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11年全国两会报道 > 2011年北京两会报道 > 2011年北京两会最新消息

部分大医院迁出核心区 每日30万人就医加剧拥堵

来源:京华时报
2011年01月18日03:27
昨天,儿童医院门口,为了给孩子看病,家长们的挂号队伍已排至大厅之外。本报记者张沫摄

  每天,数十万计的各地患者潮涌般奔向二环内的各大医院,巨大的人流使医院不堪重负,也让医院周边成了新的交通堵点。

  昨天,在市人大平谷团的小组审议会上,副市长丁向阳表示,政府已经下决心,将通过名院办分院、名校办分校等形式,将城市核心区的医疗资源转移至郊区。记者此前也从医改部门获悉,本市的新版医疗资源配置规划中,解放初期形成的大医院云集二环内的现有医疗格局,将会“动一个大手术”。

  现状

  “三项全国第一”难抵“看病难”

  按常住人口计算,本市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3.55人、注册护士3.51人、住院床位5.1张,三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但为何百姓总说“看病难”?

  副市长丁向阳介绍,本市一年有1.3亿人的就诊量,25%左右在社区,其余都挤在二级、三级医院。三级医院中,少则50%,多则70%、80%的患者都是外地来京看病人员“本市面临的问题是,有限的资源面对无限的需求,无论建多少医疗资源,都满足不了全国乃至亚洲的需求。”

  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也举例说,仅有27万人口的门头沟区,却有4家二级以上医院、1700多张床,但4家医院水平都不高,这导致居民生病后还是会往城区大医院跑。同时,因为缺少病人,当地的医疗水平也得不到提高;同样的情况还有,作为新型城区,人口不断流入的通州地区目前仅潞河医院一家综合医院,每日患者爆棚。

  邓小虹认为,看病难的主要原因是“医疗资源不均衡”,医疗资源供大于求,医疗水平会下降,而供不应求则导致扎堆看病,医疗水平也会下降。

  她表示,本市从2008年起就注意到这一问题,当年就开始对医疗机构的布局进行重新配置规划。

  影响

  每日30万看病人加剧拥堵

  丁向阳表示,目前,本市的医疗资源过多集中在核心区,导致每个医院的门口都是交通堵点,就医环境太差,也不人性化,“这同时说明,现有的医疗资源布局也不合理”。

  医改部门相关人士表示,本市目前的医疗格局基本形成于解放初期,其弊端已日益凸显,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本市80%左右的优质医疗资源都集中于三环内,并以二环内及周边为主。目前,本市三级医院日均门诊量在6000至8000人次左右,部分甚至已突破1万人次,由此可以推断,每日进入中心城区的人员和车辆中,仅看病一项,就高达20至30万人次。此举,不仅导致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就医成本,甚至延误最佳就诊时机。

  其二,目前,除城六区外,本市所有远郊区县均无三级医院,这与新型城区的发展及中心人口疏散进程不符。现实中,在目前区域医疗中心技术水平尚未得到全面提升的情况下,周边地区居民只能扎堆前往城区内的大医院就诊,加剧了看病难,同时也不利于当地医疗水平的提高。

  举措

  核心区部分大医院将外迁

  丁向阳表示,政府已经下决心,将通过名院办分院、名校办分校等形式,将城市核心区的医疗资源转移至郊区。目前,天坛医院已迁至丰台,口腔医院也要去;地坛医院已从东城转移到朝阳的机场路附近。

  他称,目前,城市核心区共有22家大医院,迁走3家后,还剩19家。十二五期间,全市将有17家新的准三级医院在郊区建成。

  相关医改专家也表示,“医疗资源应该跟着人走,各核心区已启动人口外迁计划,如果还保留现有的医疗资源现状不改变,那么势必会造成资源倒挂,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医疗资源与供需矛盾如此突出的情况下,急需对本市医疗资源的分布进行“大手术”。

  他表示,十二五期间,在首医委的统一协调下,本市将通过限制城区内大医院扩张、部分率先外迁或在郊区县开办分院等形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实体外迁。

  他称,新版医疗资源配置规划中,根据城市整体及各区县经济发展和人口疏散计划,核心区内的大型综合医院将逐步向外迁移。未来,核心区内的大型三甲医院的专业科室计划将全部迁出,但这并非意味着将现有大型医院拆除或改建其他,而是保留科研教学能力较强的医院不变,着力发展高端医学、技术科学。

  医院外迁路线图

  丰台:新天坛医院选址南四环花乡桥北侧,占地面积438亩,相当于现在天坛医院面积的4倍。建成后,将设置床位1500张,设置停车位1500个。

  昌平:东小口地区将建设清华长庚医院。这个三甲医院将配备1000张以上床位,以满足周边居民的就医需求。此外,位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北大国际医院正在抓紧建设,工程建设已初具规模;积水潭医院分院、安贞医院昌平分院、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大厦等项目也都在规划和建设当中。

  朝阳:十二五期间,将新建友谊医院望京分院、朝阳医院常营分院、东坝国际医院和北京中医医院垡头分院。同时,朝阳第二医院将整体搬迁,拟建设为综合医疗中心,同时承担急救和应急职能;朝阳第三医院将整体搬迁,扩建为规模较大的精神病医院。

  前景

  核心区

  拟打造国际医疗中心

  相关医改专家还提出,十二五期间,本市要打造与世界城市定位相符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即需要在对现有医疗资源进行合理布局的同时,打造具有三种功能定位的医疗中心国际医疗卫生中心、世界高端医学中心和国际健康文化中心。

  目前,北京云集着各类全国顶级医院和各科知名专家,不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人才方面,都有条件实现打造医疗“国家队”的目标,“北京的医疗规划必须是国际化的,与国际接轨,不管是服务、管理、规范、业务水平,都需达到国际水平。比如说,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好的,已具备成为世界高端医学中心的条件,但欠缺其他条件,那么就需进行整体改造和升级”。

  该专家同时坦言,如何在保证现有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与城市规划相匹配,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郊区县

  按人口配建区域医疗中心

  统计数字显示,过去5年内,本市医疗服务总量大幅增加,2009年,全市诊疗总次数为1.35亿人次,比2005年9667.4万人次增长了39.9%;出院人数170.9万人次,比2005年120.9万人次增长了41.4%。

  医改专家表示,和与日俱增的就诊人次和城市发展不成正比的是,本市目前医疗机构的数量与解放初期相比并未有明显增长,多数医院兴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北京已成为主要的人口流入地、交通设施便利等因素的影响下,大医院每日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就诊人群,已呈超饱和运转状态。

  按本市新版医疗资源的设置规划,新型城区内,每30至50万人的区域内就需建立一个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区域医疗中心。鉴于目前各远郊区县均没有三级医院的现状,本市将通过三甲医院专家对口支援周边区医院等方式提高其整体救治能力,同时还将根据每个远郊区县的人口,规划新建或迁建与其服务人群数量相匹配的三级医院。以实际居住人口200万人左右的大兴区为例,除现有的区医院外,至少应再拥有2至3家大医院。

  探访

  百米看病路走了半小时

  三甲医院友谊医院的路况,令慕名前往的患者“很糟心”。1月12日9时许,记者乘坐的687路公交车刚行驶至永安路东口时,就陷入“停滞”状态因东西向仅各有一个车道,且“友谊医院东门”的公交站点处聚集着6个站牌,短短百余米的距离,公交车挪动了近30分钟才进站。

  此时,友谊医院西区的门口处已摆上了“车位已满”的告示,但仍有数十辆小轿车在排队等待。大兴开车过来的赵女士第一次来这里看病,她从天桥绕行过来,“远远就看到医院牌子,真开到跟前却花了40多分钟”。9点半,进入门诊大厅的赵女士不由得又气又恼她想挂的妇科号已显示为零。当日,不论是普通号还是专家号都没了。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李秋萌 赵鹏
(责任编辑:UN912)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