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南风窗 > 南风窗精彩报道

中小型企业转型困难 营商环境有待改善

来源:南风窗
2011年06月21日13:39

  文|本刊记者|邢少文 发自广州

  在制造业领域,加工贸易的模式支撑中国走过了多年的快速发展,但近年来,如何从低水平的出口主导转向内需扩大,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方向,因此政府和民间不断在讨论如何“出口转内销”的问题。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外需萎缩导致一批中小企业倒闭,更凸显这一命题的重要性,在政府层面,也屡屡提出促进出口转内需的口号,但如同中国本身沉重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样,要改变长期形成的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畸型拉动的经济结构,这个转身绝非那么容易。

  小企业的选择

  2007年,范晓濛离开任职5年的江苏省纺织工业集团进出口公司,和朋友成立了自己的服装外贸公司,这家年营业额接近500万元的小企业,服装产品主要出口到加拿大和巴西,目前有10几个员工。在中国,有着数以万计的这类型小公司。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范晓濛这类型的服装贸易公司是个打击,“2008年之前出口毛利有20%左右,净利起码也有10%,2008年之后就下滑得厉害,现在毛利也就10%~12%,净利也就3%~4%。”范晓濛对本刊记者说。

  2008年之后,服装贸易企业订单数量减少,欧美的订单也部分转向了越南、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另一方面,对于服装行业而言,原材料和工资的上涨幅度让范晓濛感触最深,棉纱不断涨价,2010年4月开始涨,2009年底2.9万元/吨的棉纱,到2010年底变成了4.8万元。

  再加上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家先后放开了服装行业进出口配额和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管制,门槛降低了之后,外贸企业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更使得许多企业萌生出口转内销的念头。

  但说转型容易,做转型难,在范眼里,外贸和内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就我所了解的情况,转型成功的,几乎没有。”他说。

  范分析,虽说做服装内销的毛利表面上甚至可以达到100%~200%,但内销要自创品牌的话,首先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要花钱做广告去宣传推广,要花钱请人来调研和设计,要支付不菲的人情费和进场费才能进入商场或超市,计算下来净利也就比出口多几个点。

  其次,让消费者认可一个品牌要花很长的时间。所以,企业的投资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得到回报,也有可能血本无归。毕竟,服装企业的门槛低,国内竞争越来越激烈。

  “各种费用,还有库存的压力,同时,要承受高额的利息,因为商场和超市苛刻的付款条件,3~6个月才可能拿到货款。”他说。而做外贸,虽然利润少,但程序则简单得多,接到订单——给客户打样确认——投产面辅料——大货生产——验货出货——收到货款。整个周期一般在3~4个月。

  “对我而言,做外贸主要是做服务,而做内销主要是做市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程序。所以,尽管服装外贸的大环境越来越恶劣,利润越来越薄,我还是坚持做外贸。”范说。

  范有几个做外贸的朋友也想转内销,但目前的做法仅局限于在淘宝网上售卖,走电子商务B2C的渠道比传统渠道虽然省了很多成本,但几乎没有什么品牌和消费者忠诚度可言,和大路货相差无异。

  中型企业转型困难

  和范晓濛类似小型企业转向的畏惧相比,以加工生产为主要业务的中型外向型企业转向内销,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吴振昌1990年就将台湾的制鞋生产线全部搬到了广州,成立了创信鞋业公司,利用他原先的海外网络和广东廉价的劳动力,为耐克等一批大客户代工,生意红火。不过,金融危机爆发后,他的企业订单一度下滑了三四成,工人数量也由1.3万多人减至六七千人。

  虽然面临着困难,但是在内迁做品牌经营还是外迁至东南亚的问题上,吴振昌有些举棋不定,因为两者都存在风险,他需要慎重考虑,毕竟这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市场的人力资本虽然比中国便宜,但生产配套远没有大陆成熟,更重要的是,外迁后很可能将错失大陆这个庞大的市场机会。而假如内迁,在交通运输以及生产配套上也将面临一些问题,尤其是对他这样90%产品出口的企业来说暂时存在诸多不利。

  几年前,吴振昌也开始代理一些品牌拓展内销,但进展并不顺利,目前还占不到公司销售额的10%,吴振昌对记者坦言这与他将更多精力放在出口订单生产上有关,但他还是很看好内销市场的前景,只是从制造业转入商业有较大风险,那是两个差异很大的领域,前期市场调研要做好充分准备。

  在转向内销的过程中,“学费”总是难以避免要交的。

  佛山地区一家以小家电贴牌生产和出口为主的中型企业虽然从2008年起就启动了内销,但内销比例至今不到5%。“一是动力不足,贴牌利润仍然存在,且新产品大大带动了今年出口增长;二是相比之下,内销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障碍重重。”该企业一位离职的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只要贴牌还有利可图,做惯了贴牌的中小企业就不愿轻易改变路线。

  2008年底金融风暴最严重的时候,这家以咖啡机、电热水壶生产为主的企业,曾经最困难时销量下滑到只剩60%。为此,企业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用多年出口积淀下来的资金,一方面潜心投入到研发,等待欧美市场的复苏;另一方面,也开始尝试开辟内销。

  但第一轮开拓以失败告终,在开拓国内市场的时候,“算不上团队的团队,自由松散的管理,毫无目标的作战计划,把和咖啡文化联系紧密的咖啡机随便扔放在大卖场里,随便下放到三、四级市场,完全找错目标市场,是导致投入产出几乎为零的一系列原因”。

  该人士介绍,他们已经实施多种模式开辟内销市场。如自建卖场、货架置换、参加国内的相关产品展销会等,但效果并不太好。“内销开拓对中小企业来讲一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不是每一个中小企业都能熬得住的。”他说。

  高昂的渠道建设费用是中小型企业出口转内销过程中感到“恐惧”的一点。

  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在出口的同时也做内销,旗下有国内女装品牌之一的“庄姿妮”,但在经过10多年经营至今仍然未摆脱亏损。据了解,因百货商店进场费、设计以及人工成本等费用,“庄姿妮”的销售额需要达到3000万元的规模才能持本。

  广州的百货商场主要扎堆在黄金地段,一般商场一楼租金每天达到500~600元/平方米,有的甚至高达1000元/平方米。店铺租金不断走高吞噬着内销企业的利润。

  在国内市场销售,往往还会遇上“李鬼”。原广东丝纺副总经理王勇力告诉记者:“几年前在广州专卖店刚推出新款,过几天就发现周围服装店也推出类似款式,但价格则便宜许多。受仿冒冲击因此曾关闭过一些专卖店。”

  营商环境有待改善

  品牌和渠道,大概是企业在出口转内销过程中最大的两个拦路虎。这一方面说明做国内市场需要企业下更多的功夫,掌握更多的竞争技能,这是产业升级的必然之路。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目前国内市场竞争环境上一些并不尽如人意之处。

  受访人士纷纷指出,国内市场不但交易链条冗长,回款慢,而且需在各环节中沉淀大量的资金,要考虑产品特殊需求、应酬、客户、终端以及潜规则等等,其中,渠道的中间费用,开拓市场中的各种回扣、公关费用、进场费等都充斥着“渠道霸权”,还有诸如政府公关费用和维权费用,也即交易成本过高。对于做惯了外贸的企业来说,要转变观念和做法,并不简单。

  此外,国内信用支付环境较差,出口贸易通常是国外买家以银行出具信用证的形式支付货款,企业不必担心收不回货款。但如果做内销,客户往往只交订金,出货时再交几成货款,最后才付尾数,资金回笼慢,大大增加了生产企业的资金成本和风险。

  从企业层面上来看,是否该出口转内销,是鉴于对现实竞争环境的判断,同时在宏观的一些竞争环境和竞争制度上,目前亦仍存有诸多制约之处。

  税率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问题,目前许多出口企业的产品仍然可以享受13%~17%的出口退税,2010年中国的出口货物退税已达到创纪录的7327亿元,事实上,出口退税已成了许多出口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

  高额的出口退税显然偏离了中性税收政策,为一些行业和企业提供了竞争保护。近几年来,为减缓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出口退税被作为缓压器,对落后生产力的调节更见乏力。

  另一方面,转向内销在国内市场不但没有出口退税,还要加征17%增值税,这无疑也影响了企业转内销的积极性。

  对于中国沿海的很多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而言,在外部环境上,还有一系列制约因素,广东省外经贸厅曾做过调研指出,影响出口转内销的其中问题之一是国内市场准入手续较为复杂。首先,海关在办理内销产品进口征税过程中,现行内销审价补税程序较为繁琐,要经历预审价、核价、补税等多个环节,而且补税单价偏高、手续复杂、耗时过长。其次,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前,需要办理各种资质认证,主要包括生产许可、市场管理、知识产权、质量安全和3C认证等,涉及多个主管部门。

  此外,由于诸多加工厂是港台资本开设,对开展加工贸易而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加工工厂来说,如果不转型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外商投资企业或其他类型企业,则无法以自身名义进行内销。而此类企业转型手续办理需要涉及11个政府部门审核,对普遍规模较小的中小型工厂来说,仍然较为复杂和繁琐。

(责任编辑:刘芬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