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各地保障房分配频曝问题 民众称只罚款代价太低

来源:央视网
2011年01月26日02:16

  《新闻1+1》2011年1月25日完成台本

  ——保障房,究竟保障谁?

  导视:

  607套廉租房,3个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深圳的争议如火如荼,云南鹤庆的保障房分配又起波澜。

  经适房、廉租房、公租房,住房价格双轨制,为什么总也杜绝不了腐败和投机?

  深圳市民:

  罚款几千块有什么意义呢?

  专家:

  为什么会有百分之三十几敢(作假)。

  解说:

  深圳24万套,北京50万套,上海100万套,安徽200万套,中央推动、百姓呼声,各地保障性住房加速跑,但分配难题却渐成困扰。

  专家:

  要有一个完整的弯路,从体系上面去想办法来采取一些措施。

  解说:

  《新闻1+1》今日关注,金钥匙该给谁?

  主持人(劳春燕):

  您好,欢迎收看《新闻1+1》。

  房子、房子,我们今天又要来说一说房子了。

  现在房价那么高,对于大部分的中低收入家庭来说,要改善住房条件,就只盼着保障房了,保障房怎么建那是一个问题,但是保障房怎么分同样也是一个问题,甚至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今天我们就要来关注一个话题。先来看一个短片。

  (播放短片)

  解说:

  北京市住建委宣布,“十二五”期间,将新建公租房30万套。

  记者:

  “十二五”期间,将建成180万套公共租赁房和廉租房。

  解说: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决定每年新增公租房10万套。

  解说:

  经历了2010年中国房地产业的波澜壮阔。今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宣布,2011年中国将新建一千万套保障性住房,眼下各地“两会”或刚刚闭幕,或正在进行,在中央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对外公布了“十二五”期间本地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其中北京50万套,天津40万套,上海100万套,安徽200万套,广东180万套,河南200万套,陕西210万套,都创下了各自的历史纪录。

  保障性住房建设加速,百姓欢迎,但是建设速度的加快也带来了困扰。

  字幕提示:2010年1月11日新闻

  上海东方卫视顾佁玫报道:

  上海徐汇、闵行两个经济适用房试点区,已有3650户家庭领取了经适房申请表格。经过审查,目前已查出有个别家庭存在瞒报房产的情况。

  字幕提示:2010年4月1日新闻

  主持人:

  武汉市经济适用房六连号案件第二批被告刘胜君等11人,在武汉市汉阳区人民医院进行了一审宣判。

  秦玲(南京市房改办主任助理):

  2006年该家庭,他当时是夫妻两个已经购买过一套房改公房,那么为了能够得到经济适用房,他们就虚构了夫妻已经离异的情况,也虚构了一个离婚证。

  解说:

  由于我国信用制度不完善,许多申请人的收入水平无法准确地统计,给保障性的公平、公正分配带来了很大困难。

  “十二五”期间深圳也计划兴建24万套保障性住房,但是围绕保障性住房的分配,眼下的深圳却也正在进行着激烈的争论,已经建成的保障房分配方案久拖不决,甚至成了今年深圳“两会”上矛盾最激烈的话题。

  按照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吕锐锋的话说,“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导致整个政府的公信力遭到很大质疑!”。

  而深圳的争论还未结束,今天607套廉租房,涉及三个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廉租房申请者中不乏卫生院长等当地的领导,云南鹤庆廉租房分配又起波澜。而从去年到今年,从北方到南方,从东部发达地区到西部欠发达地区,瞒报、骗购、作弊、违规,围绕保障性住房分配暴露出的一系列缺陷已经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问题。

  王锋(中国房地产研究会资深专家):

  第一批保障性住房建设差不多现在都开始逐渐要竣工了,在之前的话,就是在2011年之前,可能都是在建设期,所以说这个分配的问题还没有显现出来。但是到2011年之后,大量的保障性住房会上市,会要进入到分配的这种状态。

  主持人:

  保障房应该保障谁,按说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但是既然出了那么多在分配上的问题,我想在这里还是要请王先生再来给我们理清一下,到底保障房应该保障谁?到底哪些人有资格住保障房?

  王锡锌(特约评论员):

  保障房很明显,它主要是面向中低收入的家庭和民众,主要是为这些中低收入的家庭和民众提供一种政策性的保障性住房。因为我们国家整个住房制度在1994年以后有一部分大量已经是商品化,也就是商品房,有购买能力,主要是走购买商品房方式来解决居住的问题,但是对于购买能力有限,甚至有些民众他收入根本无法让他购买这些商品房的,就必须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性的保障性的住房来满足他们的居住权,比如说经济适用房、限价房还有廉租房和公租房,因此我们的保障房首先目标就应该确定是那些中低收入的居民和家庭。

  主持人:

  是买不起商品房的人才有资格去住保障房。现在有一条最新的消息,在2011年全国要兴建一千万套保障房,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消息,但是这也意味着从今年开始,到明后年,可能在接下来几年的时间里都会进入到一个保障房分配的高峰,咱们保障房分配机制做好准备了吗?

  王锡锌:

  我觉得从目前各个地方已经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来看,我们保障房的机制应该说正在面临着一个大考,其实我们在2010年的时候,住房与建设部已经有58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这个在去年2010年已经全部开工建设完成,今年又有一千万套,我们看到这个蛋糕做大了,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分配过程中,随着蛋糕的做大,可以遇见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比如说住房保障房分配的标准如何分化,我们说的中低收入阶层,到底哪些叫中,哪些叫低,条件如何设定。另外分配程序,如何在操作意义上做到公开公平,这个在实践中看来受到挑战,因此面临着我们这种保障房分配的大考,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保障房的分配制度也需要保障。

  主持人:

  假使这些问题暂时没有得到解决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王锡锌:

  其实从保障房分配过程爆发这些问题来看,尽管我们看到媒体所看到都是一些个案,但这些个案其实已经反映出这种保障房分配机制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社会中造成影响。我觉得第一个方面就是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了比较负面的冲击,因为保障房的这种分配不公有可能,其实是申请人本身的原因,但是人家会说,申请人如果弄虚作假,本来你政府有一套程序去审核的,因此最终如果出了问题的话,大家肯定还会质疑当地政府在分配保障房的时候公信力,你的能力有没有问题,你是否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来分配,公信力会受到挑战。

  第二个,保障房如果我们各种操作,包括标准和程序还有弄虚作假的责任不能搞清楚,会涉及到大量的权力寻租,因为保障房是一种政策性的住房,一些官员,特别是有权去分配这些资源的官员,如果你没有很有效地监督,有可能会导致寻租,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我觉得会加剧现在社会公平中的一些问题。所以这个方面我觉得特别要注意,因为我们建保障房的目的本来是要去促进这种公平,改善民生,但如果分配没有做好的话,可能是一件好事,但却没有办好。

  主持人:

  保障房建起来了是一件好事,但是还是要让保障房怎么样才能够分得公平,这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刚才咱们也跟大家说了很多面上的问题,接下来再带大家来看一个案例,是深圳的案例,深圳在保障房的分配过程当中,也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很多的争议,等会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短片)

  解说:

  “骗购成功一转手就是成倍的银子,不成功也只是罚个5000块意思一下”。这是深圳的一位出租汽车司机对眼下深圳保障房分配的意见。

  “听了你们的很多意见和批评,我感到很内疚”。这是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吕锐锋在面对市民质疑保障房作假问题时的回应。

  今年的深圳“两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更是对深圳保障房展开了激烈地争论。从去年1月25日,深圳第二轮保障性住房开始受理申请到今天,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马拉松式初审、复审、终审,深圳的保障房分配方案就是久拖不决,那么深圳的保障房分配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字幕提示:2010年4月

  主持人:

  他的女儿在法国名校留学,一方面他要交着高额的学费,这一边他却要申报家庭总资产为零,申报保障性的住房。

  解说:

  去年3月27日至4月10日,深圳市第二轮保障房初审结果公示,媒体和公众发现,名单内有公务员、公司老板和高管。

  去年10月21日,复审结果公布,被媒体曝光的官员老板一千多人出局,但大家又发现了零资产住豪宅现象。

  去年最后一天,终身名单出炉,然而这份经过三级审查,两级公示的名单,甚至没有体现申请者的住房、家庭总资产等情况。

  杨剑昌(深圳市人大代表):

  这种不公布财产,不公布收入,更加容易侵犯公共利益,更加容易造假。

  解说:

  就在深圳艰难的审核第二轮保障房名单时,早在2007年已经分配的第一轮保障房也暴出了问题。有市民发现,很多人住着经济适用房,却开着奔驰、宝马。

  陈霭贫(深圳住房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那么这个房子我们在2007年发售的时候,是不到5000块钱,那么今天它周边的楼盘价格在多少,在两万以上。那么按照我们目前的住房保障政策,这个经济适用房五年以后它就可以上市流通。

  解说:

  事实上,去年进行的深圳市第二轮保障性住房分配,位置、价格也和第一次相近,8000多申请者大多数都是冲着经济适用房来的,在巨大利润的诱惑下,很多人不惜造假。今年1月11日,深圳市就对20名作假的保障房申请人开出了罚单,罚款五千元以及三年内不得申请保障房。

  深圳市民:

  罚款几千块钱有什么意义呢,作假,如果他蒙混过关了,那得益就大了。

  解说:

  仅仅两次保障房分配就已经暴露出种种问题,事实上深圳的问题就是全国的问题,面对着各地上千万套的新增保障性住房,很多人担心深圳的矛盾会扩大到全国吗?

  王锋:

  从全国来看,一千万套保障性住房陆陆续续上市以后要分配,那么我们能不能做到,保障这个住房保障资源的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那么这个方面就必须要进行,现在就得开始进行严格的制度建设。

  解说:

  就在近日,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11至2015征求意见稿出台,明确提出了“已分配保障性住房原则上禁止上市交易。对根据相关政策符合上市交易的保障性住房,仅能由政府以扣除增值收益的价格回购,并重新分配给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那么深圳市的做法能不能给其他各地探索出一条新路,值得关注。

  主持人:

  刚才咱们短片当中透露了一个信息,在去年10月21日的复审当中有一千多人被曝光以后,出局了,这一千多人都是官员和老板,没有被曝光的、蒙混过关的,又有多少人呢?对于这种情况深圳市的常务副市长吕锐锋他有一段表述,他说确实是出了问题,审查人员缺乏,不专业,屡屡犯低级错误,导致整个政府公信力遭到很大的质疑,有三方面的缺失,一是申请人员的审核制定形同虚设,二是信用机制缺乏,三是处罚力度太缺乏约束力。王先生您怎么看吕市长的这个分析?

  王锡锌:

  首先我觉得吕市长是值得我们给他一点掌声的,因为他讲得非常地直接,也非常坦诚。

  其实深圳保障房分配的个案,它是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这里面首先讲到保障房的分配有几个方面大的问题,首先说到,整个人员的审核制度形同虚设,如果说吕市长是非常坦诚的话,我们问题马上就来了,假设申请的制度和程序形同虚设的话,那保障房分配如果不出问题,反而变得奇怪了,因为我们保障房首先是设定一个分配的标准,然后我们让大家来申请,申请的过程中可以说保障房,你要知道,它是一个巨大的利益,因为拿到这样住房,这种住房的价格只是同期商品房价格大约三分之一,所以谁都想拿到。

  主持人:

  人都有趋利性,关键是你怎么样从机制上能够约束。

  王锡锌:

  所以我们这里审核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真的形同虚设的话,我觉得这个问题就很大,但实际上我们看深圳的审核,任何地方,现在包括深圳,保障房的审核程序,有一个初审、复审、终审,三审,复审是到了区一级的住建部门,终审是到市一级的住建部门,会同民政、银行、税务等等这些部门来联合审查,应该说这个机制的设计其实是非常精致的,也非常有道理的,但假设这样的机制还形同虚设,那我真的不知道问题到底是什么,也许吕市长可以把情况讲得更清楚一点,如果说这样的机制形同虚设,其实我们可以给他开一个很好的药方,这是一个非常简单药方,让申请者的所有信息非常充分,非常具体,并且将它对社会公开,让大家来监督,也许可以弥补一点这种形同虚设的程序。

  主持人:

  通过信息公开来堵住这些漏洞?

  王锡锌:

  因为假设说这样的一个专业的审核程序,按市长的话来说问题很大的话,那其实我觉得这种信息,这种申请者的信息,许多他的邻居、同事、熟人,其实会非常清楚的,如果将它们公开,让这笔信息的公开引发一种公众的监督机制,可以弥补这样一种审核程序的漏洞。

  主持人:

  怎么样来弥补这样的漏洞,现在保障房的分配当中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我们也一块来听一下专家的观点。

  杨燕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深圳的做法,在法律上实际上是后置的或者被动的,中国现在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整个居民的征信管理,你要是违规,让不守信用的人,生活成本越来越高,让守信用的人成本降低,这样会形成一个人们的自律。

  严金明(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保障性住房方面,我们对于这一些方面的处罚力度太小,违法的成本也太小,香港它在申请类似的这些情况的时候,处罚力度很大,制度很严,诈骗财产等等,这就可能上升到刑法这个角度来了。

  主持人:

  这两位专家的观点正好是补充了您刚刚说的,阐述了刚刚吕市长讲的另外两点,一个是征信管理,中国的信用体制,还有一个就是处罚的力度问题,刚才其实我们在短片当中也有一段采访,有一位市民也说了,就是因为现在罚款的力度太小,所以骗购这种惑诱太大。

  王锡锌:

  对,我觉得信用机制的问题当然是必须重视的,但信用机制以及您刚才讲到处罚力度,我想是这么来看,信用机制我们要不断地去建设,但现在保障房的分配可以说是迫在眉睫,马上一千多万套的保障房马上要进入分配,信用机制的建设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但如何让民众有更强的信用机制,这就只有依赖于我们更加严格的审查。

  据我们观察,现在许多骗购,虚报信息来骗购保障性住房的,无非是几种情况,一种就是无知无谓型,他反正就是撞大运一样的,我去申请,如果不行的话就算了,这种情况是比较多的,很多这种在初审其实就被淘汰掉。第二种,他是钻法律空子型,他知道条件设置的比较模糊,程序的操作可能像市长说的形同虚设,因此他会钻这些漏洞。第三种更加复杂,他既有虚构的信息,但同时有里应外合,其实许多保障房的分配不是简单的民众来虚报一个信息就可以骗过的,很多情况下我们看到,还是有某种里应外合,这种情况下,其实不能简单地说是民众信用,这就跟第三个问题联系到一起,处罚力度,对于骗购者来说,处罚力度,像深圳五千块钱,这个当然是太低了,但是这种处罚力度,如果我们回到刚才说的情形,处罚,其实我觉得不能光处罚那些假冒的虚报信息的申请人,也要对相关的官员要严格地追求责任。

  主持人:

  这个分配机制应该怎么设计才合理,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您给我们说一个根子。关键在哪里?

  王锡锌:

  我觉得这个的确应该承认保障房的建设不容易,但保障房的分配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比如说保障房分配首先要设定标准,我认为标准的制定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

  什么样的人可以去享受保障房?

  王锡锌:

  我们只是说中低收入,但中低收入,到底什么叫中,什么叫低,什么叫更低,显然需要划分。

  

(责任编辑:梅智敏)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