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11年全国两会报道 > 2011年全国两会提案议案

代表委员聚焦经济高增长下民生期盼(图)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3月02日10:05
  两会聚焦:在奔跑中寻找幸福——代表委员聚焦经济高增长下的民生期盼
“十二五”民生布局新指向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3月2日专电(记者 罗宇凡、崔静、郑晓奕)2月28日,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出炉,初步核算,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从1978年3645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

  10年国内生产总值逼近40万亿元。32年间,中国经济奔跑在快车道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跨越。

  2011年,站在一个新十年的起点上,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继续奔跑的征程中需要思考更多的问题:如何将巨大的经济成就更多地转变为普通人触手可及的幸福,如何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与人民共享……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代表委员们将目光投向了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民生期盼。

  让收入分配更合理

  从2006年到2009年,“十一五”前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平均增速9.8%加快1.6个百分点,比世界同期水平快8.2个百

  分点。2010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国民经济依旧实现了10.3%的高速增长。

  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令人振奋,但在GDP数字之外,另一组数据却不能不引发人们的忧思。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增长较快,但是财富分配结构并不合理。有数据显示,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已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已从1992年的68.6%下降到2007年的52.3%。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1日表示,从目前情况看,民生问题仍是今年政协委员提案的焦点,尤以房价、医疗、教育、交通等问题最受政协委员关注。

  收入的增加是衡量居民幸福水平的硬指标。在不久前发布的一项名为《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中显示,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已经成为影响相对收入,进而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然而,“GDP一大步,财政收入两大步,居民收入迈半步”的现状却让快步向前的中国经济显得有些尴尬。不仅如此,在分配结构中,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区域收入差距等不断扩大的趋势同样存在,如何在快速发展中切好收入分配的蛋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居民收入分配方面,政府的责任应当是维护公正,兼顾公平,高端调低,低端托底。”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以必要的调节、控制、规范手段介入收入再分配,遏制收入差距悬殊、防止“两级分化”是政府应尽之责。

  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已经明确提出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同样,在不久前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中,重庆市已经率先提出“十二五”期间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指标的基尼系数由0.42降到0.35,以缩小收入差距。从中央到地方,收入分配改革已经进入快车道。

  蔡继明委员表示,分配制度改革将是“十二五”期间最难的攻坚战,涉及企业、政府、劳动者三方的关系。要改变当前不尽如人意的现状,需要通过政府减税、企业让利等,联手推进收入分配关系合理化。

  让居民就业更充分

  “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关注,为什么近些年在东南沿海普遍出现了"用工荒",而在大中城市又一直存在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问题呢?”来自农业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宋丰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一边是“用工荒”,一边是就业难。看似矛盾的两个现象实质上反映出的是一个共同的问题——就业市场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就业问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关键点之一,也是决定人们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基本要素。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发展优先位置,是“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的要求。

  然而,依赖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所形成的产业模式,发展不充分的第三产业……经济结构和人才培养的深层次问题决定了“十二五”期间我国依旧会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新增就业仍然会达到2400万到2500万人,比“十一五”期间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还要略多一点,总量压力依旧很大;另一方面结构性的矛盾仍然存在,大量的劳动力和岗位不匹配。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经经济学院教授李庆云表示,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客观上要求更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和技术工人。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在人才培养方式和就业观念转变上下功夫,提高普通劳动者的就业能力,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来自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的全国政协委员陈世强建议,在解决就业的问题上,国家仍然要加大投入,开辟更多的就业渠道,激励更多的企业吸纳劳动力,鼓励更多的人以创业带动就业。

  2010年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扩大享受自主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人员范围,旨在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面向“十二五”,寻找新的就业亮点同样是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让公共服务更健全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公共服务能否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直接影响着普通人的生活质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必须承认,相对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短缺的问题依旧非常突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过多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造成资源配置失衡,挤占了稀缺的公共资源,使得社会急需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

  根据统计,2010年,全国财政支出89575亿元,比上年增加13275亿元,增长17.4%。其中,教育支出12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医疗卫生支出4745亿元,增长18.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081亿元,增长19.4%……虽然用于公共服务的增幅已经连续数年保持着两位数的高增长,但相较财政收入的增幅,投入的增速仍有差距,投入的资金数量在整个财政支出中占比仍然相对较小。

  通过数据不难发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绝大多数的力量被用在了推动经济增长上,绝大部分财政收入投向了重大项目的建设,这也使得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出现了相对的短板。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短缺问题的有效解决亟须政府转型,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推进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国民幸福感。”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说,同时,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通过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辜胜阻代表看来,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是解决目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短缺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的着力点,也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与政府转型的重要保证,更是转型时期政府提升国民幸福感的基本要求。
(责任编辑:UN015)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两会观察:“顶层设计”不只为顶层设计

两会观察

[提要]更重要的问题是,“顶层设计”如何从一个政治新名词变成渗透到各个领域中的实际行动,如何转化为基层动力。[详细]

两会素描:请委员回去后心无旁骛抓落实

[提要]]贾庆林:各位委员!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关键是心无旁骛抓落实,同心协力开新局。[详细]

两会调查:新兴相亲方式仅1成人认可

两会调查

[提要]调当前新兴的电视、网络征婚及闪婚、隐婚等方式,公众认可度还不高;选对象时,人们首看人品,其次看职业…[详细]

数字之道:中国式节能减排大考

[提要]高投资和高增长的经济模式透支了过多的社会资源,节能减排谈何容易。[详细]

两会独家:我的五年之范美忠

金晶

[提要]范美忠,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因“5-12”地震时先于学生跑出教室而经历了一场道德大审判,得名“范跑跑”…[详细]

五年金句:农妇、山泉、有点田

[提要]原本是一句广告词,后被改变并被理解成为一个大学生的最低奋斗目标,从此广为流传起来。[详细]

每日简报:代表委员瞻仰毛主席遗容

每日简报

[提要]赵富栋表示,两会该安排代表委员瞻仰毛主席遗容。[详细]

微博关注【更多

手机两会 手机两会

手机两会

[提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3月3日开幕,会期10天,全国人大会议5日开幕;今年个税改革将开启中国未来五年收入分配改革大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