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秦岭山水畔乐居66户“孔子后人” 祭孔年年未断

来源:华商网
2011年03月02日10:40
祭孔年年未断
祭孔年年未断

  子曰:“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眉县秦岭北麓的一个小山村,66户人家自称孔子后人,姓孔、尊孔、爱孔,虽世代务农,却世代传承着儒家的仁爱之风。

  他们果真是孔子后人吗?他们又是如何迁移至此?对此,本报记者近日赴眉县探访。

  辈分严格排序代代不乱

  “孔子后人啊?我知道,从那棵古皂角树旁边上塬就到了!”24日上午,刚进横渠镇,就有人热心指路。“孔子后人”所在的红祥村是当地的“明星村”,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那里出知识分子”。

  红祥村地处秦岭北麓,随处可见数百年的参天大树及潺潺山泉。

  在村西头的一棵古槐树下,87岁的孔维吉悠闲地抽着旱烟,逗着1岁多的重孙子玩。本以为这位年龄最大的孔姓老人能讲讲家族史,没想到他摆摆手,说:“我们孔家是讲究辈分的,我才是‘维’字辈的,上面还有‘令’字辈的!让他们说吧。”

  孔家中最有“学问”的孔维成赶了过来。这位70岁的前中学校长说:“我是78代孔子后人,我父亲是‘令’字辈,儿子是‘垂’字辈。孔家每代后人起名都有着严格排序,代代不乱。村里现在的族长是孔令怀,虽然他只有60岁,但他辈分最大,所以当上了族长。”

  那么,这些代表辈分的“字”又从何而来呢?孔维成说,由历代皇家“御赐”而来。明洪武年间,朱元璋第一次向孔氏御赐10字辈:“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衍”;清乾隆五年(1740年),乾隆皇帝又御赐10字辈:“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到了民国初年,孔子后人又拟定行辈20个字。

  祭孔66户齐聚先由长辈训话

  据孔家族人介绍,其祖先是孔家滕阳户,早在2000多年前就从山东滕县迁移,大约清朝中叶定居陕西凤翔府眉县,而后就迁移至此。

  尽管数百年间,孔家族人以务农为生,但他们身上仍保留着儒家遗风,“每当有孩子出生,我们就会教导他们是孔子后人,要知书达理、讲究礼仪”。让他们引以为豪的是,在村里孔家后代里涌出的知识分子最多,大学生不计其数,也不乏硕士、博士。而且多年来没有出过作奸犯科之人。村里其他姓氏的村民证实了孔家人的说法。

  每年正月十五祭孔则是维系“孔子后人”的感情纽带。族长孔令怀说,全村66户孔家人共350多人聚在一起祭孔,在孔子画像前,先是由长辈训话,然后依次完成上香、烧纸、磕头、祭酒、作揖等程序,随后全族人吃饭。数百年间祭孔从未间断过,即便是“文革”期间,也照旧进行。用孔令怀的话说,就是走哪都不能忘本。

  证据原有“家谱”“信牌”现已遗失

  红祥村的孔家是否有家谱呢?遗憾的是,目前能找到的只有后人新编家谱,只有近几代的族人名录。其中有这样描述:“吾家自五十八代徙居滕县……六十九代遭土寇之乱徙居河南邺县……七十代祖游学陕西凤翔府眉县。”

  据几位孔姓老人介绍,他们不仅见过老家谱,还见过一张山东曲阜孔府授予的“信牌”,上面明确委任一位先祖为“眉县孔庙执事官”。“家谱”和“信牌”曾一度保存于一位本村孔姓人家中,但那家老人数年前得急症去世,宝贝也不见了踪影。新家谱的内容都是根据本族人对原家谱的回忆整理的。

  随后,记者查阅了《眉县文史资料选辑》,时任眉县县志办主任的朱安录在1988年撰写的《眉县孔家塬〈孔子世家谱〉初考》中明确提到,《孔氏眉县支谱》是清代宣统三年,由眉县孔氏本族七品执事官孔祥恺、孔祥美等孔氏族人编撰的。

  记者注意到,《孔氏眉县支谱》中多次提及“滕阳户”。查阅2008年新版《孔子世家谱》补遗卷,其中记载,“滕阳户”为孔子后裔第五大户。

  82岁的朱安录认为,他曾见过两张信牌,约为一般手机大小,分别为清代光绪和宣统年间所制,均为山东曲阜“圣府”所发。虽然家谱和信牌暂遗失,但都有见证人。本报记者杨明

(责任编辑:news7)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