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北京一村百万滴灌设施废弃无用 种地仍靠天等雨

来源:北京日报
2011年06月16日10:39
滴灌设施只剩下一些挖断的水管。
滴灌设施只剩下一些挖断的水管。

配套建设的机井没有配电设备,不能抽水灌溉。邱雯摄
配套建设的机井没有配电设备,不能抽水灌溉。邱雯摄

  种地仍要靠天等雨

  今年夏季以来没下一场透雨,致使渤海所村退耕还林种植的板栗树受到很大影响,其中间作的小杂粮幼苗有的旱死。村里机井打了不少,但大部分被破坏了,关键时候就是用不上。

  大约是在2005年,有关部门投资百万余元,在村公路两旁的密植板栗园里铺设了滴灌节水管道。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滴灌设施并未全部投入使用,这几年遗弃不管逐渐损坏废弃了。连续几个春季,外来的小商贩走村串巷收购滴灌水管,半天就能收购满满一农用车。

  现在,村里好几百亩的滴灌节水设备全部被毁,投资打了“水漂儿”。糟糕的是,灌溉的机井很多也用不了,村民又退回到过去种地靠天等雨的老路上。从长远考虑,日后难免有重旱,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修复机井,让村民灌溉抗旱。

  800亩滴灌工程当摆设

  尚未使用破坏殆尽

  6月10日,记者驱车来到怀柔区渤海镇渤海所村。只见村公路两边种植着大片的板栗树。村民说,这里就是退耕还林后建立的“密植板栗园”。现在正是板栗树生长的关键时期,可是园里的板栗长势并不好,叶子稀稀落落的。有些板栗树已经枯死被砍掉了,“斑秃”的地块改种了大豆、玉米等杂粮食作物。太阳一出来,暴晒下的叶子就干得打蔫了。

  村民讲,过去浇地都是挖明水渠,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为了节约用水,五六年前政府投资在渤海所村试点建立了滴灌工程。

  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一处板栗园。在一个污泥潭边找到了浅埋在地下的滴灌分水管,黑色胶皮管距离地面只有10厘米左右,被挖断的胶皮管翘着露出地面半截。板栗园周边还能看到一个个连接抽水井的金属管头。村民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现在还能找到的滴灌设备的“遗迹”。

  一位参加过滴灌工程建设的村民说,滴灌真是非常方便!只要机井一启动,抽上来的水就通过主管线进入分水管,而后水被压进筷子粗细的滴水管,水分逐渐渗透到板栗树根部,而土地表面不见水迹。

  当年政府出资200多万元为村里板栗园安装了800亩滴灌系统,村民们非常高兴。但令他们不解的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工程建设完成后,只有村东头一片地里试验过,后来就不了了之了。有些滴灌设备几乎没有投入使用。废弃不用的滴灌设备被逐渐破坏了。

  全村28眼机井只剩几眼能用

  电机水泵被毁 有水无法浇灌

  为了配合滴灌设施,当年渤海所村还打了一些机井。在村西的板栗园,记者看到田间地头有一些方形的机井房,走近看到井房旁边就是一眼水井,里面有水。但井房门锁着,房顶上抽出的几根电缆已经被剪断,没有连接电力设施。村民说,机井建好后一直摆在那儿没用过。

  三四年前,村里还打过一眼新井,可钻了井,却没建井房,没有配电设备,没接电源,所以不可能抽水。新井至今封闭着。

  新的机井没法用,老的井又被毁了。村民告诉记者,不知什么原因,有的老井给填上了,有的机井电机和水泵被破坏了。截至目前,村里一共打了28眼机井,能用的只剩一两眼了。

  这两年下雨少,地旱得厉害。村民向记者抱怨道,眼睁睁地看着井里有水,却因为机井没有电机、水泵,他们根本无法抽水浇地,只能靠天等雨。

  村民心里都很着急,板栗是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连续几年收成不好,收入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这两年,冻害加上旱灾,板栗收入锐减。一位村民栽种的50棵板栗树只活下来30多棵,结果最少时一年只收了8颗栗子。

  村委会已申报

  更新26眼机井配电设施

  记者随后从渤海所村委会了解到,目前村里共有28眼机井,只剩下几眼机井凑合着用。一部分是因为电力设施配套建设不足,打了井却不能接电,只能闲置不用;还有一部分老井的配电设施老化,甚至被偷盗,导致部分机井无法使用。

  村里作为试点建设的800亩滴灌设施,试用了一阵就废弃不用了。近几年干旱越来越严重,灌溉设施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2009年以来,村里多次打报告要求配套更新26眼机井的电力设施,但至今还未批下来。

  本报记者 罗乔欣 通讯员 邱雯

(责任编辑:UN11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