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突尼斯骚乱事件 > 11突尼斯骚乱评论

突尼斯物价飞涨及总统带头腐败等问题终致危机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1月16日23:11
  新华网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顾康)1月15日,随着执政23年之久的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乘飞机黯然出走沙特阿拉伯寻求避难,蔓延近一个月的社会骚乱在突尼斯演变为一场政治危机。这个素以稳定著称的北非“和平绿洲”之国何以出现如此剧烈的震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场看似由一起偶然的社会事件引发的政治风波背后,蕴藏着深层次的经济原因。从外部来看,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后遗症持续发酵,严重冲击着突尼斯国内及周边的经济环境。从内部剖析,突尼斯国内经济长年存在的顽疾在久治难愈后,终于从量变发展为质变。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0年公布的全球经济竞争力排行榜上,突尼斯位列世界第38位,连续多年稳居非洲大陆首位。然而,这一切却难掩突尼斯长期以来经济结构失衡的根本问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突尼斯传统的制造业和加工业仍依靠廉价劳动力作为竞争优势,未及时进行技术革新,在内需不旺的同时又面临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窘境,海外投资也相应萎缩,贸易逆差逐步攀升,经常项目赤字在2010年占到突国民生产总值的4.1%。

  2010年,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又令突尼斯经济形势雪上加霜,与欧元挂钩的突尼斯货币第纳尔对美元大幅贬值约10%,支柱产业旅游业也受重创,近两年持续小幅衰退。

  经济低迷进一步导致突国内就业环境恶化,政府无力缓解高素质人才失业问题。一些经济学家指出,突国内失业率的实际数字远高于官方公布的14%,失业人员中有近3成是大学生,正是这些失业的年轻人成为了此次大规模骚乱的主力。

  另外,去年突国内物价高涨加剧了民众的不满情绪,前十个月价格指数增幅超过4.5%,高于2009年的3.4%。邻国阿尔及利亚因食品涨价引发的骚乱也对突尼斯的社会不稳定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激化了社会矛盾,以本·阿里家族为首的核心政治集团贪污腐败使得民众愈加不满,尽管本·阿里表示不再竞选2014年的总统职位,并表示将全力推动改革,但仍未能阻止事态发展。

  分析人士指出,失去了国外盟友的支持,再加上国内强烈的反对声浪,本·阿里已很难重回突尼斯继续执政。他的离职标志着突尼斯一个时代的结束,同时也造成这个国家暂时的政治真空。

  目前,突尼斯仍面临骚乱继续蔓延、社会动荡持续加剧的严峻形势。分析人士认为,只有维护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经济,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突尼斯才能最终走出当前政治困局。
(责任编辑:杨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