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综合

金融支持水利改革发展大有可为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1月31日12:59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8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银河证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苑德军表示,水利建设是关系到提升国家减灾抗灾能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大事,而金融在支持水利建设方面则大有可为。

  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我国水利建设严重滞后,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近年来,特别是去年频繁发生的严重洪涝干旱灾害,充分反映了水利“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突出问题。

  水利部部长陈雷指出,中央之所以在这个时候选择以“一号文件”形式出台《决定》,主要考虑:一是目前水资源短缺、水利设施薄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更加突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二是2004年以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7个中央“一号文件”已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系统部署,“三农”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已初步形成,今后要在不断强化和完善现有政策的同时,选取水利等影响全局的薄弱环节和重大问题逐个突破;三是水旱灾害频繁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近年来,特别是去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多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了巨大损失,再次警示我们 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加强水利建设就是要将资金向农田水利倾斜,具体包括水库、灌溉、农村饮水工程。2011年将重点抓好五项水利建设:着力抓好农村水利建设,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抓紧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强西南抗旱能力建设;继续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强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水生态保护。

  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从金融的角度讲,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维修,应当坚持财政投入为主、商业资金支持为辅的方式。在公共物品特征很强、不适合与商业开发相结合的领域,应由财政投入兴建和修缮;对于可以将水利建设与商业开发,比如水产养殖、旅游开发等等能很好结合的项目,应积极鼓励通过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方式进行融资。”

  资金将向农田水利倾斜

  此次《决定》明确提出,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积极开展水利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说,2010年我国水利投资是2000亿元,高出一倍就是4000亿元,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此外,“按照目前全国每年土地出让金收益算,10%就是700亿元左右,这是水利投入的一大来源。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其他就要靠各级财政投入、金融支持,并广泛吸取社会资金投资水利。”陈锡文说。

  实际上,央行早在2008年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金融机构将支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信贷投放重点,提出加大对农田水利基建有效信贷投入等四点意见,包括创新信贷管理模式,适当延长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贷款期限;打开银行间债券市场大门,进一步拓宽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加强信贷资金配套支持,必要时可提供“过桥贷款”;对具有未来收益的经营性农田水利项目,鼓励金融机构发放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抵押贷款等等。

  今年央行的工作会议上,央行更明确提出,积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的信贷投入。鼓励和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业务。督导和激励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增加涉农信贷投放,稳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占全部涉农贷款的比重。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产品,拓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多元化融资渠道。

  水利建设需多渠道筹资

  加强水利建设需要采取多种渠道融资。湖北省安陆市的经验值得借鉴。早在2007年,该县就探索国家投入引导、社会投入主导、产权流转倡导的三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筹资模式,拓宽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保证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稳步推进。

  在金融支持上,他们的经验之一就是对各级政府下拨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资金,由金融机构发放配套贷款,发挥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协作功能;二是用各级政府的小型农田水利计划投资项目作质押,由金融机构发放“过桥贷款”,缓解建设资金时间上的局限;三是对实行了产权流转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由金融机构发放以水利设施的使用权、收益权等为质押的贷款,推动产权流转做大做强,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上来,从根本上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业内专家指出,要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水利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建设,一定要尽快完善相关配套机制,比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流转就需要稳步推进,信贷创新产品也要与之配套,建议涉农金融机构借鉴土地流转、林权质押贷款的经验,推进“水权证”质押信贷创新,为农田水利建设创造更好的信贷资金支持环境。

  有关专家曾表示,建立和形成高效率、可持续的农田水利建设金融支持体系,需要精心的政策设计和大胆创新。比如探索通过金融市场解决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可优先允许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以省为单位,发行农田水利建设债券,或者由中央政府直接发行期限20年以上专项长期国债,支持地方政府兴修农田水利。对金融机构增加农田水利建设贷款给予税收优惠或退税政策。把目前政府给予农户的打井补贴以首付款的形式直接支付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对农户提供10年以上的低息按揭贷款,支持农户建设家庭自管、自用的农田水利工程等等,这些措施有利于形成金融支持农田水利建设体系。(李倩)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项劼)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