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11年全国两会报道 > 2011年各地两会报道 > 各地两会最新消息

郭庚茂省长《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着力十大重点

来源:大河网
2011年01月18日19:31

  郭庚茂省长《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着力十大重点

  2010,抢抓机遇持续发展好态势

  郭庚茂省长在报告中指出,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大力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以“坚持三保、突出转型、强化态势”为着力点,以“落实完善、创新机制、提高能力”为关键环节,抢抓机遇,开拓进取,胜利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着力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2%左右。财政总收入2293亿元,增长19.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81亿元,一般预算支出3413亿元,分别增长22.6%和17.5%。

  ——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重点,全面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不懈做好“三农”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各类惠农补贴达到154.6亿元。粮食总产达到1087.4亿斤,增产9.6亿斤,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

  ——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加快城镇化步伐。把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局性举措和紧迫任务来抓。预计全省城镇化率达到39.5%,提高1.8个百分点。

  ——紧紧围绕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强力推动改革开放。不断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2.4亿美元,增长30.2%;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743.4亿元,增长24.6%,是历年来招商规模最大、来豫客商和签约项目最多、合同金额最高、招商成效最好的一年。

  ——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初步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扣除物价因素,分别实际增长7%和10%左右。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8%。

  郭庚茂指出,尤为令人鼓舞的是,我省审时度势、着眼全局,组织动员各界力量、汇集各方智慧,持续、延伸、拓展、深化中原崛起战略,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总体战略,在省内外形成广泛共识,产生重大深远影响。中原经济区总体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必将激励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加速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②6

  2011,“四个突出”“八策并举”

  2011年是我省“十二五”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到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出口增长2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0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节能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四个突出”:突出清醒与忧患,突出主题与主线,突出统筹与运作,突出民生与民心。在工作着力点上,针对今年形势特点,结合我省实际,以关键举措带动全局,做到“八策并举”:持续推进大招商活动,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投融资机制,创新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机制,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大规模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争取扩大需求、稳定投资、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的综合效果。

  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必须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深入推进“两转两提”,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恪守为民之责  多办利民之事

  【关键词】 为民

  【报告要点】 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民力,民生关系发展,发展决定民生。谋划改革发展、实施项目建设一定要使人民群众成为现实受益者而不是受损者,树立勇于对人民负责、能够对人民负责的形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评判各项工作的最终标准,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现实合法权益。

  转变政府职能  提升行政效能

  【关键词】 职能转变

  【报告要点】 加强和改善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管理,努力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注重调查研究,遵循客观规律,科学民主决策,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做到不走错路、力争少走弯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启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深化政务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审批等领域的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坚持依法行政  主动接受监督

  【关键词】 依法行政

  【报告要点】 各级政府及部门都要严格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接受其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支持政协参政议政,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提高政府立法质量和水平,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和过错追究制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查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腐败,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效取信于民。

  转变工作作风  注重求实求效

  【关键词】 求实求效

  【报告要点】 强化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做到责随职走、心随责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突出运作,狠抓落实,说到做到、说好做好,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加强财政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等三项经费支出预算原则上实行零增长,坚决制止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精简会议、文件,减少不必要应酬和检查评比,凝神聚力、锲而不舍,谋大事、抓落实、求实效。加强公务员队伍教育管理,建设学习型机关,提高素质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开展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

   一 着力扩大需求 【关键词】 扩需求

  【报告要点】 扩大需求规模、优化需求结构,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努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继续实施好家电、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继续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

  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快启动实施一批规模大、带动性强、示范效应好的基础设施和转型升级重大项目,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地。

  积极扩大出口规模,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带动出口的主要途径,引进一批出口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和大项目,加强出口产业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培育自有出口品牌。

  继续搞好企业服务,省市县三级继续分别抓好100家重点企业,积极引导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积极扩大信贷规模,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②9

  二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关键词】 调结构

  【报告要点】 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壮大优势企业,扩大优质产品,抓增量、补短板、增后劲,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六大高成长性产业,以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建材产业为重点,培育一批千亿元产业集群,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1万亿元。

  改造提升四大传统优势产业,以化工、有色、钢铁、纺织服装产业为重点,着力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万亿元。

  培育发展四大先导产业,以新能源汽车、生物、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为突破口,培育新的增长点,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

  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力推动400个服务业项目建设,重点培育100户高成长性服务企业。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把解决产业转型升级技术瓶颈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创新型河南建设。

  破解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技术瓶颈,突破先导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②9

  三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关键词】 惠农强农

  【报告要点】 落实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积极性。

  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5亿亩以上,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000亿斤以上;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抓好棉花、油料等农作物生产,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成农田水利重点县年度建设任务,继续实施大型灌区和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推动种植业结构加快向园艺业调整、大农业结构向畜牧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向农产品加工业调整,因地制宜发展园艺产品和设施农业,加大种子工程实施力度,加快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新建改造县乡公路3500公里、通村公路2000公里,新建1.3万个村邮站。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②9

  四 加快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 城镇化

  【报告要点】 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产兴城、以城带乡,全面实施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以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落户为中心,以提高城市承载和服务能力为保障,深入推进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加快实施一批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强化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中原城市群“半小时交通圈”、“一小时交通圈”及核心城区与卫星城之间快速交通连接线建设,大力推进郑汴新区、洛阳新区等城市新区建设,加快城市供水、供热、供气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住房合理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提高城市管理创新水平,完善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下大力气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问题,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转移,逐步使进城落户农民真正变成市民,享有平等权益。

  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市建成区内城中村改造步伐,争取三年内全部纳入城市规划和管理体系。②9

  五 增强跨越式发展支撑能力

  【关键词】 “五网一系统”

  【报告要点】 加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全力推进客专、城际、大能力运输通道等三大铁路重点领域建设和郑州东站、郑州新郑机场两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和国、省道干线公路网以及城际快速连接通道建设。

  加强能源基地建设:争取南阳核电项目早日开工,继续推动火电机组上大压小和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市级220千伏供电网架完善、老城区电网改造以及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配套电网建设;加快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化煤矿矿井和天然气管网。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河口村水库主体工程和一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争取出山店水库国家批复动工;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新一轮治淮项目;实现南水北调干线工程“黄河北贯通、黄河南连线”目标,开工建设配套工程。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实现县级以上城市及主要高速公路和风景区信号全覆盖,基本完成县级以上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和双向改造。

  加强生态体系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和省级林业生态建设工程。②9

  六 以开放带动全局

  【关键词】 内陆开放高地

  【报告要点】 着力承接产业转移。围绕高成长性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先导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

  全面拓宽开放领域。扩大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大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领域开放力度,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现代农业等领域对外开放;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鼓励有条件企业“走出去”。

  加强与央企战略合作。探索建立与央企对接合作长效机制,推动央企扩大投资规模,在我省建设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生产基地。

  提高招商实效。增强招商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招商引资水平;继续抓好已签约重大招商项目跟踪推进,提高项目开工率和投产率。

  优化开放环境。加强国家级开发区、出口加工区、航空港区等开放平台建设,抓好产业配套、市场支撑和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大通关机制,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如期实现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完善联审联批制度和外来投资投诉处理机制。②9

  七 破解发展瓶颈

  【关键词】 改革创新

  【报告要点】 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省内国有骨干企业重组整合,在装备制造、煤炭化工、有色金属、钢铁、粮食等行业组建一批大型企业集团;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大力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改革。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搞好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

  加快水利体制改革。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水价改革。

  着力扩大民间投资。切实放宽市场准入,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力争直接融资不低于1200亿元。

  探索完善土地开发利用“三项机制”。建立健全土地整治、节约集约用地和监督管理机制,保障发展用地需求;大力开展农用地和村庄整治,提高土地资源保障能力。

  加快建立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八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节能环保

  【报告要点】 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正确处理节能减排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做到统筹协调、综合施治、合法合规、求实求效。完善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健全法规制度,使节能减排走上法制化轨道。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运用价格、税收、排放权交易等经济手段,促使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增强企业和全社会节能减排内生动力。

  推进节能降耗。继续实施建筑节能、公共机构节能等八大节能工程,推进高耗能设备更新改造。全面推广清洁生产,开展重大节能技术和高效节能产品产业示范。开展绿色建筑和低碳社区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

  加强环境保护。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实施生态省规划,切实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对重污染行业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深入推进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环境综合整治和重金属污染防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修复。全面实施水环境生态补偿,继续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加快市县第二轮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②8

  九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

  【关键词】 软实力

  【报告要点】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以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数字出版基地、精品剧目产业化等为抓手,壮大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艺术等优势文化产业。以10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和6个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载体,抓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培育文化创意、网络动漫、演艺娱乐等新兴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完成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市县两级国有院团转企改制。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现市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和“三平”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扎实做好网络宣传管理,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②6

  十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关键词】 社会保障

  【报告要点】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扶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力争失业人员再就业3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100万人。

  继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全面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即时结算和市级统筹,实现新农合跨区域即时结报。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实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

  全面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三年规划,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9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万户以上。

  组织实施教育、人才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制定实施学前教育三年发展计划,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加强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基础能力和教师队伍建设。

  努力稳定市场物价,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

(责任编辑:UN988)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