。”市建交委有关负责人说,“这就要继续提升公共交通的供应能力和快捷性,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同时倡导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理念。”

  交通部要立法发展公交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昨日也表示,治理城市交通拥堵,一要按照公交优先原则,大力构建公交运输体系,以轨道交通为主;二要加大对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多修路,多开车,让百姓能方便地坐上公交。

  何建中说,目前,发达国家大城市出行中,公交分担60%左右,我国仅为30%左右。东京有近千万辆私家车,但没有北京这么堵,因为上下班开车的少。

  目前,城市公交管理条例已经完成初稿,正上报反复征求意见。将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公交优先发展等原则。

  上海治堵:建新城减少出行公交要深入小区

  出行中,公交分担60%左右,我国仅为30%左右。东京有近千万辆私家车,但没有北京这么堵,因为上下班开车的少。

  目前,城市公交管理条例已经完成初稿,正上报反复征求意见。将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公交优先发展等原则。

  1变 “地面公交为主”转向“轨交与公交车融合”

  昨日出席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成立25周年大会的交通专家介绍说,上海市在“十二五”期间,上海将从多个方面加强公交优先措施。

  继续推进公交优先的战略、倡导包括自行车专用道、步行专用道在内的慢行交通。

  公交专用道的建设和管理都将进一步加强,更好地体现公交专用。

  将重点延伸公交车可达性,深入居民小区、商业区域,提高公交的易达、便捷和舒适度。

  轨道交通建设还将继续,并对一些公交站点进行适当调整,以便更好地与轨道交通衔接,提供更便捷的换乘,从过去公共交通以地面公交网络为主转向轨道交通网络与地面公交网络的融合。

  积极推行P+R公共停车场换乘试点,引导私家车主换乘轨交进城。

  2变 基础设施投入重点从中心城区转向新城

  上海未来城市发展中还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并将更多资源投向郊区发展。

  市建交委主任黄融此前表示,“十一五”期间,上海中心城区与郊区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比例为1.6:1,“十二五”期间要大幅调整为1:2,将建设重点转移到郊区新城,优化上海城市空间布局。

  目前松江新城、临港新城、嘉定新城成为先期重点建设发展的郊区新城,新城内的居住、生活、教育、医疗、内部交通等各项设施都要配套。

  “郊区新城除了要疏解中心城的人口,还应该通过各方努力,创造就业岗位,将一部分中心城的就业也疏解出去,使郊区新城成为各项功能更加完善的区域,从而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交通专家说。

  专家献策

  提高公交服务品质 提高私家车使用成本

  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主任杨晓光教授昨日建议,应通过“一推一拉”,来切实加强公交优先。

  杨晓光解释说,“推”就是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品质,吸引市民乘坐;“拉”就是在提供高品质公共交通的前提下,提高使用小汽车的成本,包括经济上的(如提高市区停车费)和时间上的动态管理,将出行者推向公共交通。

  杨晓光具体建议,要提高地面公交的吸引力,安全性、准时性、舒适性很重要,比如在公交专用道上对公交车实行信号优先。

  “现在的交通问题并不是用单纯的措施或技术手段就能解决的。”杨晓光认为,对一些问题还需要在政策、法规层面,特别是机制层面上加以明确,比如是否允许拼车?“国外不仅有拼车平台,且有相应的服务保障。”

  改变传统思路 不一味修路满足小汽车出行

  “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已经不能靠多修路这么简单的方法。”上海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研究中心主任陆键教授昨日表示,今后应该更注重集约型的土地利用,比如通过建设新城,减少不必要的出行。

  陆键认为,如果以不断地修路来解决交通问题,道路通行能力的增加又会激发更多的车辆上路,过不了多久又会堵车。所以,需要改变单纯增加道路面积的思路,不能一味只满足小汽车的出行需求。

  陆键表示,城市的土地利用和交通模式应该从松散型向集约型转变,在集约化发展型城区中的汽车行驶频率总量将会下降,因为一些家庭的日常出行会由单一的小汽车,转变为步行、非机动车或公共交通等。当然,这应该做到单位、商场、学校、公园、公交站都在居民步行或自行车可达范围内。

(责任编辑:侯俊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