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死亡 > 拉登死亡消息

卡尔-文森号全舰封口不谈拉登 高度戒备防袭击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6月07日10:39
5月22日,抵达香港的“卡尔·文森”号航母,甲板上的参观者不少。本报记者 陈晓伟/摄
5月22日,抵达香港的“卡尔·文森”号航母,甲板上的参观者不少。本报记者 陈晓伟/摄

  原本以为会发现“卡尔·文森”号上关于本·拉丹的蛛丝马迹,但令人失望的是,上至航母司令官,下至普通水兵,没有人嘴里蹦出了一个字,显然已经下了“封口令”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晨发自香港

  5月26日早,满载着数千水兵的恋恋不舍,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缓缓驶离香港。出于安全考虑,它并未公开它的下一站目的地。不过,就在今年的1月份,它还刚刚访问日本和韩国,与日本海上自卫队以及韩国海军举行过联合军事演习。

  “卡尔·文森”号,为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长330米,排水量约10万吨。因为5月2日在阿拉伯海域为本·拉丹的尸体举行了海葬,一时间它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也被舆论视为“基地”恐怖组织可能报复的对象。

  5月22日,“卡尔·文森”号结束菲律宾之旅后,经过不久的航行,抵达香港港口。就在抵达的当天上午,《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获得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批准,登上“卡尔·文森”号,近距离探寻本·拉丹尸体海葬前的最后停留处。原本以为会发现航母上关于本·拉丹的蛛丝马迹,哪怕是水兵随口的一句感慨,但是,令人失望的是,上至航母司令官,下至普通水兵,没有人嘴里蹦出了一个字,看来是美方高层早已经下了“封口令”。

  安检与以往靠港美舰大不同

  作为港口城市,香港每年都会迎来送往不少外国军舰,美国军舰更是“常客”,媒体记者的登舰参观多是轻松而愉悦的。不过,此次“卡尔·文森”号的来访,从申请到最后登舰,气氛显然跟以往有着隐隐的不同,原因还是因为这艘航母刚刚海葬本·拉丹的这笔“履历”。

  美方的检查格外严谨且繁琐。就在航母抵达香港的前几日,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已通知媒体,称因提出登舰要求的媒体众多,人数将受到严格限制,并非所有记者都会获得批准。此外,每一个报名的文字、摄影或摄像记者都需要提供自己的电子邮箱,以便最终确认是否获邀。《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今年早些时候曾登上访港的美国第七舰队指挥舰“蓝岭”号,程序远没有如此“麻烦”,只要报名就可以。

  在“卡尔·文森”号抵达前一晚,本报记者终于收到了来自总领馆的电子邮件通知,被告知获准登舰。只是,总领馆的电子邮件还特别提示,名单一旦确认,不可临时换人,记者除必要拍摄器材外,不可携带小刀等“类似武器”的物品。戒备之严可见一斑。

  5月22日上午约10时,本报记者抵达集合地点位于湾仔的分域码头。这是一个不对公众开放的隐蔽码头,也是美国军舰抵达香港时水兵登陆的地方。在进入码头的门口,美国总领馆的官员首先检查了记者的证件。“验明正身”后,等待记者的,则是最为严密的一关,安保人员将记者的背包、手机都物品通通用X光扫描检查,本人则需经过安全门,检查是否随身携带违禁物品。整个过程类似登机前的安全检查,负责检查的安保人员表情严肃,一丝不苟。跟以往登美舰时“例行公事般”的检查完全不一样。

  “卡尔·文森”号并未靠港停泊,而是停泊在大屿山水域,靠近香港赤腊角机场,离港岛仍有一段距离。参观者均需从分域码头搭乘渡轮过去。当天,香港的天气并不好。从早上开始,天空一直阴云密布,在渡轮行驶途中,还下了一阵急雨,大家都在念叨,希望上了航母可不要再下雨。

  在风浪中,轮渡足足走了半个多小时,横陈在海面上的灰色航母才逐渐进入视线。尽管距离尚远,但“卡尔·文森”号庞大的体型仍叫大家动容。在这艘海上“巨无霸”的旁边,还停泊着几艘身形相对小巧的舰艇,这是此次同“卡尔·文森”号共同访港的两艘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共同组成一个航母编队,全体官兵约有7000人。

  身处甲板才感知航母庞大

  登上航母,本报记者看到,在航母的“码头”上站满了水兵,他们可不是在列队欢迎大家,而是在等待坐船登岸。水兵们身着便装、手拎背囊,神情放松,彼此间随意闲聊着,开着玩笑,看起来和普通西方游客没什么区别。

  在航母更高一层的平台上,不少仍穿着军服的水兵正俯身向下看,表情淡漠,似乎在感叹自己没有那些着便装的战友幸运,能在抵达当天就可以一饱香江美景。也有水兵热情地和刚刚登舰的记者们挥手打招呼。从颠簸的轮渡船跳上航母,第一感觉是十分平稳,与回到陆地似乎没有区别。身处航母一端,视野受限,无法一窥全景,震撼感反不如登舰前强烈。|

  以铁灰色为基调的航母上,只见到处都是管道、楼梯、仪表和种种记者叫不上名字的设备,几条蓝、白、红三色彩带装点在舰身,给人稍许轻松一点的感觉。随着新闻官往里走,迎面看到一个近一人高的木制宣传板,上面整齐排列着“卡尔·文森”号主要指挥军官的照片,附带头衔和姓名,总共约有20人。排在第一列的三位最高指挥官中,有一位是女士。

  继续向前,跨过一道门,就钻进了航母的“大肚子”里了,进入其中,竟然有着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天花板上连成一线的白炽灯映照下,“大肚子”里一点也不让人觉得昏暗,反而更像是一个灯火通明的大仓库。

  这里应该是航母内部的主要通道,足有近两个篮球场宽,好像能一直通到航母的另一头,隐约能看到通道尽头处停放着的多架战斗机。在新闻官的带领下,走上一个可升降的露天平台,然后便随着平台缓缓升上甲板,整个过程,有点像演唱会上歌手从底部升上舞台亮相的感觉。身处甲板,才真正感到“卡尔·文森”号的庞大。

  本报记者看到,数十架战斗机在甲板上分列停放,其中美国海军的主力舰载机“大黄蜂”,外形硬朗,气势逼人。大部分舰载机的机翼部分都折叠起来,以便在有限空间内容纳更多战机。据介绍,这艘曾参与美军对阿富汗与伊拉克战争的航母供飞行用甲板面积达4.5英亩(约合1.82万平方米),最多可搭载约90架舰载机,飞行队伍约2500人。

  全舰“封口”不谈本·拉丹

  塞缪尔·佩雷斯,是“卡尔·文森”号的司令官,面对众多记者的拍照,他热情而健谈。不过,每当一问及本·拉丹,他的脸瞬间就变得严肃了很多,并直言拒绝回答。

  舰上的水兵都十分年轻,其中还有不少女兵,她们大多神情腼腆,不善言谈。同样,只要一提到本·拉丹,所有人都缄口不言,只推说“不知道”、“毫不知情”、“不方便评论”,但一提到香港之旅,这些年轻人都忍不住露出兴奋期待之情。一位个子高大的水兵告诉本报记者,“吃美食,和这里的人们聊天,再给家人朋友捎带点东西,这就是我的全部访港计划。”

  据介绍,在港停留的四天里,水兵们不仅可以在遍布香港的酒吧里一醉方休,也有机会参加特别安排的联谊互动活动,包括与当地家庭共同进餐,真正了解“东方明珠”的人与事。

  为了确保“卡尔·文森”号在港停留间不出任何纰漏,香港水警在航母抵港当天就派遣了安保小艇巡逻,以及派遣潜水员检查附近水域的安全。另外,为确保治安正常,香港警方以及美军宪兵,共同在水兵们活动聚集区域加强巡逻。

  正如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李少光所言,恐怖分子更倾向于突然袭击,对于高度戒备的“卡尔·文森”号和香港没有“兴趣”,恐怖分子也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国际先驱导报》对话美国航母司令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晨发自香港

  5月22日,在“卡尔·文森”号宽阔的内舱,美国司令官塞缪尔·佩雷斯上将接受了《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的采访。不过,他的回答听起来更像外交辞令,且惜字如金,尤其是每每问到本·拉丹,他都条件反射般的给予了拒绝,语气坚决而不容商量。

  《国际先驱导报》:是否可以透露一点关于海葬本·拉丹的信息?

  塞缪尔-佩雷斯:不,我不能。

  Q:可以谈谈海葬本·拉丹对全舰士气的影响吗?

  A:
不,我不可以谈,不能谈论本·拉丹或是任何与本·拉丹有关的事。但是,我可以说,“卡尔·文森”号上有5000多名优秀的美国水兵。在任何情况下,他们完成的工作都令人敬佩。  

  Q:请问海葬本·拉丹的地点?

  A:
我们当时是在北阿拉伯海域。  

  Q:以前“卡尔·文森”号上是否举行过海葬?

  A:
事实上,我们不时会实施海葬,当(牺牲)水手们(的家属)要求实行海葬时,我们会完成这些工作。  

  Q:您认为“卡尔·文森”号停泊香港安全吗?

  A:
我们在香港感到很安全。香港警方和整个城市都表示出了对我们的热忱欢迎,并向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确保我们的水兵和舰艇安全。  

  Q:那担心下船后水兵们的安全吗?

  A:
我相信,香港特区政府与香港警方将为水兵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安全保护,来自恐怖袭击的威胁其实每天都存在,我相信香港特区政府会将这些威胁降至最低。  

  Q:访问香港的行程是怎样的?

  A:
这只是一次正常的港口访问,我们会在香港停留4天,其间每个水兵都有机会走下航母,和香港近距离接触,享受这个繁华都市的美食与当地人民的友谊。对于能够来到香港,我们的每个水兵都很高兴,希望感受这个城市的魅力。  

  Q:“卡尔·文森”号此次会跟第七舰队汇合吗?您如何评价中美关系?

  A:
我想,关于第七舰队的问题应该留给第七舰队,我们不方便评论。我们能够来到香港,以及我们和中国之间的种种联系,都已经是美中两国军方以及国家间良好关系的象征。
(责任编辑:UN004)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