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台湾记者辞职救助四川麻风村 曾被认为动机不纯

来源:京华时报
2011年02月28日05:23
地处偏僻的四川越西县大营盘村三组
[提要] 台湾女记者张平宜辞去工作,来到四川凉山一个麻风康复村。她在台湾写文章募款,到处演讲、卖书,坐车去试图说服潜在的资助者,终于在大营盘建立起了新的学校。据她自己所说,她的行为在大陆总被认为动机不纯,是揭当地“家丑”…[我来说两句]
1.张平宜和麻风村的孩子们。
1.张平宜和麻风村的孩子们。

2.今日的大营盘小学。
2.今日的大营盘小学。

3.昔日麻风村孩子们上学的教学点。 受访者供图
3.昔日麻风村孩子们上学的教学点。 受访者供图

人物 张平宜 女,生于台湾云林县,原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现任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执行长。 11年来,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张平宜将一个供麻风村子女上学的教学点,一点点地建成为完善正规的学校,2005年至今已培养百余毕业生。 插图/李明辉

    人物 张平宜 女,生于台湾云林县,原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现任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执行长。 11年来,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张平宜将一个供麻风村子女上学的教学点,一点点地建成为完善正规的学校,2005年至今已培养百余毕业生。 插图/李明辉


  1999年,台湾记者张平宜到四川、云南等地的麻风村采访,没水没电、封闭隔绝的破败景象令她震惊,但更让她心痛的是麻风村的孩子——麻风病人尚有身份和补助,他们的子女却一无所有。

  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张平宜决心为这些一出生就生活在绝望中的孩子们做点什么。这一做,就是11年。2月23日,这个故事经《中国青年报》报道后,在微博中广泛转载,感动了很多网友。

  11年来,她做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昨天,本报对话“麻风村孩子的台湾妈妈”张平宜。

  麻风病人有身份、有补助,但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只能跟着父母种地放羊,吃属于父母的那一点救助。

  京华时报:你是台湾人,如何与大陆的麻风村结了缘?

  张平宜:我做过12年记者,从1991年开始在《中国时报》跑两岸新闻。1980年后,麻风病有突破性治疗方式,许多国家将其从一级传染病中除去,对病人不再采取隔离,而让其回归社会进行治疗。那时台湾隔离医治麻风病人的公立疗养院面临拆迁,正是在这个背景下,1999年我跟一个慈善团体到大陆麻风村调查采访,第一次走进这个群体。

  京华时报:第一次亲历麻风村,曾让你产生“再也不去”的念头,为什么?

  张平宜:因为那里让人触目惊心。我以为麻风村以医院的形式集中治疗病人,他们的子女会被带出来抚养。但12天走过四川、云南的6个麻风村,让我见到一辈子忘不掉的景象。

  这些村子极为偏僻,利用自然地形与世隔绝,仍停滞在无水无电、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无家可归的老残病人遭疾病侵袭,有人眼瞎、鼻残、五官严重扭曲变形,有人缺手断脚,只能在地上匍匐爬行,包伤口的布都烂了,周围都是苍蝇,走过的地方都是血痕。

  最让我心痛的是那里的孩子,他们没有一个穿着像样的衣服,很多人光着身子,身上脏得只能看到两颗眼珠子,眼神空洞。他们是麻风病人的子女们,生在麻风村、长在麻风村,除了集体户口外,他们没有个别身份证。背负着麻风病人的宿命,他们走不出麻风村。没办法读书,个别人只好隐瞒身份到外地去上学。

  京华时报:那又是什么原因,让你一次次回到麻风村,至今也放不下?

  张平宜:是那里的孩子。第一次去时,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小儿子刚满3个月,可能是因着身上这份做母亲的天性吧。

  麻风村孩子的境遇,甚至比麻风病人都不如。麻风病人有身份、有补助,但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没户口,没身份证,什么都没有,只能跟着父母种地放羊,吃属于父母的那一点救助。一个村子如果登记100人,真正的人口可能有500多,救助根本不够吃。

  那时城里的孩子都已经吃上麦当劳了,可他们却连汽车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他们就像一群被遗弃的孩子,从一出生下来就没有了希望。让人特别想保护,不忍心丢下。(继续讲述:曾等待当地官员打麻将 他们曾不爱听她讲话)

    延伸阅读:

    比麻风更可怕是歧视和偏见 麻风病人被孤立、冷落和抛弃

    麻风病人由于长期远离主流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交流方面被彻底孤立、冷落和抛弃,即使被治愈并恢复健康,不但本人很难再回到主流社会中去,就连他们身体健康的子女也被烙上“麻风后代”的印记受到歧视,被排斥在主流社会生活之外。[详细](中国网)

    山东寿光麻风村从180多人到1人 村长称能活着就不赖

    40多年前,这里曾是个神秘而令人恐怖的地方。没人敢走近这里,经过这里的人要绕道很远,附近的田地没人敢种,地里生长的粮食都没人敢要。现在,麻风村的老村长表示:“40多年了,我习惯了,能埋怨个啥?谁让你得上这个病呢?不管在哪里,能活着就不赖。”[详细](齐鲁晚报)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项劼)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