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衣食住行感受CPI热度 物价能否前高后低存挑战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4月15日11:28
  新华网上海4月15日电 (记者姚玉洁、沈而默)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4%,创下32个月以来新高。此前,CPI曾于2008年7月达到同比上涨6.3%的近年历史高位。

  普通百姓从衣食住行的点点滴滴,都能感受到CPI的热度。专家认为,我国今年全年物价能否走出此前预期的“前高后低”尚存挑战,当前除了运用好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多种工具,还应该适度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缓解日益严重的输入型通胀。

  “衣食住行”感受CPI热度

  “无辣不欢”的湖南籍女孩林小帆发现,最近辣椒的价格涨得有点“辣手”。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辣椒价格从每公斤5.65元上涨到7.98元,一个月40%的涨幅让网友直呼“辣死你”。

  3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5.4%,再次“破五”。普通百姓则从衣食住行的点点滴滴,感受到物价上涨的热度。

  白领薇薇平时喜欢到上海最大的服装零售批发市场七浦路买衣服。但她最近发现,原本八九十元一件的T恤衬衣几乎不见踪影,价格普遍上涨了一二十元甚至更多。“老板说,棉花和化纤去年以来都涨了,虽然涨价,利润还薄了。”

  从安徽来上海打工已8年的朱金福,已经娶妻生子。为了孩子上幼儿园,春节以后朱金福一家从浦东高桥搬到了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卢湾区。他发现,一处老式里弄15平方米的房子,每个月的租金也要900元,而一年前还不到700元。朱金福打算在家门口开个小服装店,发现一个小店铺的租金都超过8000元一个月。“以前差不多6000元就可以租到,现在不仅价格涨了,而且房东合同只签一年,等着后续提价。”

  4月7日成品油再次调价,上海的93号汽油已经达到7.79元/升,各加油站排队等候加油的长龙似乎比以往都要长,焦虑的车主们都希望赶在翻牌之前加到最后一箱“廉价油”。去年3月份93号汽油每升价格为6.61元,相当于现在加满一箱油要多花70元。

  而上个月日本大地震也给国内物价上涨带来了一些短期推动力。上海居民陈孜琳,之前一直是从网上给孩子买日本“花王”牌尿不湿,54片装的尿不湿在3月之前网上代购的价格是每袋148元。而之后,尿不湿的价格一天一个样,最高的时候涨到了210元/袋。“要是继续用"花王"的话,一个月光尿不湿一项就得多花200块左右。”

  物价能否“前高后低”尚存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当前物价上涨的结构性因素,除了食品价格上涨,居住类价格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从价格监控来看,此前的农产品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已经开始通过工业品逐渐向其他消费品传递和蔓延。例如衣着类价格,今年前2个月一直是同比下降,3月份受棉花和化纤类原料价格上涨,也出现了一定的上涨。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受全球流动性充裕、美元走软、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日本地震灾害等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目前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已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原油期货价格已攀升至两年半以来的最高点。输入性通胀还在加剧,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加大。”

  更值得注意的是,通胀呈现“全球化”趋势,不管是新兴市场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全球性通胀比预想中更早到来。3月份欧盟地区CPI涨至2.6%,是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值。而据市场机构预测,美国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也将上涨0.4%,核心CPI上升0.2%。

  刘元春及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徐国祥等专家认为,通胀在一定时期处于高位运行的态势已经显现,短期回落的可能性较小。

  首先,货币政策调控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能否及时有效回收过剩的流动性,还有待观察。

  其次,目前各地已高度重视农业和粮食生产,“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这些措施对于包括蔬菜价格在内的食品价格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农产品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食品价格上涨压力依然存在。

  第三,输入型通胀的压力持续且不可控,最明显的就是油价,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油价也随之上涨。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也认为,根据去年的基数效应,今年CPI高点应该在7月,之后会逐渐回落到4%以下。

  上海财经大学对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的调查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71.2%的受访者认为未来半年物价仍然会继续上涨。虽然较去年第四季度下降了6.4个百分点,但是仍处高位。

  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

  专家认为,当前全球通胀苗头正在逐渐显现,在新兴市场国家自去年起持续收紧银根之后,近期欧洲央行在通胀压力之下,已经于13日上调欧元区主导利率25个基点至1.2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13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指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要处理好总量和结构的关系,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综合运用好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

  连平说,去年以来,央行已累计加息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9次,公开市场操作也很活跃,都是在“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这些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月份物价环比2月出现了0.2%的微幅下降。今后,除了数量工具和信贷管理,还应该适度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缓解日益严重的输入型通胀。

  作者:姚玉洁 沈而默
(责任编辑:UN015)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