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瞭望》杂志 > 《瞭望》精彩报道

《瞭望》文章:“和平崛起”第二个十年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1年03月19日17:24

  《瞭望》文章:“和平崛起”第二个十年

  中美两国政治家、战略家,需要用政治胸怀和战略眼光,观察处理中美双边关系,全方位构建“利益汇合点”和“利益共同体”

  文/郑必坚

  胡锦涛主席年初对美国的国事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下一个十年中美两国关系的新起点。中美《联合声明》的核心概念就是中美“共同利益”。其中明确提到“共同利益”和“双方根本利益”就有八处,在中美关系史上前所未有。

  如果说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依靠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之间形成了共同利益的扎实基础;那么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将更加依靠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而成为世界发展更加重要的一部分,中美之间也将形成更系统和更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利益。

  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与世界、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在今后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走向,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中美利益共识仍在

  2008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伴随中国国力增长,国际舆论出现某种焦虑和不安,对中国是否一以贯之地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产生怀疑和猜测,甚至认为“和平崛起”根本靠不住,甚至断言中国将重复20世纪上半叶德国和日本、20世纪下半叶苏联走过的老路。美国朝野也有相似的观点和声音。

  如果这些怀疑和猜测竟然形成舆论主流,甚至上升为国家战略判断,不仅会对中国发展方向形成严重误判,而且将对美国自身利益和中美共同利益造成严重损害。这是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令人欣慰的是,最近我们从美国战略界也听到了一些清醒、理智的声音和不乏睿智的建议,这表明大家对于“共同利益”和相互依存仍然具有共识。

  作为一个观察者、研究者,笔者在思考和阐明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从21世纪初即已多次提出,经济全球化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根本条件,而中国和平崛起给世界持续带来的是机遇和市场,是互利和共赢。2004年以后,笔者又进一步提出,中国需要全方位地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同一切相关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同美国,逐步构建“利益共同体”。

  2005年6月,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布鲁金斯学会的讲演中,笔者提出,中美双方能够形成轻易拆解不开、多方面、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利益共同体,来自经济全球化时代两国利益的深度捆绑和互有所求;来自随着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所带来的“大国合作”的新安全观;来自重视处理地区热点问题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共同努力;来自中美之间的人民往来与文化交流。

  “中国梦”的实质

  讨论中美新的“利益汇合点”和“利益共同体”的前景,不能不首先介绍一下中国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21世纪整个头二十年,是中国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中国在这个阶段发展重点是持续改善民生,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同时推动经济发展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型。现在这个发展阶段已过去一半,总体说来,中国在量的增长方面干得不错,但是质的提升还不尽如人意。

  迈入第二个十年,中国的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有经济增长受到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挑战;有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挑战,如投资与消费、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不平衡发展的挑战;有产业结构转型艰难和科技研发能力不足的挑战;有人力资源和社会就业结构不相衔接的挑战;有收入分配不够均衡和利益结构面临重新调整的挑战;有社会治理相对滞后、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的挑战;还有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种种严重自然灾害的挑战,等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在第二个十年的努力,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由此而来的,就是要由主要依靠外需拉动转入以内需拉动为主的阶段,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和消费结构升级,从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迈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同样由此而来的,将是中国更加致力于国内发展,更加致力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从而使中国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安定,使中华民族既实现和平崛起又达致文明复兴。

  毫无疑问,这样的中国,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中国和平发展的未来愿景只是基于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中国梦”,而绝不是别的什么梦。比如,在能源消耗上,我们就做不起人均年消费25桶石油的“美国梦”,中国在人均年消费石油不到1.5桶的情况下,还在强调“十一五”期间即到2010年要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降低20%;在人口流动上,我们也不会做那种在近代以来历史上曾经以6000多万人口向海外移民、到处建立殖民地实现自身发展的“欧洲梦”,我们只是脚踏实地地在自己的国土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自身庞大的农村人口转移问题;在增强综合国力上,我们也绝不做“苏联梦”,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一个劲地搞军备竞赛、对外“输出革命”,而我们只输出商品、资本和市场,不输出革命。

  “中国梦”,从根本上说,一是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二是要用和平的方式、文明的方式实现国家发展和现代化。因此,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既符合中国人民的长远理想,又符合世界历史潮流。

  构建全方位“利益共同体”

  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的“和平崛起发展道路”与“构建和谐世界”总方针需要进一步具体化。而这方面的一个重要取向,就是“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全方位地与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利益共同体”。如前所述,中国的国内发展需要这种取向,中美的共同发展需要这种取向,世界大势也需要这种取向。我们期望,对这样的取向,能在国际社会越来越大的范围内获得认同和共识。

  这里,笔者愿进一步郑重地提请国际社会注意:扩大和深化“利益汇合点”、构建“利益共同体”,已成为中国政府的明确方针。特别是“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已载入新公布的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温家宝总理不久前在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的开幕致辞中也明确强调,亚欧会议成员国,应当“真正成为一个紧密相联的利益共同体”。胡锦涛主席前不久在与奥巴马总统的通话中,进一步提出了“在更高水平上推进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在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伙伴合作关系”的重大课题。

  实际上,中美之间的“利益汇合点”已是一种客观存在。2008年以来,中美两国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就是当时特定条件下双方利益的最大汇合点。现在,中美之间又需要相互适应、相互调整,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世界变化和各自国内结构调整,这又应成为双方新的利益汇合点。

  这方面,一个很值得注意的动向,就是中美经济的互补和相互依存正在由贸易领域向着投资领域扩展。比如,在加州高速铁路项目和中美企业界签署的13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合同等方面,证明中美的务实合作完全有可能扩大和深化同多方利益的汇合点,也完全有可能成为构建“利益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在共同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中美之间的“利益汇合点”较之以前是更多而不是更少了;中美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上构建“利益共同体”的条件是更加充分而不是更为欠缺了。

  即使在双方关系的敏感领域,中国同样以大局为重,以稳定为前提,在互相尊重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条件下,争取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比如,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我们明确反对任何一方导致半岛紧张的挑衅行为,也反对朝鲜半岛核武器化的任何努力。在台湾问题上,我们以“和解、和平、和谐”的方针,促进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在军事现代化问题上,我们坚持战略防御的方针,不搞军事扩张。在海上安全问题上,我们同有关国家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国际航行安全,等等。

  八大未来趋势

  今后十年,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分工体系将进入一个渐进的、和平的转型期,这对于中美两国又都是发展的新战略机遇和挑战。这种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对此,笔者提出八点估计:

  第一,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谁也离不开谁。

  第二,大国关系出现重大调整,相互合作和竞争更加明显。二十国集团峰会表明了各大国必须在合作中求发展,又在竞争中谋优势。

  第三,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大国整体和平崛起的势头显著。今后十年是其发展和崛起的关键时期。

  第四,国际金融危机催生了世界范围社会生产力的结构大变革。一个以“绿色、智能、可持续”为重要特征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日益展露其锋芒。

  第五,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气候、能源、资源、粮食、金融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全球治理问题也紧迫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第六,各大国经济发展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动,由此将决定各大国相对地位的变化。

  第七,各种形式的剧烈动荡或地缘政治冲突,以至传统形式的战争危险仍然存在。人们对此既不必惊慌失措,也不能掉以轻心。

  第八,无论对中国还是世界,仍将呈现机遇与挑战相交织、而机遇大于挑战的根本走向。我们对未来十年中国的和平发展仍然充满信心。

  以上八点,就是笔者所观察到的当今以至未来十年的世界发展大势。

  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变化进程中,中国与美国、欧洲、日本之间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分歧,但过去十年促进中美、中欧、中日关系大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动力依然存在。这也要求我们以扩大和深化“利益汇合点”、构建“利益共同体”的新观念,更加自觉地寻找推动双边和多边关系发展新的增长点,以实现互利共赢、各得其所。

  总之,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超越狭隘眼界,而以大局观念、务实精神和政治智慧来共同致力于扩大和深化双边和多边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的“利益汇合点”、构建“利益共同体”,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利益汇合点积累越多,共同利益基础就越深厚,构建利益共同体就越具备条件,其空间无比巨大,其成效不可限量。□(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

(责任编辑:UN01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