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一升”的华丽转变意义深远
■时报时评■本报评论员 周子勋
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万众瞩目中如期开幕,而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通读整篇报告,所传递出来的热点、焦点、亮点颇多,比如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拟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为16%,等等,这些经济指标都无一不成为各大媒体追逐的新闻点。
不啻如此,更为重要的一个亮点在于,温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与两个“同步”对应的是两个“7%”的数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称,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这种经济增长降速、居民收入提高的华丽转变可谓意义深远,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不可否认,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就呈现出明显的投资拉动型态势,居民消费始终停滞不前。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我国的消费水平一直维持在30%多的水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同样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因此要实现向内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
可现实当中,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低于经济增长的幅度。比如,“十一五”规划纲要对城乡居民收入所确定的预期性指标是年均增长5%以上,按前四年的数据推算,整个“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平均实际增长速度可能达到8%,仍然低于同期的经济增速。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提供的数据也显示:扣除价格因素,1979年至2009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9%,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3%和7.2%。而且从绝对收入水平上来看,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甚远,以2010年的数据来看,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而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919元,农村居民的收入不及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而且存在着东中西部的地区差异。对此,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承认,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比如,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加快解决。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而要实现这两点,就必须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不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基础,也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必然选择。
话又说回来,十七届五中全会就已提出今后五年“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的目标,这必将有力地引导“十二五”期间的各种政策更加惠民、更加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不过,从整体发展情况而言,2011年继续保持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不断改善收入分配任重道远。农业生产固有的不确定性和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增加了农民增收的不确定性。
因此,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合理均衡,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缩减政府管理成本,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机制。而此时,政府“提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不啻是一个政策的进步,而且还是促进收入分配改革的一个有力信号。诚如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德州市委书记吴翠云所说,通过重视民生保障,能够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倒逼作用,调结构、转方式就是要围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舒适、更加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