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2011年清明节 > 2011年清明节最新消息

青岛海葬不到火葬3% 数字处于全国较高水平(图)

来源:山东商报
2011年04月04日03:13
市民在海上撒花祭奠海葬的亲属 (资料片)
市民在海上撒花祭奠海葬的亲属 (资料片)

  青岛海葬遇冷 不到火葬3%

  “入土为安”理念根深蒂固是推行最大阻力

  清明节之际,青岛市决定举办免费海葬活动,截至目前已有800余名逝者亲属报名,创下历年报名参加海葬人数之最。即便如此,参加海葬的比例依然不到青岛每年火葬的3%,而这个数字在全国还处于较高水平。

  免单海葬依然“非主流”

  为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和推动殡葬改革,青岛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率先在全国开展骨灰撒海活动。截至2010年上半年,青岛市已举办撒海60余次,抛撒骨灰4100多具,若按农村传统土葬方式计算,节省土地上百亩。

  青岛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和区划地名处处长郭可凰说,为鼓励海葬的参与率,青岛市从2010年10月1日起,对本市常驻户籍死亡居民骨灰撒海的丧属免收费用,所需费用由市财政统一承担。去年10月23日至24日首次免费海葬共有427位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这也是之前历次参与率最高的一次。

  “但去年10月份和今年清明节两次参与率最高的海葬活动遗体数量相加,仅占青岛市每年火葬人数的2.3%,而这个比例在全国还处于较高水平。”郭可凰说。

  目前,除青岛外,为拥有当地户籍逝者举办免费海葬的城市还有大连和厦门等沿海城市;杭州则每年举办江葬活动,并且将“免单”范围扩大至流动人口;北京则由政府拨付骨灰撒海补贴资金,具备开展骨灰撒海业务资格的殡仪服务机构可申请骨灰撒海业务补贴。虽然各地海葬惠民政策优厚,但选择海葬的丧属却仍是“小众”。

  “入土为安”理念根深蒂固

  青岛市殡仪管理所办公室主任熊可国说:“海葬这种绿色丧葬方式遭遇冷落,关键还在于‘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些市民还对海葬后没有祭奠亲人的固定地点而感到忧虑。

  随着土地资源愈来愈紧缺,推广生态殡葬方式已成为缓解死人与活人争地矛盾的有效途径。相比较而言,海葬是生态殡葬方式中的较佳选择,但要扭转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还需多方共同推动。

  青岛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和区划地名处副调研员王广军认为,应将生态殡葬和海葬的理念通过公益广告等形式进行宣传推介和引导。应在公众中树立海洋也是国土的概念,海洋也是地球的一部分,骨灰撒入大海同样是回归大自然,开始生命的周而复始,也是“入土为安”,并不违背中国传统的丧葬理念。据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UN008)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