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胡德平回忆父亲胡耀邦一书出版 温家宝代序(图)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2月18日15:11

  资料图片:2005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图为温家宝(前排左起第四)、曾庆红(前排右起第三)、吴官正(前排左起第三)、胡耀邦夫人李昭(前排左起第五)、胡耀邦之子胡德平(前排右起第二)等合影。(图片来源: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 思忆父亲胡耀邦》一书今年年初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收录了温家宝、曾庆红、胡启立等人的缅怀文章

  本书以“中国为什么要改革”的视角开笔,不仅回放胡耀邦在改革大潮中的身影,而且融入了作者的诸多思考。看似父子隔空对话,而延续的既是历史脉络,又是血缘亲情。

  中国为什么会改革?这是学界一直探讨的话题,尤其是在改革向深水区迈进的今天,这个话题尤为人们所关注。有人建构“中国模式”来给出答案,也有人刻意解构“中国模式”寻找改革的原动力。答案五花八门,但都显示出对当今改革缺乏共识的一种焦虑。

  一个简单的问题一上升到学理或者说意识形态层面,就往往变得复杂起来。在我看来,这个话题的答案没有那么复杂。追溯改革开放 30 年多年来的历史,改革进行最好的时候,往往是上下互动最好的时候。所谓“上下互动”,即是高层和民间都有同一个共识。一项改革决策的形成,有时候大多不是来自于中央的威权,而更多的是来自于民间的诉求。中央的威权呼应民间的诉求,而民间同样尊重中央的威权。改革的共识就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

  支持上述观点的事例很多。最近出版的《中国为什么要改革 —— 思忆父亲胡耀邦》一书,其中的例证可以随手拈来。

  书的作者是胡耀邦的长子胡德平。胡耀邦是中国改革的中枢决策者之一,胡德平曾任职于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既是改革决策群中的一员,又是改革的亲历者。因此之故,相比满妹的《思念依然无尽 —— 回忆父亲胡耀邦》的温情,胡德平的书就有些冷峻 —— 以“中国为什么要改革”的视角开笔,不仅回放胡耀邦在改革大潮中的身影,而且融入了自己的诸多思考。看似父子隔空对话,而延续的既是历史脉络,又是血缘亲情。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胡德平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两份上书为切口,从五个方面探讨问题的答案。这两份上书,一份是 1962 年陕西户县农村党员干部杨伟名、贾生财、赵振离的《当前形势的感怀》;一份是 1968 年胡耀邦给毛泽东的“建言信”。杨伟名等三人要求中央在农村实行“社会主义单干”,发展农村自由市场,恢复中小工商企业。胡耀邦呼吁摒弃“斯大林时代的计划经济”。他认为这种经济没有“实在的可行性”,我们非要这样勉强坚持下去,“共产主义”只会“遥遥无期”,中国走“亦农亦工、农工结合”的发展道路,才能摆脱困境。

  杨伟名等三人是最基层的农民,胡耀邦是中央委员。身份和地位如此悬殊,而对那时中国弊病的诊断则基本一致 —— 当然,那时从中央高层到地方,刘少奇、张闻天、邓子恢、孙冶方、卓炯等人,也提出过相同或相似的意见。上下共识,中国本应有改革的契机,但到毛泽东那里,却成为“阶级斗争的新动向”。

  恩格斯有言,历史往往有惊人相似之处。 1978 年改革大潮初起,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推波助澜,践行着杨伟名等人的观点。而成为中枢领导人的胡耀邦以“五个一号文件”回应农民的“伟大创造”。上下共识,改革从农业而工业进而在各行各业高歌行进。

  相似之处不仅在于历史,而且也在于现实。胡德平以“中国为什么要改革”作为思忆父亲胡耀邦的话题,当然有为当今的改革焦虑症开“安定”的指向。顺着这个指向在历史与现实间游走、思考,可以进一步加强一个结论:改革的动力来自于上下互动的共识。庙堂之高的共识需要,江湖之远的共识也更加不可忽视,而上下互动,使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的共识一致起来,“改革疲惫症”才能治好。(徐庆全)

  胡德平:《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前言

    期间,侯外庐先生对他主编出版的《中国思想通史》给我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这部书的最大缺憾就是缺少对古代诸子经济思想史的整理和研究。我认为此话是经过侯老长期痛苦思考后的箴言。离开经济基础而谈思想史,这是历史的偏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经济建设能够作为党的中心工作,即此一点就有解放思想、解放人,要求变革上层建筑与之同步的意义。因此整理研究这一时期的思想史是时代赋予的课题。

  本书是学习我国改革思想史的一部专作,但要声明的一点是,本人不是思想史研究方面的专家。我想任何对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有兴趣的人,都有权利用心写出这方面的著述。当代人写当代史,有诸多有利的条件,但能否客观公正,则一直是史学界讨论不休的一个有趣话题。本书也面临着这一问题的诘问。

  我国人民对改革事业的真切感受究竟如何?人民群众中的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应该如何区分?在党中央岗位上工作的同志对改革事业的根本思考是什么?人们都非常希望得到真实的答案。本书最大的特性就是它的真实性。

  耀邦同志对改革的各种观点及思想发展过程,无疑是改革历史进程中应予关注、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本书涉及的时间跨度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直到整整一个八十年代。本书从耀邦同志的直接史料出发,径直探寻他的精神世界,务求解读他的心路历程,尤其是当他的心路思绪已尽,无路可走原地打转时,他是怎样在无路的荒原上迈出的第一步。这种思想的脚步,尤其是寻路的思维脚步,正是本书最为关注也是至今还未研究到位的问题。

  本书的作者,既是一名中共党员,又是书中主人公之子。本人不回避这两重角色和关系,现将耀邦同志这一时段的心灵史呈献世人,任凭浏览评说。(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责任编辑:周径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