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耶鲁大学教授:经济预测为何屡屡失准?(图)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2月24日12:41
  2月23日,一名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内工作。由于继续受到利比亚形势紧张等因素的压力,23日纽约股市连续第二天下挫,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下跌超过100点,而三大股指连续两天的累计跌幅为近半年以来最高。新华社/路透

  台湾《商业周刊》2月20日一期文章:经济预测为何失准?

  我们正置身一场通俗经济学的大浪潮:从坊间丛书、报刊评论、博客到演讲,全都受到普罗大众热烈追捧。

  最近美国经济学会在丹佛举办年会,我参加的一场专题研讨会,正好探讨此一现象。与会的小组成员都意识到某种矛盾现象:通俗经济学兴起,恰与人们对专业经济学家的不信任同时出现,因为对于这场自大萧条以来规模最大的经济危机,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不曾预见,甚至连警觉都谈不上。

  既然如此,大众却为何买更多由专业经济学家撰写的书籍呢?

  在我听到的解释中,最有趣的说法是,因为经济学似乎不再是一门精雕细琢、闭门造车的学科,所以变得有趣多了。如果有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告诉你,最好把经济预测交由电脑模型完成,而你这名凡夫俗子还得先取得博士学位,才能搞懂这些模型,那还真是乏味透顶了。

  事实上,大众是对的:虽然多少都有科学根据支撑这些模型,但它们仍可能大错特错。有时候我们最好关掉自动导航系统,动动自己的脑子,尤其是当危机乍现时,最好善用我们的人类智慧。

  脱离现实依赖模型

  有一个论点得到在座所有与会者同意:通俗经济学已经成为专业经济学家与普罗大众相互交流的媒介,这种两方对话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毕竟大多数经济学家之所以未能预见危机来临,就是因为他们已经与真实世界中人们的想法和行动完全脱节。

  某种程度而言,成功的通俗经济学得将读者或听众视为一个合作参与者,显然这意味着经济学家必须敞开心胸,接纳某些还未被专家普遍认可的原创性理论。

  直到最近,许多专业经济学家依然不愿提笔写一本通俗读物,毕竟这种文体无法成为他获取教职或晋升的强力依据,那些评审委员可能认为,由于书中并未包含任何方程式或统计图表,因此不能算是一项具有学术价值的严谨成就。

  在这场危机爆发前的几十年间,经济学家也以上述标准来看待自己和个人专业,而且研究趋势的发展也促进了这一点。例如,当芝加哥大学在1960年发明一个通用电脑磁带系统,可以容纳数百万只股票的价格资讯,此后就有一大票科学研究人员开始利用这种资讯来证实“有效市场假说”。

  科学家发现,证券交易所中似乎存在某种竞争力,迫使所有股价往它们的真实价值靠拢,于是所有不以此一假说为基础的交易计划,都被视为笨方法或居心不良。科学在股票市场理论上大获全胜,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金融危机给了那些信奉科学手法、因而过度自信的经济学家一个响亮的耳光,不仅仅是因为专家们未能预测危机,更是因为他们所做的模型中,有些甚至推算这场大灾难不可能发生。

  应该重视人的因素

  有种解释称,经济学界在探讨经济领域时,并未将人这个要素充分纳入考虑,而且这个要素不能够被简单地加以数学分析。

  对这次危机发出警告的专业经济学家,看起来是一小批这样的人,不但饱读经济学文献,也不忘进行个人判断:凭直觉比较当前状况与某些历史事件;评论投机买卖、价格泡沫和市场信心;衡量经济参与者的道德目的,最终发现市场已经过度自信,连监管者都松懈了。

  这些判断来自于那些熟知商界人士的经济学家,他们看穿这些领导者的诡计、信条、花招和辩词,但这些学者永远不可能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观点,因为根本没有任何现有的科学程式能证明这些观点站得住脚。

  当然,经济学在许多方面确实是一门科学,学者与电脑程式的贡献也功不可没,但正如经济学家塞里格曼在1889年所说:“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换言之,它关注的是伦理,可说是一门研究事物在某段时期内发展状况的科学……它不属于自然科学,因此不是一门严谨或纯粹的抽象科学。”

  对我本人及其他与会者来说,探索经济学不确定层面的做法,就是真诚地与公众对话、深入他们的内心、从他们身上学习、阅读他们寄来的邮件,并时而扪心自问:“我最推崇的理论,是否真的接近现实?”(作者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 (来源:新华国际)
(责任编辑:郑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