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用工荒困扰东部沿海企业 专家呼吁政府引导转型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02月28日08:10
  中广网杭州2月28日消息(浙江台记者施晨燕 白植清)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1年春节过后,招不到工人就一直困扰着东部沿海地区的很多企业,几乎一夜之间,仿佛永远用之不竭的中国劳动力资源一下子就没有了。

  不仅没有人出来找工作,很多企业哪怕是主动派车和人员到中西部去找人,也是失败而归。为什么突然之间农民工不再积极地来到从前向往的东部沿海来打工?这种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春节过后,浙江正凯集团到长沙招人,工资2000元,包住不包吃。很多求职者一看这个条件,就不愿意来了:

  求职者:主要是工资低啦,我现在包吃包住1800,多几百块钱算什么啊?如果工资跟本地一样的,就没有必要到外地去。

  最后,正凯计划招200名工人却只招到了2人。

  这还不是今年浙江企业在中西部地区招工的最差纪录。萧山十家企业去甘肃三天才招到个位数,而绍兴联系重庆、四川招工事项,却遭到对方的婉拒。

  “孔雀”为什么不再东南飞?

  目前在河南老家工作的肖林,曾在绍兴打工3年的经历。他算了笔账,在绍兴月薪是2000一个月,可光是吃饭,每月就要花去5、6百,加上每个月600百的房租费,还有其他的生活成本,几乎攒不下什么钱。现在回到老家,虽然工资低了2、3百元,但生活成本明显降低,每个月,他至少能存下8、9百块。

  肖林:现在两地的差距已经不是太大了,我肯定选择我老家嘛。

  来自湖北黄石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尹翠为儿子读书的问题发愁,她在温州打工已经5、6年了,丈夫因为白血病去世,不得已她只能把儿子带着身边,可因为是民工子弟,她办了7个证也没能让儿子插班读书:

  尹翠:很难插进去,要办七个证,我都办齐了,但还是说不行。

  有调查显示,东西部地区平均工资差距已经缩小到5%。一方面,生活成本、亲情、子女就学等等这些现实的选择让越来越多的务工者愿意留在老家。而另一方面,随着中西部的发展崛起,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也使得当地政府和企业联合起来挽留民工。

  重庆在网上发布慰问信,“重庆西永新机会,十万电子好岗位。这里不仅有充裕的工作岗位,有收入的保障,有公租房、子女入学等政策环境,而且能近距离地照顾老人和子女,免去亲情的牵挂和旅途的奔波,获得家的归属感。”成都的火车站、汽车站更是遍布招工摊点;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官员甚至今年春节还有一项新任务,就是设法把返乡过年的农民工截留一部分。

  国社科院劳动与社保中心副主任张翼说,随着中西部产业崛起,现在流向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增量在30%以上,而留向东部地区的农民工增量在减少。

  张翼:原来只在沿海地区争夺的比较厉害,现在是在东中西三个地区都拉开了争夺战。中西部地区承接过来的产业跟东部的产业链实际上在同一个层次上,东部地区自己本身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它的低端产业所占的比重跟中西部地区转移过来的低端产业同时来抢夺这个低端教育人口的时候,就导致这个竞争更加激烈。

  用工荒仿佛来的很突然。但实际上这应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内地经济的发展,东西部差距的缩小,都让这场用工荒间接的证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在某种程度上这应该是一种可喜的变化。

  长期以来,东部地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劳动力资源优势上面的,现在这个优势受到挑战,而且很可能一去不复返。那么东部地区企业如何才能度过这场难关?如何借助这个契机,更新换代,继续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

  元宵节后,浙江鸿宇刺绣有限公司5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18台老式刺绣机只有一半开机,剩下的一半机器静静地躺在那里。这并非是企业接不到订单,而是年后工人离职了。

  和浙江鸿宇刺绣有限公司一样,德清县祥辉丝棉厂今年也碰到了严重的用工荒,经理潘慧说,企业早几年就想转型升级,可一直因为难度太大而犹豫:我们也想转型升级,但是资金有限,而且怎么转,转型后是什么效果,我们也不太清楚。

  同样是纺织服装企业,绍兴县夏履镇的和中合纤有限公司,进入车间都需要经过除尘并穿上鞋套。2700平米的空间里,生产水刺无纺布的6道工序,只需要6个工人在电脑前操作。公司总经理徐寿明说,前几年吃过民工荒的苦,06年开始,投资了上亿元来提高设备档次:现在有四条生产流水线,一共有员工280个,其中一线员工200人左右,同样规模的织造厂估计要2000个员工。

  公司效益好了,工人的工资待遇自然而然提高,员工队伍很稳定,再也没有遇上招工难。来自贵州的员工范建锋说:我去过很多厂,这个厂环境很不错,工资每天工作八小时一个月2000多块钱,我在这里两年多了,很安心。

  2010年,浙江纺织、轻工、建材等五大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从发生民工荒的企业来看,基本都集中在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来获取利润,遭遇用工荒就在所难免。

  省经信委轻纺行业办主任陆铁认为,民工荒对企业转型升级有倒逼促进作用:民工工资待遇福利都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不然它就没办法生存下去。

  企业经营者也明白,转型升级是解决民工荒的根本办法。但是,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陆海深认为,转型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不足,为什么,转型升级是有一定风险的。他在进行技术改造不一定成功的,有些是产业比较低端,规模比较小,他承受不了,他就不愿意冒险。

  陆海深说,转型升级需要人才、资金、制度的全方位配套。针对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低的状态,他建议政府出台一个试挫机制,如果企业转型升级不成功,政府能帮着承担一部分损失,风险企业政府共担。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