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2011年清明节 > 2011年清明节最新消息

捐赠遗体接收站工作人员:每次送别时都被感动

来源:法制晚报
2011年04月04日14:18
王卫正在讲课 摄/记者郭谦
王卫正在讲课 摄/记者郭谦

  上学时接触遗体

    当老师负责接收

    每次送别都感动

    尊重逝者是操守 

    接收捐赠默默坚守十二载

  “最后的死去和最初的诞生一样,都是人生必然;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光照人间。”这是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收站门厅墙壁上悬挂的牌匾,这里负责登记北京市志愿遗体捐献的相关事宜。

  在这栋终年弥漫着淡淡药水味道的白色建筑里,刚刚落下人生幕布的遗体捐献者,将有最后一段特别的“生命之旅”。

  接收站一间不到5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常年有一位老师负责接待从各处而来咨询和登记的人们,至今已有十二个年头。他就是接收站的负责人王卫。

  经历了200多次送别12年始终感动

  从1999年成立至今12年的时间,接收站一共接收了200余具遗体。为了让这些捐献者走得更加庄重,王卫还专门向学校申请了一间大一点的教室做遗体告别室,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敬意。

  曾经有一对老夫妇让王卫特别感动,当时夫妻二人都签了遗体志愿捐赠协议,老先生先一步离开这个世界,他的老伴亲自送他来接收站,其他的家属一个都没带。

  过程很安静,没有大多数家属告别时放声大哭的场景,老太太静静地看了老伴十来分钟,然后起身,握了握老伴的手,又抚了抚老伴的脸,从眼角摸到嘴唇,仔细地端详了一遍,最后在老伴的脑门上落下一个轻轻的吻,完成了全部的告别仪式。

  在接收站的12年,这样的场景王卫经历过二百多次,每一次送走了告别的人们,他常常一个人坐在那里,沉默半天,“那些场景很美,是一种很温和却很震撼的美,我看着人们告别,想着那些初学医的后生们,将从捐赠者身上,认识第一根神经、第一根动脉,感觉周身都充满了爱。”

  学校挂牌收遗体解剖室老师挑大梁

  王卫从事遗体接收工作是从1999年开始的,那一年首都医科大学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收站正式挂牌成立。

  “一开始,我们也没想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做这件事情,后来有很多人主动找上门要求捐献,学校才开始考虑。”王卫说。

  上大学的时候,王卫学的是基础医学专业,解剖是必修课,所以他很早就开始接触遗体。1978年,王卫开始在首医大工作,担任解剖学方面的老师,和遗体打交道的次数更多。

  王卫至今还记得自己做学生时第一次接触遗体的感觉,“压抑不住的激动,说顶礼膜拜都不夸张,压根儿没想到要害怕。”

  接收站刚刚成立的时候,没人了解遗体接收是怎么回事儿,学校便要求解剖室的老师接手,王卫成为其中的一员。

  谈及自己的工作状态,王卫半开玩笑地说,“不是在接电话,就是在等着接电话。”

  等待全国各地的人打进电话来咨询,等待从北京各个方向赶来填表登记签字的志愿捐献者……每个到他的办公室的人,他都要和人家坐下来细谈一遍,反复确定志愿捐献者的家属是否同意其捐赠遗体。

  有时候一通电话一说就是一两个小时,相同的内容,常常一天要重复近百次。没课的时候几乎一整天都要待在接收站的办公室里,不敢轻易离开,怕错过每一位前来咨询或者登记的志愿者。

  工作很枯燥,但王卫觉得这样的等待很有意义,“因为只有等来了这些有咨询意愿的人,才有可能等到最后的捐献者。”

  刚开始的时候由几个人负责,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就由王卫主要负责了。

  首接遗体至今难忘家属的眼神

  王卫至今依然记得接收第一具遗体的情景。那是个很年轻的女孩,二十多岁,病逝。

  王卫说他路上一直想,女孩这么年轻就走了,家人得多不舍啊,替他们难受的时候,也担心过怕家属太过悲恸,拒绝他们带走遗体。

  确认遗体接收的是女孩的丈夫,他和女孩几年前刚从四川来北京打工。

  刚见到王卫和王卫的同事时,女孩的丈夫没什么表情,只是一直盯着女孩的遗体。当王卫和同事准备接走女孩的遗体时,他突然抓住女孩的手,用尽力量握住,不撒手。

  “我当时特别理解他的心情,也担心他是不是要放弃了”,可是那个男人深呼吸一口气,慢慢地松开了女孩的手,看着他们将女孩的遗体抬进车。

  在看到车门关闭的那一瞬间,男人的眼睛红了,眼泪流下来,紧咬着嘴唇,发出呜咽的声音。王卫说,“我至今忘不了他的眼神,满满的全是不舍和浓浓的爱。”

  平时不打电话问接收遗体先致谢

  实际上,做遗体接收工作也有很多讲究和忌讳,有些东西也是王卫他们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平时如果有市民前来咨询,王卫他们也会很小心地向对方介绍这方面的情况,主要解释一下整个流程,并不会特别明显地劝说对方。

  据王卫介绍,他每天至少接到二三十个咨询电话,一年365天天天如此,几乎从未间断。

  接收站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家属不打电话通知,工作人员不能打电话询问,只有家属进行完最后的遗体告别确认捐献后,才能正式接收,用于医学科研和教学。

  这么多年,即使在教学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也从来没有人违反过。

  每个到他的办公室咨询的人,王卫都要和人家坐下来细谈一遍,包括反复确定志愿捐献者的家属是否同意其捐赠遗体。当对方再三保证家属绝对同意后,王卫才把登记表交给对方,并嘱咐一些注意事项后才送走志愿捐献者。

  假如接到了家属的电话,王卫会首先表示感谢。“因为从逝者到家属,都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致谢是理所当然的。”

  致谢完毕,王卫他们则会试着劝慰家属节哀,安抚家属的情绪,并帮着办理和殡仪馆方面联系的手续。

  最后,当逝者的遗体从殡仪馆送到接收站,学校还会为家属举办一个小型的告别仪式。在这个仪式上,王卫会代表学校方面再次向家属致谢。

  告诉学生对待遗体要像对待真正的病人

  除了遗体接收站的工作,王卫还担任教学工作。

  在医学界存在着这样的一个说法:每个病人都希望能够遇到一个好大夫,但是却没有想过好大夫从何而来。实际上,学生们就是从这些捐赠的遗体上,认识第一根神经、第一根动脉……最终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夫。

  目前,国外的医学院校平均4到6个学生操作一具遗体。而在国内,基本上是8到10个医学生操作一具遗体。这还是在北京,有的外地院校甚至几十个学生围着一具遗体,实际操作很难。

  “你去看病,遇上个从没在遗体上进行过实际操作的医生,你敢把自己交给他吗?”王卫说这话的时候很严肃。

  他告诉记者,人体解剖课是所有医学生的必修科目,一般被安排在大一的第一学期,首医大的学生一入学就要接触遗体,因为这是基础中的基础,特别重要。

  学校每堂解剖课前都有一个简短的开课仪式,所有的学生都要默哀,向遗体鞠躬致敬。老师们会告诉学生,“想要成为好大夫,就要像对待真正的病人一样对待遗体,任何操作失误,在临床上都可能导致真正的死亡。”

  除了向遗体鞠躬致敬,首医大的学生每年清明节时会统一前往长青园,那里是所有遗体志愿捐赠者共同的“家”。

  “今年清明也快到了,我们又要去那里看看了,每次去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那种震撼的感觉,会记很久,很久。”王卫说。 文/记者王妍实习生荆可欣

  姓名:王卫

  年龄:54岁

  个人简介:首都医科大学遗体接收站负责人。

  1999年,首都医科大学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收站正式挂牌成立。最初由几位老师一起负责,现在由王卫主要负责。

(责任编辑:UN933)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