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中生代民工孩子教育问题或导致“民工荒”?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2月26日09:14
解决好农民工子弟教育问题是留人的关键。郎树臣 摄

  春节过后,珠三角的“民工荒”再次爆发,厂家纷纷表示招不到工人,是这些打工地城市对农民工失去了吸引力吗?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很多三四十岁的“中生代”农民工表示,实际上他们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很想留在这里。但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无法解决,让他们在是去是留的选择上无奈挣扎。

  社会观察

  孩子抱着我流泪

  张馨16岁时就从湖南农村来广东打工,她进过工厂、商店,最终将职业定位在美容院,而今30岁的她是广州一家美容院的美容师。张馨的丈夫和她是同乡,一直在广东做泥水工。

  夫妻俩育有一子,今年8岁。儿子3岁时便随他们到广州一家私立幼稚园上学,6岁时又进了一间民办私立学校。学校每学期各种收费4000多元,但教学质量并不令人满意,张馨还要在周末让儿子上英语、数学补习班,儿子一年总的教育花费要一万多元,儿子的外婆认为太不划算,花钱又多,而教育质量还不如老家,说服张馨夫妻将儿子留在湖南读书。

  今年春节,夫妻俩回老家过年,一家人才得团聚。而节后张馨夫妇准备回广州的前几天,他们发现平时喜欢在户外玩耍的儿子不再出门,总是形影不离地跟着他们。有天半夜,儿子还钻进张馨的被窝里紧紧抱着她,她感到了儿子流出的热泪。第二天儿子对她说:“妈妈,我现在在乡下读书不用缴学费,你们可不可以不去广州打工啊?”张馨告诉儿子,爸爸妈妈要为他赚上大学的钱,儿子就说他不想上大学。

  张馨夫妇要在清晨5点起床离家赶火车,没想到那天儿子竟然早早起来了,牵着她的手一直把他们送到汽车上。透过车窗张馨看见了儿子眼眶里的泪花,张馨说,当时她几乎决定不走了,但丈夫还是将她按在了汽车座位上。

  “现在我虽然已经回广州半个多月了,但总是忘不了儿子眼眶里的泪花。我们在广州生活了十几年,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轻易不想离开,但我们更离不开儿子啊。我还是要给儿子在广州找间好一些的学校,将他接过来读书。”张馨说。

  希望儿子能考上广州的学校

  上世纪80年代末,15岁的胡先生就从湖北老家来广州打工了,那时要熟人介绍甚至要交“介绍费”才能找到一份工,胡先生凭着他从做裁缝的父亲那里学来的手艺,进了广州一家服装厂,从此他在广州“踩缝纫机”至今,虽然其间转厂无数,但作为一名高级熟手工,他一直都很受厂家欢迎。

  在胡先生看来,现在广州打工仔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很多,最初来广东的打工仔们在工厂都睡通铺,他曾经经历过一间通铺睡几对夫妻的打工日子。胡先生回忆:大概是六七年前,工厂招工开始出现困难,各家工厂便有了夫妻房,他现在就与妻子在一家制衣厂工作,住工厂提供的免费夫妻房,下班后还可以在房内做饭。他对目前的生活其他都挺满意,最让他痛苦的是见不到在老家读书的儿子。

  胡先生夫妇来广州打工早,生育观念也比较“城市化”,只生了一个孩子。“儿子到了上学前班的年龄,我们本想将他带到广东来读书,但一打听才知道我们这类普通打工仔的子女,几乎没有进公办学校的可能,而民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不稳定,教学质量不能保证,还不如让孩子在家乡上学。所以我们夫妇商量后,决定让老婆留在老家带孩子读书,三年前儿子考上重点初中住校后,我老婆才又下广州打工。”胡先生说。他的儿子现在14岁,是湖北麻城一所重点初中的学生。

  今年他们的儿子将参加当地中考,胡先生夫妇计划:孩子如果今年考上重点高中,夫妻俩就暂时离开广州回老家,陪孩子读书,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他们有手艺,也有些积蓄,可以在老家做点小生意。

  但对广州,胡先生也有些难说再见。在胡先生看来,广东赚的钱比在家乡打工还是多一些,当地人也不排外,老板较容易相处,有相当多的打工者还是想留在广东的。“如果我儿子高考成绩好,我就会让他报广东学校,今后他可以在广东工作,我们夫妻也习惯这里的生活。”胡先生说。

  广东省人大代表、本人也是打工妹的郑小琼认为,很多三四十岁的老员工、熟练工,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儿女教育问题而选择回家的。现今农民工子弟能进打工地公立学校的机会相当少,大多只能进民营学校,学费高且教学质量没保障,而且按中国目前的高考制度,他们的孩子只能在户籍地参加高考。于是他们只好把孩子送回老家读书,而这又面临着是继续在外打工还是回家与孩子团聚的艰难抉择。

  郑小琼认为,孩子是这一代农民工最大的希望,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就很难留住他们。

  回家过完年会心生一种漂泊感

  而对于年轻的新一代打工者来说,他们不想走父母的老路,除了挣钱之外,他们还想要稳定的生活。

  今年才20出头的小秀已经走南闯北四五年了。小秀说,15岁初中毕业后她便与好友相约到上海的一家酒楼做服务员,几个月后辞职到广东,进了妈妈打工的鞋厂,爸爸则在附近的一家电子厂做工,一家人在镇里租了一小间房子安下了家。小秀说:“爸爸妈妈来广东进厂十多年了没存下多少钱,还把我和弟弟从小扔在家里让奶奶带。弟弟有一次从树上掉下来受重伤,是求亲戚帮忙送到镇医院才保住了命。我今后不想走我爸妈的老路,我要过一种稳定的生活。”小秀理想中的“稳定生活”是:“一家老少在一起,孩子在父母的亲自关爱下成长”。

  由于小秀感到在工厂打拼不可能给她那种理想的生活,她又辞职到广州上了几个月的美发学校,现在她是一家美发店的中工,她想尽快成为美发师,她说有了手艺就能赚到多些的钱,接近自己的理想生活。刚从老家过年回来的小秀说:“每年回家过年,亲戚同学聚在一起,都会讨论过完年去哪个城市打工的问题,每次谈起这个话题,我内心都会产生一种漂泊感,不好受。其实我们打工的并不想跳槽,但我们也有自己的理想。我们这一辈出来打工的人大多不想再回家种田,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也没种过田,我们想留在打工的地方成家立业,今后能把回家过年当成回家作客。”

  郑小琼说,她遇到不少一家两代人都在广东打工的家庭,父母那一代老抱怨儿子这一代不安心在工厂工作,儿子这一代大都是如此回答:“你们在工厂做了二十年又如何?还不是这么穷,还不是最终要回老家?”年轻一代很多人都不愿意进工厂,或者实在没有办法进了工厂,也只是做几个月就转厂。要让劳动者能够通过平凡的劳动在城市安居乐业,这样才能够真正解决招工难的问题。

  南方日报记者 章梅

  实习生 郑晓君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