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汶川5.12地震三周年 > 汶川三周年消息

汶川地震重灾区罗江县的“幸福家园”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5月07日15:33

  新华网成都5月7日电 (记者许茹)“天蓝水碧杨柳岸,吱吱奏鸣蝉……”一曲《罗江谣》唱出了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的幸福图景。经过三年灾后恢复重建,罗江变成了一座山水秀美、经济快速发展、充满幸福感的川西小县。

  以建设“幸福家园”为目标,罗江县干部群众在灾后重建中,逐步领略到不断提高的“幸福指数”。

  万安镇景乐社区居民肖宜友没想到,如今的日子让他想到一个词“幸福”。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因为房屋被震垮,远在上海打工的肖宜友回到家乡。贷款4万元建好新家园后,他通过社区培训在附近工厂里当上了保安。看到灾后重建缺建筑队,有些技术的他又组织身边的人一起承接了加固、维修工程。去年他还清了贷款,买了私家车,“感觉越来越好”。

  在汶川特大地震中,罗江10个镇、20.3万人受灾,经济损失达116亿元,是地震重灾区。经过三年重建,罗江的重建项目开工率和投资率均已接近95%。

  记者6日在罗江县城看到,这里马路宽阔,街道整洁,路两旁开满了商铺,许多行人在悠闲地踱步。在农村,到处是漂亮整洁、各具风格的新房舍。“现在,罗江最漂亮的建筑是民居、最牢固的建筑是学校、最现代的建筑是医院。”罗江县副县长林永成说。

  在罗江县七一潺亭中学,灰白相间的新教学楼透露出古朴的气质,加固翻修的学生公寓里洋溢着生活的气息……该校校长谢忠介绍,七一潺亭中学是用特殊党费援建的项目,总投资达2458万元,包括新建教学综合楼、食堂以及运动场等。

  在保证灾后重建基础上,2009年9月罗江开始探索“以城促乡、民主自治、全域建设中国幸福家园”的特色发展路径以生态良好为基础,以生产发展为根本,以生活富裕为目标,用10年时间完成“出如画、入有余、大和谐、同快乐”的总体建设目标。

  “"出如画"就是城乡环境优美。”林永成解释说,与一些地方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打扫清洁”画上等号不同,罗江全力、全域、全面启动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将其质量高下、水准高低、实施深浅与后面的目标相关联全县10镇,各有其美;109个村,村村如画。



  一个数据令人欣慰:截至2010年底,罗江共计投入近亿元用于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从县城到村庄的垃圾和污水处理能力,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户垃圾处理从乡到村、到户的全覆盖。如今,蜿蜒的青石板小路连接起一座座亭台,白墙灰檐的农民新居散布在路边地头,如一幅田园水墨画卷徐徐展开。

  林永成介绍,罗江幸福家园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民主自治。为此,当地试点扩权强镇,在白马关景区等地试验,赋予县级管理权限。同时,创新村组议事代表制度,推行村民议事代表定向化、常设化,形成了村支部领导,村议事会决策、监督,村委会执行的基层民主自治新构架,村民自己的事自己议。

  在镇一级,全县10个镇都设立了“幸福家园促进室”,由群众推选威信高、服务好的人担当“幸福调解员”,单独设立接待场所接待来访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既方便了群众,又减少了基层矛盾的积累、升级。

  在产业发展上,罗江把全县当作一个城市来经营,以工促农,以农促游,以游促收,以乡促城,实施“农村包围城市”,推进镇村“组团式”扩张、“田园式”开发,实现城乡共荣。

  与此同时,罗江把群众的“幸福度”放在与GDP同等重要的地位。为此,罗江以幸福指数为尺度,以生态文明、基层民主、产业互动、公共服务和文化软实力五大体系为支撑,量化经济社会发展,倡导了一种群众自尊、自信的生活方式。

  按照规划和“中国幸福村庄(社区)”评价体系,以“出如画、入有余、大和谐、同快乐”为建设目标,2010年罗江顺利完成了首批试点示范村、精品村建设,成为四川省10个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县之一,并获全省一等奖。

  “这几年,我们的房子漂亮了,街道干净了,环境整洁了,生活变得更好了。”罗江县慧觉镇黄荆村的廖玉琼看着自己怀里3个月大的小外孙幸福地说。

  作者:许茹

(责任编辑:UN936)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