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日本发生9.0级强震 > 日本地震消息

日本地震恐动摇“国债神话” 灾后重建财源不定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2011年03月27日17:16

  “3·11”地震及随后的海啸和愈演愈烈的核泄漏事故重创日本经济。“日本国债的安全神话”普遭质疑。日本会否步欧洲后尘,陷入新一轮主权债务危机,备受国际市场关注。

  国家借款增速惊人

  在日本,国债在政府债务中占比较大,常被等同于“国家借款”。据日本财务省统计,2010年底,日本政府借款总额达919.15万亿日元,约为同期名义GDP的193%,超过了受困于主权债务危机的希腊(115%),在G7集团中最差。日本的国家借款增速惊人,从2009年底到2010年底,一年内净增48万亿日元,超过国家年度总税收。在未考虑赈灾的前提下,财务省预计到2011年3月底,日本国家借款总额将达943万亿日元,2012年3月底进一步增至997万亿日元,接近日本家庭的“金融纯资产”余额(1076万亿日元)。这意味着今后政府举债的空间日趋狭小。而根据三菱综合研究所推算,到2020年包括地方政府债务的日本国家总债务,将有可能超过“家庭纯资产总额”。政府债务面临失去个人资产支撑的风险。由此,今年初,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下调了日本国债评级预期。

  3月16日,反映日本政府信用程度的“政府债务违约掉期”升至117.8基点,远高于震前3月9日的77.0基点,表明日本政府偿债能力下降,市场融资成本上升,国债风险陡增。

  政府债务渐失支撑

  自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崩溃后,政府持续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形成了累计债务。而近20年,日本潜在生产率低下,经济持续低迷,税收难增,财政失衡,加之人口减少,老龄化时代加速到来,储蓄率由上世纪80年代的10%降至2008年的3%。而当前,日本国债年度新增额超过40万亿日元,民主党上台后更是超过了年度税收总额。日本财政结构的可持续性受到怀疑,日本国债的“市场风险”陡增。

  尤其是,此次震灾重创日本经济体系,特别是打击了具全球优势的日本制造业。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时代,技术进步如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在全球产业链中,哪怕出现部分、短期的“日本灰点”,都将引起无法想象的快速“补缺”、甚至“创新填空”,日本产品的全球市场份额面临被替换风险。而以此为基础的、包括贸易和投资收益的日本“经常收支顺差”不可避免地也将面临减额风险。日本国债正从产业根基上丢失“安全”。

  灾后重建财源不定

  灾后,日本政府预估灾害损失将达15万亿-25万亿日元,甚至更多,而复旧、重建和复兴的财源从何而来,尚未确定。从常理看,其基本方式无外乎“开源节流”。但面对庞大的社保开支,“节流”空间有限;而面对史无前例的天灾人祸,“增税”无异于雪上加霜,杀鸡取卵,必将导致日本经济衰退长期化。尽管金融危机后,日本企业和银行借亚洲等海外市场普获暴利,企业内资金剩余;且震灾后,海外资金流入增加,如据日本财务省统计,仅3月13日到19日,海外投资者超买日本股8910亿日元,为2005年1月以来最大。但核泄漏、电力不足、产业链短路,日本企业和银行的业绩预期下滑。一旦公布的业绩进一步低于预期,不仅企业将被迫压缩投资,海外投资者也恐将避险脱逃。日本资金恐随之外溢,平添日本国债风险。

  尤其不可忽视的是,2010年日本175个地方市町村出现财政拮据,50个单位财政状况濒临破产边缘。而从阪神震后重建看,地方政府又是灾后重建的主力。如此,日本从中央到地方的整体债务将亮黄灯。国家风险与国债风险俱增,日本“国债的安全神话”恐将无法回避全球市场的重估。

  ●链接

  日本国债安全神话

  长期以来,日本国债素以安全著称,虽几经风险,都未曾遭到抛售。其根本原因有三,一是国债发行余额的95%为国内金融机构和个人持有,而不像希腊那样,其国债的70%为海外投资者持有,受外界影响较大。二是日本央行既是日本国债的最主要购买者,也是将日本国债作为市场杠杆的主要运用者,即国债持有量成为日本央行进行“金融调节”的核心工具。三是日本国民的高储蓄率和日本经常收支的持续顺差,是支撑日本国债不倒的基础。

(责任编辑:陈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