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11年全国两会报道 > 2011年全国两会最新消息

委员:将“地震预测”写入十二五规划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2011年03月13日05:54
  地震预测的确是一个既紧迫要求予以回答、又需要通过长期探索方能解决的地球科学难题,目前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方面,固然不能苛求科学家在短时期内便实现地震预测的目标;但另一方面,科学家也不能知难而退,放弃努力。陈运泰

  地震预警要有一个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系统,首先要建一套高密度的地震监测台网,在此基础上,快速捕捉地震信号,判断地震能量释放大小以及地震波传播方向、速度、距离、衰减等,还需要建立专业预警模型。陈建民(中国地震局局长)

  近日云南盈江发生的5.8级地震和日本发生的8.8级地震,再次把“地震预测”话题推向两会会场。

  十二五规划草案里,涉及地震防灾的表述为:提高地震监测分析与震灾防御能力。这里面,并未出现对地震预测的表述。

  正在参加两会的原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陈运泰昨日接受成都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已提出修改建议,把“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提高地震监测分析与震灾防御能力”,改为“提高地震监测、预报、预警与震灾防御能力”。

  人物档案

  陈运泰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82年3月至今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86至2000年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用地震波、大地测量、形变和重力等资料反演与综合研究邢台、昭通、海城、唐山等大地震震源过程的工作,是我国震源研究领域的先驱性工作。

  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针对“地震不能预测”的说法,陈运泰认为,“这种说法也并非科学,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事实上,目前地震到底能不能预测在科学上也无定论”。

  这句话怎么解释?

  陈运泰向成都商报记者梳理了一下近年来国内科学界对于地震的态度:在上世纪70年代,经历过几次成功的地震预测预报,国内外不少地震学家,包括一些顶级的地震学家认为地震预测已经“过关”,像气象预报那样进行常规的地震预报已指日可待,十分乐观。后来经历一次又一次大的地震没有预测出来,相当一部分地震学家又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即悲观地认为地震是永远不能预测的。

  “地震是不是永远不能预测,在科学上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是不能靠"少数服从多数"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陈运泰介绍,国际上对于地震预测尽管存在不同看法,但普遍还是承认,地震长期预测还是有可行的办法,中期预测也有成功的例子,争论的焦点是短临预测,即对短期临时性地震的预测。

  他认为,把地震短临预测没有过关简单地说成是地震不能预测,把科学上现在还不能预测说成是地震永远不能预测,甚至把地震预测与抗震设防人为地割裂开或对立起来,造成不要搞地震预测、只要把房子盖得好一点就可达到防震减灾的目的。这些都是不科学的。

  陈运泰认为,地震预测的确是一个既紧迫要求予以回答、又需要通过长期探索方能解决的地球科学难题,目前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方面,固然不能苛求科学家在短时期内便实现地震预测的目标;但另一方面,科学家也不能知难而退,放弃努力。

  国务院发文 到2020年力争做出有效临震预报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中国地震局预测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局研究员汪成民。汪成民昨日接受成都商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实际上国家对地震预测的态度是明确的。他援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18号)中一句话加以佐证:到2020年力争做出有减灾实效的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

  随后记者在中国政府网上查到了这份国务院文件。文件“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部分原文显示:到2020年,建成覆盖我国大陆及海域的立体地震监测网络和较为完善的预警系统,地震监测能力、速报能力、预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力争做出有减灾实效的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

  但在十二五规划草案中,上述内容并未写入。

  汪成民说,关于地震能否预测的争论一直存在,但历史上的确有过成功预测地震的先例。他说,不能用“地震监测分析”替代“地震预测”,而是应该回归科学的态度。

  应该把地震的预测纳入建房规划

  陈运泰还把地震预测和建房联系了起来。谈及地震的灾害成因,他说并非只与震级和建筑物质量有关,这中间还包括:地震的大小、震源的深度、震源破裂的特性、地形地貌、土层条件、地震发生的时间等。

  而在国内,往往会把灾难的大小简单地和房子的抗震性能联系起来。为反驳这种观点,陈运泰举出了去年和今年年初在新西兰发生的两次地震案例:

  2010年9月5日,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附近发生7.1级地震,但因为地震震源深度较深,造成的人员伤亡很少,当时网上就开始流行一种说法,说是因为西方先进国家房子抗震性能好,所以不搞地震预报,为此只要把房子盖好就行了。

  今年2月22日,当地又发生了6.3级地震,震级比前一次低得多,“房子还是那些房子,但是因为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较上一次浅得多,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比上次多得多”。

  陈运泰想藉此表明中期和长期地震预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房子应该把地震的预测纳入建房规划,因地制宜,要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期限内可能会发生多大的地震”。

  中国地震局:

  地震预警系统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

  针对专家们提出的意见,成都商报记者昨晚致电中国地震局副局长赵和平。赵和平称自己并未分管地震监测预报工作,“陈局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记者注)两会上已经接受采访了。”

  据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11日上午在接受采访时披露,中国地震局已将“十二五”建设中国地震预警系统项目上报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在评估过程之中。

  陈建民介绍,地震预警要有一个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系统,首先要建一套高密度的地震监测台网,在此基础上,快速捕捉地震信号,判断地震能量释放大小以及地震波传播方向、速度、距离、衰减等,还需要建立专业预警模型。

  陈建民澄清了预测、预报、预警三个概念,即预测是通过观测手段、观测资料分析,根据规律能提前判断某地今后某个时期可能要发生什么事情;把预测结果进行发布,就是预报。而地震的预测预报,目前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他在分析日本的地震预警原理时说,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需要时间,其速度是每秒5公里,而电信号传播每秒30万公里,利用不同传播速度形成的这个时间差。如果有一套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和预警系统,某地发生大的地震,就近的地震台网快速判断出来,通过电信号迅速告知下一个地方地震波多少秒后传到,该地获此预警信息后,即可在以秒计的时间里,进行相应的防范应急准备。

  成都商报记者 汪玲 唐小涛

  普及地震知识 遇大难方能有序解决

  我国云南盈江与日本本州海域近日先后发生地震。事件在两会和网络上引起强烈关注。防震减灾成为代表委员及网民们热议话题。

  1、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唐勇力

  地震知识教育传播普及很重要

  对于老百姓来讲,我想最主要的还是普及防震知识、抗震知识。我是唐山大地震的亲历者,1976年那个时候我们对地震的知识非常少,地震发生后不知道怎么做,对于我们国民来讲,这种地震知识的教育、传播、普及非常重要。

  网民“万颖海”说:“日本人民在面对地震时的秩序和表现,跟他们时常受到地震威胁、经常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演练有关,这也恰恰是我对我们国家的愿景。”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出版集团总裁王亚非也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我们平常也要加强这方面的普及教育和演练,防患于未然,加强素质、公德、守纪、文明教育,遇大事、遇大难方能有序有力解决,才能真正互助互爱、扶老携幼、共度难关。”

  2、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汉宇

  要加快建立我国巨灾保险机制

  一些代表委员也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防灾减灾建议。

  这几年我提了好几次提案,就是要加快建立我们国家的巨灾保险机制。这次日本地震你可以看到,多少年来的建设,一场海啸荡然无存,这些都需要我们平时在注意减震防灾意识培养的基础上,加大这个社会救助的规范,尤其国家的立法。

  和日本地震海啸一样,云南盈江地震也牵动着亿万网民和两会代表委员。全国政协委员韩红在微博上表示,在1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闭幕之后,她将在14日早晨赶赴盈江灾区参加救援和输送物资。

  在这条微博发出7个小时后,已有578条网友评论和1804次转发,网友们除了留言表示关注、赞赏和祝愿外,也提出希望加入捐助和救援行动。(新华社) (来源: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责任编辑:UN017)

微博推荐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两会观察:“顶层设计”不只为顶层设计

两会观察

[提要]更重要的问题是,“顶层设计”如何从一个政治新名词变成渗透到各个领域中的实际行动,如何转化为基层动力。[详细]

两会素描:请委员回去后心无旁骛抓落实

[提要]]贾庆林:各位委员!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关键是心无旁骛抓落实,同心协力开新局。[详细]

两会调查:新兴相亲方式仅1成人认可

两会调查

[提要]调当前新兴的电视、网络征婚及闪婚、隐婚等方式,公众认可度还不高;选对象时,人们首看人品,其次看职业…[详细]

数字之道:中国式节能减排大考

[提要]高投资和高增长的经济模式透支了过多的社会资源,节能减排谈何容易。[详细]

两会独家:我的五年之范美忠

金晶

[提要]范美忠,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因“5-12”地震时先于学生跑出教室而经历了一场道德大审判,得名“范跑跑”…[详细]

五年金句:农妇、山泉、有点田

[提要]原本是一句广告词,后被改变并被理解成为一个大学生的最低奋斗目标,从此广为流传起来。[详细]

每日简报:代表委员瞻仰毛主席遗容

每日简报

[提要]赵富栋表示,两会该安排代表委员瞻仰毛主席遗容。[详细]

微博关注【更多

手机两会 手机两会

手机两会

[提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3月3日开幕,会期10天,全国人大会议5日开幕;今年个税改革将开启中国未来五年收入分配改革大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