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在稷山县化峪镇佛峪口村的层层梯田里,记者看到麦农正忙着用黄河提水工程引来的水灌溉麦苗,他们个个笑逐颜开。“哎呀!多亏老支书引水上山,要不去冬今春的干旱非把我家小麦旱死不可!”正在浇小麦的村民姚小燕快人快语。“老支书筹巨资兴修水利,使我村旱塬变水田,大家伙都拍手叫好!”该村党支部书记原胜曼介绍说。
今年81岁的苏立功,曾在村里担任党支部书记20多年,村民习惯地称他 “老支书”。近年来,他虽然退下来了,但人老心不老,为了大家的利益,更为了千年旱塬变水地,他筹资110多万元引水上山,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誉。
旱塬盼水千年终成事实
佛峪口村位于稷山县西北部的吕梁山南麓,共有1500口人、2500亩耕地。该村自然条件恶劣,耕地绝大多数是吕梁山南坡瘠薄的砂石梯田,十年九旱,农民种田靠天吃饭。“种一葫芦收一瓢,公粮完不成,年年吃供应”,这几句顺口溜曾是过去该村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多年来,佛峪口村群众也曾几度努力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先后开山筑坝、建设佛峪口水库,凿井提水、开发地下水资源,但或因旱情严重,水库无水可聚;或因地下水位下降,水井无水可抽,农业生产仍然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命运。
为了改变靠天吃饭的命运,佛峪口村于2010年9月打响了引黄提水工程战役。而且,经过全村人短短3个月的努力,旱塬盼水千年终成事实。
2010年11月30日上午10时许,当佛峪口村引黄提水工程竣工上水时,在位于村东100米的提水站出水口,全村男女老少数百人来了,参加工程建设的水利专家来了,化峪镇领导和黄河提水工程局有关领导来了。只听黄河提水工程局领导对着手机话筒大声地命令:“开匣上水!”顿时,远在2000米外的提水泵机器开动。不到10分钟,黄河水从6寸粗的提水管道喷涌而出,现场的人顿时沸腾了,笑声、欢呼声、喝彩声响彻云天。
拼了老命也要引水上山
将时间拉回到2010年7月,佛峪口村支村委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为全村转型跨越发展献计献策。此时,有人提出引村南黄河灌渠里的黄河水上山、变旱塬为水田,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大胆设想。其实,这个设想也是全村人多年的梦想,但是也面临着重重困难:一是村里海拔高,高出黄河提水工程灌渠六七十米;二是兴水资金难,引水上山初步核算需要投资110多万元。这对于一个只有240户,且没有任何资源的小村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连续几天的沉默过后,年已80岁的老支书苏立功站了出来,他提出由他牵头,建设“引黄入佛二级提水工程”。“拼上我这条老命,也要把黄河灌渠水引上山!”苏立功在全村党员干部大会上铿锵表态。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立功四处奔走,白天黑夜连轴转,终于攻克了一道道难关。没有引水项目,他向镇和县水利局、引黄办打报告,镇里和县水利部门给予最大的支持;没有勘测技术,他数次找运城市水利局的水利专家李治广,又是打电话,又是亲自登门拜访,李总工程师亲自带着仪器来到佛峪口村;没有资金投入,他东拼西凑,借款30万元,而且还动员村民原俊管和姚孟庭分别出资10万元,还有20多个村民在老支书的感召下,你3万元他2万元地掏出了钱……从8月下旬筹款筹建,到9月开工建设,至11月30日工程竣工,仅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总投资114万元的引黄上山入佛峪口村提水工程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
据介绍,该引水上山提水工程属于二级提水泵站,总扬水高程67米。工程设施包括提水泵两台、活动泵2台、蓄水池一座、变压器一台,铺设管道2000余米,修防渗渠4000余米。工程先后动用3台挖掘机、2台铲车、10余辆小四轮车或三轮车,动用劳动力上千人次。
村民笑逐颜开谋划未来
佛峪口村引黄提水工程,不仅使佛峪口村2500亩旱塬变水田,而且灌溉面积还可覆盖周边的阳平、刘家庄、史家窑3个村的2000多亩耕地,工程效益十分显著。
50岁的佛峪口村二组农民姚忍强那个高兴,他一边忙着浇水,一边回答记者提问:“我家共4口人,现种9亩小麦,这引上山的水可是救命水啊!没水时一年四季的旱情愁死人,我这9亩麦田,好年景每亩收上200公斤,每遇旱年仅能收100公斤到150公斤,有时甚至不到100公斤,还曾经连续3年颗粒无收呢。”他接着说:“现在可好啦,每亩至少也能产小麦350公斤,有了水不仅能种两茬小麦、玉米,而且还能搞调产种植红枣、核桃等经济林……”
佛峪口村村委主任姚宝贵算了一笔账:村里旱地正常年景,平均每亩小麦产量150公斤左右;当旱地变成水浇地之后,每亩产小麦350公斤至400公斤,比以前至少增产1倍以上。这2500亩耕地每年至少增产50万公斤小麦。按现在小麦市价计,年可增收100万元以上,全村人均增收可达600多元。
本报记者 王恩瑞 本报通讯员 薛建登
(编辑:李琳)来源山西新闻网)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