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疑似大理国古墓现身昆明沙朗 真假尚待考证(图)

来源:云南网
2011年01月24日07:54
考古爱好者认为五华区沙朗磨刀箐村后山上的这些石头堆很可能是“古墓”。记者谢慧摄
考古爱好者认为五华区沙朗磨刀箐村后山上的这些石头堆很可能是“古墓”。记者谢慧摄

  疑似“古墓殁埂”现身

  这处“古坟场”位于磨刀箐村后的大公山西侧山梁,2000多米高的“大岩角”为典型坐标。1月20日,记者驱车前往沙朗白族乡,穿过磨刀箐村,来到大公山“梁子”上,在曹黎明的带领下,钻过一条杂草丛生的小路,最后才到达“古坟”现场。

  一进入该处山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3列整齐垒起的石埂,这些石埂交错排列,以4层石块垒起,高约1.2米的石埂围出一块直径10米左右的圆形平坝。这些石埂显然由人工建造,部分石埂间距仅为2至3米,石块垒得虽整齐,却长短交错。走近石埂仔细观察,很多石头上都附有枯萎的苔藓,石缝中也如山坡一样杂草丛生。

  “这些石头在我记事时就有了。”在山上拾柴的村民老徐说,村里人一直流传一个说法,沙朗的白族居民是从大理迁来的,当年蒙古大军平云南时,大理国末代皇帝段兴智逃到昆明,部分段氏家族就藏在沙朗的山上。“山上还发现一座‘天子庙’,就是供奉段兴智的。”曹黎明说。

  “白族人墓葬风俗是在坟前垒石埂。我将这处石埂及石头走向与多处白族坟墓做过对比,发现它的布局与其他尚存完好的白族墓十分相似。”曹黎明介绍,据村里上年纪的白族老人说,这种坟前石埂名为“殁埂”。

  石埂旁有人工石洞

  顺着石埂爬上将近100米,山坡上便出现一个石洞。该石洞顶部由一整块大石架起,洞口低矮,几乎与山坡齐平。钻进仅容一人进入的山洞,记者发现,除洞口一方外,洞内三面都是石壁,其中两面石壁被两条大石块支起,另一面石壁则用大量小石块垒起,码得整整齐齐,显然也是人工所为。

  石洞旁边还散落着很多石料。“这些石头堆积集中,肯定不是从山上滑落,是人工运送上来的。”指着草丛中一块圆形石头,曹黎明猜测:“这大概是殁门石。古代白族没有文字,一般白族人的坟墓前都会有两块殁门石,男方女圆。在石埂围起的区域内就是坟墓,布局为男左女右。”

  山上61岁的放羊老汉肖正富说,这个石洞年代很久,他小时候放羊还在洞中躲过雨。站在石洞前向山坡下望去,附近山坡高低起伏,由几道石埂围出的圆形坝子平坦得有些异常。对此,曹黎明认为,这可能是故意人为轧平。从他之前搜集到的资料推测,大公山上极可能生活过古大理国白族王室,如果真是王室,那时他们逃难到昆明,肯定不敢兴建王陵。他猜测,此处“古坟”与大理白族王室有关。

  “古墓”与白族坟墓相似

  在正对马头山的磨刀箐村口,数座现代白族坟墓正好面对东方,一条石埂垒在坟墓东北方向,这条石埂共有4层,与“古坟场”石埂相似。

  “石埂所用的‘错位法’是古代常采用的,一块长石头的上下左右分布短石块,这样垒起的东西比较牢固。”曹黎明介绍,白族人起坟前会先在山坡上垒出石埂,在石埂背后起坟,并且,他们起坟都会让其面向太阳升起的东方,而该处石埂恰好与这些“规矩”相符。村民肖正富介绍,白族人垒殁埂是为了防止山体滑坡,以及土质松动造成坟墓下滑。“就像是围墙一样,现在白族也垒石埂。”据磨刀箐村民介绍,现在白族人起坟垒石埂的传统还在,只是现在很多白族人起坟时会立碑,垒石埂选择方砖,石埂的长度为1丈左右。

  “古墓”真假尚待考证

  沙朗白族乡流传着白族为大理国后人的传说,但是否真的是古代大理国白族后裔,昆明史料及地方志里都没有明确记载。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表示,从考古方面来看,还没有准确痕迹能证明大理国白族在沙朗生活过,至于沙朗山上是否有古大理国坟墓,还须现场考证。

  目前,磨刀箐村已有村民得知“古坟”消息,并对该区域“动土”,曹黎明也准备自己动手开挖。曹黎明从3年前开始研究考古,为了更深刻了解白族历史,他甚至租下当地村民的房子,住下来专心研究山上遗迹。“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地下物品’,如果有坟墓存在,很可能是在平坝下面。”曹黎明表示,如果从地下掘出物品,就可以通过该物品证明坟墓年代。

  记者罗源源报道(昆明日报)

(责任编辑:项劼)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