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山西日报

加强晋京合作促进转型跨越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2011年03月14日07:35
  近年来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促进各省市区经济增长越来越活跃的因素,京津冀晋内蒙古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与此同时,各省市区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北京奥运会大大提升了首都经济发展水平;天津滨海新区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曹妃甸开发为河北经济发展装上了巨大引擎;山西被确定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西部开发战略为内蒙古经济发展提供了优惠政策。但是,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合作的难度有所增加,客观上要求各方必须积极应对,实现在更广阔空间上的合作。就山西而言,在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提升经济水平的同时,更要注重与周边省市区特别是与北京市的协调发展。

  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区位优势、文化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资金优势、外事优势等等,被定位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各产业均稳步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升,表明北京的产业结构已接近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水平,经济发展的内在素质提高,后工业化社会的特征表现突出。但客观地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北京的发展受生产要素、环境容量、发展空间的制约也越来越突出。像许多国家的首都一样,北京也出现了人口膨胀、交通拥挤、资源紧张、房价高涨、发展空间受限、改善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这对我们来说,恰恰是承接北京产业梯度转移的极好机遇。

  山西被确定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全国第9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综合配套改革区。“综改区”的确立,将极大促进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也将为承接北京产业梯度转移提供可靠的保障。先行先试的政策为山西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无限的可能。为此,要加强北京与山西的全方位联系,充分实现北京的科技研发优势与山西的能源优势,将北京的人才聚集优势与山西的发展空间优势相结合、北京的高端产业优势与山西的劳动力优势相结合,实现经济发展一体化。

  第一、加强能源领域之间的合作。北京资源依赖性比较强,其煤炭和电力供应主要来自于山西内蒙古两省区,且水源也比较匮乏,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作为临近省份,山西修建的大型水库,为北京用水提供了保障;实施的“晋电外送”战略,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能源支撑。作为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山西,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离不开煤、电、焦、冶。但是,山西的煤炭经济要良性发展,就要走“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路子,就要以“综改区”为统揽,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煤炭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兼并重组。然而,山西面临人才和科技总体实力较弱的窘境,创新能力不强,要想加速传统产业的改造,就必须在能源领域、经济技术方面同北京加强合作,紧紧抓住北京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向周边地区扩张转移的机遇,主动承接新兴能源、生物医药和交通设备制造等高端产业,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此外,两省市也可联合开发山西的自然资源,共同搞好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真正实现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互赢,充分发挥煤炭、电力等能源优势。

  第二、加强现代装备业之间的合作。北京一直强调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稳步提升汽车、装备制造、都市工业、石化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这与山西很相似,作为老工业基地,山西既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又有对装备机械的巨大市场需求,近年来,山西始终坚持高端化、系列化、成套化方向,一直致力于发展煤机、汽车、铁路设备、重型机械等制造业,双方有着共同的经济增长点,因而相关部门应该给两地的装备制造业牵线搭桥,开展经常性的交流会、发展论坛、观摩学习等活动,甚至可以互派技术员,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共同发展,促进技术吸收和技术创新,形成一个支持创新、保护创新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使企业家成为创新型群体,促进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相结合,进而增强现代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

  第三、加强农业之间的合作。山西一直被视为“农业小省”,但农业人口约占全省人口的60%。全年粮食总产量虽只有100多亿公斤,但仅玉米产量就高达60多亿公斤,每年净外调25亿公斤。另外,山西小杂粮种类齐全,被誉为“小杂粮王国”,沁州黄、吉县苹果、柳林红枣和汾阳核桃等干果也是山西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山西要想将农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需要引进北京的金融资本与先进的管理、研发和加工技术,不断深化农产品生产加工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们要利用大同的区位优势,努力将山西建设成为面向北京、华北,甚至全国的农副产品和原材料供应基地。

  第四、加强文化产业之间的合作。文化是经济发展之基,也是经济发展之果。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山西的文化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正在形成,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逐步增大,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推进,一批精品剧目和品牌文化活动在全国日益产生广泛影响。新闻出版集团、新闻传媒集团、广电集团等重点企业改制也正在深化。但是,横向比较,我省文化产业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文化资源开发整合滞后,产业发展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除《英语周报》《语文报》等少数文化企业外,我省多数文化企业,规模小、链条短、收益低,“满天星星,不见月亮”。总体水平与文化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在以后的发展中,要利用北京的各种有利因素,进行资源组合,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要继承山西悠久的文化历史,吸收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五、加强旅游业之间的合作。北京的旅游资源丰富,商机无限,旅游合作空间非常广阔。山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山西还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根据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山西“表里山河”的特殊地貌,还造就了独具风情的自然风光。近年来,山西旅游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其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省经济的增长速度,成为全省国民经济行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今后,山西依然要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和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构建旅游服务体系,以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旅游景区为重点,建设一批高标准景区,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培育旅游龙头企业,完善服务体系,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开发新型旅游项目和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使山西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旅游胜地。建议京晋两地、甚至华北五省市区内实施 “旅游一票制”,联手开发旅游市场,共同制定旅游线路,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共享、竞争有序,紧密联系、互惠共赢的目标,推动区域内旅游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第六、促进生产要素之间的有效整合。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是促进京晋经济合作的基础。要进一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破除行政障碍,促进区域内资金、人才、技术和产品的有序流动,确保实现区域内的市场开放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山西与全国各地、尤其是与北京在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市场上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作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一直默默支援着京、津、唐、内蒙古等地的用电,首都北京1/4的用电量靠山西供给,这既是资源优势的体现,又是区域内市场互补性的表现。人力资源开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山西要发展,就要着力构建现代化教育、科技、人才、信息网络。社会事业发展更需要北京的支援与支持。相对于经济发展的差距,山西在科技、教育、医疗、人才等方面依然很薄弱,急需大城市的辐射带动、援助、支持。北京作为全国人才最集中的地区,科技园区、高等学府云集,人才优势不言而喻。这样高密集的人才和科技区域,必然带动周边省份的技术辐射和人才流动。近年来,山西有些县市在合作办学校、培养人才等领域,已经与北京有了不错的合作,但还远远不够,应当开展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特别是加强人才、技术、管理方面的合作交流。可以在京津冀晋内蒙古区域内建设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区域内活跃的“人才流”。就山西而言,要构建完善的用人机制,营造良好的尊重人才氛围,积极引进环渤海地区的各类人才,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手段,进而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京津冀晋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尽管资金、科教、人才优势突显,但同时劳动力成本也在逐步上升,传统劳动密集型面临生存困境。山西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人力成本较低,可考虑将北京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如钢铁、化工、纺织等类工业转移到山西,以垂直的产业链分工为纽带,进一步推进京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两地可以在家政服务业等领域实现合作,双方签订用人协议,由山西负责培训,再向北京输入,促进地区间合作、上下游产业之间对接,最终实现双赢。

  第七、加强金融业之间的合作。今后30年,中国的区域竞争将是金融的竞争。未来哪里的金融发展得好,经济就发展得好。据统计,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70%以上,而且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金融业相当发达。尤以瑞士、卢森堡为典型。晋商曾经的辉煌便是金融行业,这为山西建立中西部金融中心提供了一个历史依据,也提供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目前,我省GDP以及财政收入均在中西部排名中上等,且金融机构体系完备,保险、证券、期货、基金等各个金融机构在周边省份也是最全的。在上市公司方面,尽管我省上市公司数量不是最多,但我省上市公司的市值却在中西部九省当中排名第一。欲将太原打造成为金融中心需要一个载体,比如纽约,全球的金融中心,它的载体是曼哈顿;如上海的金融载体是陆家嘴。而太原同样需要有金融载体,一个是未来将要建设的汾西国际金融中心,各个金融机构聚集在此;另一个则是正在建设当中的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把山西煤炭的产业资本变成金融资本,建立统一的信息服务,从煤炭大省变为煤炭强省。将太原城市圈打造成区域金融中心,不仅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它将为京晋的合作扩大投融资渠道,为华北五省市区的一体化奠定扎实基础,进而推动大华北经济圈的大繁荣。(作者为山西省政协副秘书长)

  程银锁

  (编辑:力国才)

  作者:编辑:力国才来源山西新闻网)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