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三款“地震搜救机器人”在沈研制成功(组图)

来源:沈阳日报
2011年03月22日06:23
旋翼飞行机器人

废墟表面搜救机器人
洞穴搜救机器人张文魁摄

  旋翼飞行机器人、洞穴搜救机器人、废墟表面搜救机器人有望“十二五”期间应用

  本报讯(记者张膺浩)日本大地震后,震后救援成为全世界瞩目的问题。3月21日,记者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了解到,三款“废墟搜索与辅助救援机器人”样机已经在沈研究成功,并参加了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演习,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应用到地震救援中。

  三款机器人中的旋翼飞行机器人是小型无人驾驶直升机,可进行大范围宏观灾情信息调查,通过机上的高清摄像机将灾区图像即时传送给救援部门,像一只空中电子眼,为决策者提供图像和数据支持。

  据研发人员齐俊桐副研究员介绍,这个机器人还可以向灾区投放如食品、饮用水和药品等应急物资。与一般直升机相比,旋翼飞行机器人实现了无人驾驶,它对恶劣天气的适应性更强,其最快飞行速度可达70公里/小时左右,在进行超低空飞行时,最低离地面高度仅为10米。另外,它可以借助卫星实现导航,利用自身携带的传感器还能够根据山势等地形变化调整飞行高度和速度。这款机器人燃料为93号汽油,使用比较方便。据介绍,在去年大连输油管泄漏事件中,这款机器人已经大显身手,完成了海上污染范围监测和消油剂投放等任务。

  洞穴搜救机器人则好比“变形金刚”。这款机器人是履带式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可根据废墟现场的地形进行变形,可以呈现直线形、三角形等形状。据研发人员介绍,这款机器人最大的特点是能在狭小空间内运动,它可以根据任务需要携带拾音器和夜视摄像头等模块化载荷,进入废墟内部,探测是否有被埋者以及被埋者所处的具体位置,为救援人员提供准确信息。

  “在地震灾区,会有很多倾斜的危楼,这样的环境下,救援人员是不能贸然进入的,因为稍微有余震或人为的扰动,就会出现二次垮塌。”研发人员告诉记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废墟表面搜救机器人就派上了用场,它更善于在没有完全倒塌的楼房中爬楼梯,此外还适于在震后的化工厂等危险环境中作业。与洞穴搜救机器人相比,它的设计结构决定它能够跨越障碍,通过附带的三个摄像头进行信息采集和传送。它装备的危险气体传感器可以监测有害气体的浓度,避免救援人员进入现场发生危险。

  作者:张膺浩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