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西藏昌都“80”后女镇长“星级管理”党支部

来源:人民网
2011年06月23日11:01
巴嘎家的老屋 人民网记者罗旭摄
巴嘎家的老屋 人民网记者罗旭摄

  人民网昌都6月23日电(记者 罗旭) 川藏公路317国道,是西藏昌都境内的一条重要道路,它给沿线的居民不仅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财富。

  22日,人民网记者沿317国道,从江达县出发,经过近7个小时的行程,抵达平均海拔3300米的西藏昌都县俄洛镇。在这里,镇党委书记罗布斯朗、“80”后女镇长王蓉通过抓党建、提高执政能力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星级管理”提高执政能力 构筑基层党建新格局

  俄洛镇地处昌都县西部,全镇总面积776平方公里,全镇有12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现有党员384名。

  要想提高执政能力,首先要树立自身形象。俄洛镇党委按照“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准,打造锐意进取的学习型基层党组织,争做学习型党员干部。他们将每周五定为学习日,把发展的新课题、改革的新命题、稳定的新难题、干部群众反映的新问题作为学习的主题,除了集体学习,他们还坚持自学。

  有了理论武装头脑,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求真务实。俄洛镇的党员干部每月深入基层不少于两次,驻村帮扶不少于7天,帮助群众解决饮水、出行、就医等难点问题。

  同时,俄洛镇在全镇12个村级党支部中实施“星级管理”,强化责任意识。他们首先科学“定”星,设立了“党的建设、经济发展、"两基"巩固、社会发展、平安稳定、计划生育、中心工作、群众满意”八颗星,针对此进行科学“评”星,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充分发扬民主,通过村“两委”初评、镇党委审核、群众监督的方式,确保公平、公开、公正,评选出星级党支部。

  评出来的星级党支部不是一劳永逸的,俄洛镇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星级管理的内涵,对达不到相应星级标准的予以降级,对工作成效明显、符合升级标准的按照规定程序予以升级。

  “80”后女镇长王蓉说,“星级管理”既调动了党支部的积极性,又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切实密切了党群关系,获得了群众的好评。

  将相邻村设为一个片区 提高效率带领群众致富

  俄洛镇党委为了简化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把相邻村设为一个片区来进行管理。他们将12个行政村划分为加林片、仁达片和巴龙片三个片区。巴龙片的片长是俄洛镇副镇长普布次仁,他负责的巴龙片有格巴村和雄达村,这两个村离镇政府所在地都在10公里之外,以前是俄洛镇特别贫穷落后的村。

  普布次仁说,巴龙片的老百姓对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一知半解,他和同事就经常走2个多小时的路到巴龙片,然后走村入户宣传党的政策,进行调查,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那里有3户五保户,他们每次去都会带些食物和生活日用品去看望。

  有时候村民家的小孩生病了,只要给普布次仁打通了电话,他就会马上向镇长汇报,镇长会派车到村里接孩子去医院救治。对于特别贫困的家庭,救治的费用就由镇政府出。

  巴龙片是半农半牧区,镇党委就依据实际情况,组织村民通过养殖牦牛等牲畜、挖虫草致富,仅去年采挖的虫草就达到几万斤,时价是18000元一斤,给村民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入。

  而离镇政府相对较近的加林片和仁达片,通过党委建基地、支部领协会、党员带头创业,已经建有无公害蔬菜温室大棚、68人的农牧民施工队、124辆车的农牧民运输队,还通过扶贫项目,用150万元的无息贷款帮助农牧民自己开办了采砂场。仅农牧民运输队去年一年就创收700多万元。

  农牧民运输队的创建人阿松是一位老党员,他觉得村民单打独斗搞运输没有稳定的客源,效率也比较低下,就提出成立农牧民运输队,通过集体的力量招揽生意,稳定客户,现在,运输队已逐步走上了正轨,但阿松却已离开了人世。俄洛镇副镇长杨健提起阿松当年为村民做出的奉献,唏嘘不已。

  俄洛镇党委书记罗布斯朗对记者说,虽然现在群众的生活有了很大改观,但他们从未停止琢磨如何帮助群众创收,今年秋天,他准备带领群众挖大黄这种药材,相信会有好的收获。

  村民安居乐业 心中惦念党的恩情

  在离镇政府不远的地方,有一座漂亮的小庄园,这里是俄洛镇的第一个“藏家乐”。老板巴嘎提起“80”后女镇长王蓉,言语中满是感激之情。王蓉在内地大学学的是旅游专业,她看到巴嘎家的房屋在路边,风光也很好,就建议巴嘎开设“藏家乐”。

  在昌都县旅游局、昌都地区旅游局的协助下,巴嘎家的“藏家乐”很快就开起来了。现在的巴嘎家有两层的漂亮小楼,最多一天同时容纳了70名游客。巴嘎家后院里有草地,还种了苹果树、桃树,成熟的季节,游客可以在巴嘎家愉快地采摘。从2010年8月“藏家乐”开张到现在,巴嘎已经收入两万多元。

  巴嘎家富裕了,他没有忘记周围的村民,他雇用了周围的贫困村民到“藏家乐”打工,帮助他们共同致富。

  卓瓦村村民才旺贡布今年64岁,他感到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相比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但通了公路,用上了自来水,每年还有很多现金收入。他家现在有3个孩子通过挖虫草、打工挣钱,而他自己养了15头牦牛,再种点青稞,生活可以说非常滋润。“现在的好生活离不开共产党。”才旺贡布说。

  
巴嘎家的老屋 人民网记者罗旭摄
巴嘎家的“藏家乐”人民网记者罗旭摄

  人民网昌都6月23日电(记者 罗旭) 川藏公路317国道,是西藏昌都境内的一条重要道路,它给沿线的居民不仅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财富。

  22日,人民网记者沿317国道,从江达县出发,经过近7个小时的行程,抵达平均海拔3300米的西藏昌都县俄洛镇。在这里,镇党委书记罗布斯朗、“80”后女镇长王蓉通过抓党建、提高执政能力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星级管理”提高执政能力 构筑基层党建新格局

  俄洛镇地处昌都县西部,全镇总面积776平方公里,全镇有12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现有党员384名。

  要想提高执政能力,首先要树立自身形象。俄洛镇党委按照“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准,打造锐意进取的学习型基层党组织,争做学习型党员干部。他们将每周五定为学习日,把发展的新课题、改革的新命题、稳定的新难题、干部群众反映的新问题作为学习的主题,除了集体学习,他们还坚持自学。

  有了理论武装头脑,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求真务实。俄洛镇的党员干部每月深入基层不少于两次,驻村帮扶不少于7天,帮助群众解决饮水、出行、就医等难点问题。

  同时,俄洛镇在全镇12个村级党支部中实施“星级管理”,强化责任意识。他们首先科学“定”星,设立了“党的建设、经济发展、"两基"巩固、社会发展、平安稳定、计划生育、中心工作、群众满意”八颗星,针对此进行科学“评”星,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充分发扬民主,通过村“两委”初评、镇党委审核、群众监督的方式,确保公平、公开、公正,评选出星级党支部。

  评出来的星级党支部不是一劳永逸的,俄洛镇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星级管理的内涵,对达不到相应星级标准的予以降级,对工作成效明显、符合升级标准的按照规定程序予以升级。

  “80”后女镇长王蓉说,“星级管理”既调动了党支部的积极性,又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切实密切了党群关系,获得了群众的好评。

  将相邻村设为一个片区 提高效率带领群众致富

  俄洛镇党委为了简化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把相邻村设为一个片区来进行管理。他们将12个行政村划分为加林片、仁达片和巴龙片三个片区。巴龙片的片长是俄洛镇副镇长普布次仁,他负责的巴龙片有格巴村和雄达村,这两个村离镇政府所在地都在10公里之外,以前是俄洛镇特别贫穷落后的村。

  普布次仁说,巴龙片的老百姓对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一知半解,他和同事就经常走2个多小时的路到巴龙片,然后走村入户宣传党的政策,进行调查,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那里有3户五保户,他们每次去都会带些食物和生活日用品去看望。

  有时候村民家的小孩生病了,只要给普布次仁打通了电话,他就会马上向镇长汇报,镇长会派车到村里接孩子去医院救治。对于特别贫困的家庭,救治的费用就由镇政府出。

  巴龙片是半农半牧区,镇党委就依据实际情况,组织村民通过养殖牦牛等牲畜、挖虫草致富,仅去年采挖的虫草就达到几万斤,时价是18000元一斤,给村民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入。

  而离镇政府相对较近的加林片和仁达片,通过党委建基地、支部领协会、党员带头创业,已经建有无公害蔬菜温室大棚、68人的农牧民施工队、124辆车的农牧民运输队,还通过扶贫项目,用150万元的无息贷款帮助农牧民自己开办了采砂场。仅农牧民运输队去年一年就创收700多万元。

  农牧民运输队的创建人阿松是一位老党员,他觉得村民单打独斗搞运输没有稳定的客源,效率也比较低下,就提出成立农牧民运输队,通过集体的力量招揽生意,稳定客户,现在,运输队已逐步走上了正轨,但阿松却已离开了人世。俄洛镇副镇长杨健提起阿松当年为村民做出的奉献,唏嘘不已。

  俄洛镇党委书记罗布斯朗对记者说,虽然现在群众的生活有了很大改观,但他们从未停止琢磨如何帮助群众创收,今年秋天,他准备带领群众挖大黄这种药材,相信会有好的收获。

  村民安居乐业 心中惦念党的恩情

  在离镇政府不远的地方,有一座漂亮的小庄园,这里是俄洛镇的第一个“藏家乐”。老板巴嘎提起“80”后女镇长王蓉,言语中满是感激之情。王蓉在内地大学学的是旅游专业,她看到巴嘎家的房屋在路边,风光也很好,就建议巴嘎开设“藏家乐”。

  在昌都县旅游局、昌都地区旅游局的协助下,巴嘎家的“藏家乐”很快就开起来了。现在的巴嘎家有两层的漂亮小楼,最多一天同时容纳了70名游客。巴嘎家后院里有草地,还种了苹果树、桃树,成熟的季节,游客可以在巴嘎家愉快地采摘。从2010年8月“藏家乐”开张到现在,巴嘎已经收入两万多元。

  巴嘎家富裕了,他没有忘记周围的村民,他雇用了周围的贫困村民到“藏家乐”打工,帮助他们共同致富。

  卓瓦村村民才旺贡布今年64岁,他感到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相比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但通了公路,用上了自来水,每年还有很多现金收入。他家现在有3个孩子通过挖虫草、打工挣钱,而他自己养了15头牦牛,再种点青稞,生活可以说非常滋润。“现在的好生活离不开共产党。”才旺贡布说。

  
巴嘎家的老屋 人民网记者罗旭摄
巴嘎在自家后院的桃树前 人民网记者罗旭摄

  人民网昌都6月23日电(记者 罗旭) 川藏公路317国道,是西藏昌都境内的一条重要道路,它给沿线的居民不仅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财富。

  22日,人民网记者沿317国道,从江达县出发,经过近7个小时的行程,抵达平均海拔3300米的西藏昌都县俄洛镇。在这里,镇党委书记罗布斯朗、“80”后女镇长王蓉通过抓党建、提高执政能力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星级管理”提高执政能力 构筑基层党建新格局

  俄洛镇地处昌都县西部,全镇总面积776平方公里,全镇有12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现有党员384名。

  要想提高执政能力,首先要树立自身形象。俄洛镇党委按照“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准,打造锐意进取的学习型基层党组织,争做学习型党员干部。他们将每周五定为学习日,把发展的新课题、改革的新命题、稳定的新难题、干部群众反映的新问题作为学习的主题,除了集体学习,他们还坚持自学。

  有了理论武装头脑,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求真务实。俄洛镇的党员干部每月深入基层不少于两次,驻村帮扶不少于7天,帮助群众解决饮水、出行、就医等难点问题。

  同时,俄洛镇在全镇12个村级党支部中实施“星级管理”,强化责任意识。他们首先科学“定”星,设立了“党的建设、经济发展、"两基"巩固、社会发展、平安稳定、计划生育、中心工作、群众满意”八颗星,针对此进行科学“评”星,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充分发扬民主,通过村“两委”初评、镇党委审核、群众监督的方式,确保公平、公开、公正,评选出星级党支部。

  评出来的星级党支部不是一劳永逸的,俄洛镇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星级管理的内涵,对达不到相应星级标准的予以降级,对工作成效明显、符合升级标准的按照规定程序予以升级。

  “80”后女镇长王蓉说,“星级管理”既调动了党支部的积极性,又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切实密切了党群关系,获得了群众的好评。

  将相邻村设为一个片区 提高效率带领群众致富

  俄洛镇党委为了简化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把相邻村设为一个片区来进行管理。他们将12个行政村划分为加林片、仁达片和巴龙片三个片区。巴龙片的片长是俄洛镇副镇长普布次仁,他负责的巴龙片有格巴村和雄达村,这两个村离镇政府所在地都在10公里之外,以前是俄洛镇特别贫穷落后的村。

  普布次仁说,巴龙片的老百姓对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一知半解,他和同事就经常走2个多小时的路到巴龙片,然后走村入户宣传党的政策,进行调查,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那里有3户五保户,他们每次去都会带些食物和生活日用品去看望。

  有时候村民家的小孩生病了,只要给普布次仁打通了电话,他就会马上向镇长汇报,镇长会派车到村里接孩子去医院救治。对于特别贫困的家庭,救治的费用就由镇政府出。

  巴龙片是半农半牧区,镇党委就依据实际情况,组织村民通过养殖牦牛等牲畜、挖虫草致富,仅去年采挖的虫草就达到几万斤,时价是18000元一斤,给村民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入。

  而离镇政府相对较近的加林片和仁达片,通过党委建基地、支部领协会、党员带头创业,已经建有无公害蔬菜温室大棚、68人的农牧民施工队、124辆车的农牧民运输队,还通过扶贫项目,用150万元的无息贷款帮助农牧民自己开办了采砂场。仅农牧民运输队去年一年就创收700多万元。

  农牧民运输队的创建人阿松是一位老党员,他觉得村民单打独斗搞运输没有稳定的客源,效率也比较低下,就提出成立农牧民运输队,通过集体的力量招揽生意,稳定客户,现在,运输队已逐步走上了正轨,但阿松却已离开了人世。俄洛镇副镇长杨健提起阿松当年为村民做出的奉献,唏嘘不已。

  俄洛镇党委书记罗布斯朗对记者说,虽然现在群众的生活有了很大改观,但他们从未停止琢磨如何帮助群众创收,今年秋天,他准备带领群众挖大黄这种药材,相信会有好的收获。

  村民安居乐业 心中惦念党的恩情

  在离镇政府不远的地方,有一座漂亮的小庄园,这里是俄洛镇的第一个“藏家乐”。老板巴嘎提起“80”后女镇长王蓉,言语中满是感激之情。王蓉在内地大学学的是旅游专业,她看到巴嘎家的房屋在路边,风光也很好,就建议巴嘎开设“藏家乐”。

  在昌都县旅游局、昌都地区旅游局的协助下,巴嘎家的“藏家乐”很快就开起来了。现在的巴嘎家有两层的漂亮小楼,最多一天同时容纳了70名游客。巴嘎家后院里有草地,还种了苹果树、桃树,成熟的季节,游客可以在巴嘎家愉快地采摘。从2010年8月“藏家乐”开张到现在,巴嘎已经收入两万多元。

  巴嘎家富裕了,他没有忘记周围的村民,他雇用了周围的贫困村民到“藏家乐”打工,帮助他们共同致富。

  卓瓦村村民才旺贡布今年64岁,他感到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相比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但通了公路,用上了自来水,每年还有很多现金收入。他家现在有3个孩子通过挖虫草、打工挣钱,而他自己养了15头牦牛,再种点青稞,生活可以说非常滋润。“现在的好生活离不开共产党。”才旺贡布说。

  
巴嘎家的老屋 人民网记者罗旭摄
巴龙片片长、俄洛镇副镇长普布次仁在介绍 巴龙片的情况 人民网记者罗旭摄

  人民网昌都6月23日电(记者 罗旭) 川藏公路317国道,是西藏昌都境内的一条重要道路,它给沿线的居民不仅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财富。

  22日,人民网记者沿317国道,从江达县出发,经过近7个小时的行程,抵达平均海拔3300米的西藏昌都县俄洛镇。在这里,镇党委书记罗布斯朗、“80”后女镇长王蓉通过抓党建、提高执政能力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星级管理”提高执政能力 构筑基层党建新格局

  俄洛镇地处昌都县西部,全镇总面积776平方公里,全镇有12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现有党员384名。

  要想提高执政能力,首先要树立自身形象。俄洛镇党委按照“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准,打造锐意进取的学习型基层党组织,争做学习型党员干部。他们将每周五定为学习日,把发展的新课题、改革的新命题、稳定的新难题、干部群众反映的新问题作为学习的主题,除了集体学习,他们还坚持自学。

  有了理论武装头脑,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求真务实。俄洛镇的党员干部每月深入基层不少于两次,驻村帮扶不少于7天,帮助群众解决饮水、出行、就医等难点问题。

  同时,俄洛镇在全镇12个村级党支部中实施“星级管理”,强化责任意识。他们首先科学“定”星,设立了“党的建设、经济发展、"两基"巩固、社会发展、平安稳定、计划生育、中心工作、群众满意”八颗星,针对此进行科学“评”星,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充分发扬民主,通过村“两委”初评、镇党委审核、群众监督的方式,确保公平、公开、公正,评选出星级党支部。

  评出来的星级党支部不是一劳永逸的,俄洛镇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星级管理的内涵,对达不到相应星级标准的予以降级,对工作成效明显、符合升级标准的按照规定程序予以升级。

  “80”后女镇长王蓉说,“星级管理”既调动了党支部的积极性,又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切实密切了党群关系,获得了群众的好评。

  将相邻村设为一个片区 提高效率带领群众致富

  俄洛镇党委为了简化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把相邻村设为一个片区来进行管理。他们将12个行政村划分为加林片、仁达片和巴龙片三个片区。巴龙片的片长是俄洛镇副镇长普布次仁,他负责的巴龙片有格巴村和雄达村,这两个村离镇政府所在地都在10公里之外,以前是俄洛镇特别贫穷落后的村。

  普布次仁说,巴龙片的老百姓对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一知半解,他和同事就经常走2个多小时的路到巴龙片,然后走村入户宣传党的政策,进行调查,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那里有3户五保户,他们每次去都会带些食物和生活日用品去看望。

  有时候村民家的小孩生病了,只要给普布次仁打通了电话,他就会马上向镇长汇报,镇长会派车到村里接孩子去医院救治。对于特别贫困的家庭,救治的费用就由镇政府出。

  巴龙片是半农半牧区,镇党委就依据实际情况,组织村民通过养殖牦牛等牲畜、挖虫草致富,仅去年采挖的虫草就达到几万斤,时价是18000元一斤,给村民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入。

  而离镇政府相对较近的加林片和仁达片,通过党委建基地、支部领协会、党员带头创业,已经建有无公害蔬菜温室大棚、68人的农牧民施工队、124辆车的农牧民运输队,还通过扶贫项目,用150万元的无息贷款帮助农牧民自己开办了采砂场。仅农牧民运输队去年一年就创收700多万元。

  农牧民运输队的创建人阿松是一位老党员,他觉得村民单打独斗搞运输没有稳定的客源,效率也比较低下,就提出成立农牧民运输队,通过集体的力量招揽生意,稳定客户,现在,运输队已逐步走上了正轨,但阿松却已离开了人世。俄洛镇副镇长杨健提起阿松当年为村民做出的奉献,唏嘘不已。

  俄洛镇党委书记罗布斯朗对记者说,虽然现在群众的生活有了很大改观,但他们从未停止琢磨如何帮助群众创收,今年秋天,他准备带领群众挖大黄这种药材,相信会有好的收获。

  村民安居乐业 心中惦念党的恩情

  在离镇政府不远的地方,有一座漂亮的小庄园,这里是俄洛镇的第一个“藏家乐”。老板巴嘎提起“80”后女镇长王蓉,言语中满是感激之情。王蓉在内地大学学的是旅游专业,她看到巴嘎家的房屋在路边,风光也很好,就建议巴嘎开设“藏家乐”。

  在昌都县旅游局、昌都地区旅游局的协助下,巴嘎家的“藏家乐”很快就开起来了。现在的巴嘎家有两层的漂亮小楼,最多一天同时容纳了70名游客。巴嘎家后院里有草地,还种了苹果树、桃树,成熟的季节,游客可以在巴嘎家愉快地采摘。从2010年8月“藏家乐”开张到现在,巴嘎已经收入两万多元。

  巴嘎家富裕了,他没有忘记周围的村民,他雇用了周围的贫困村民到“藏家乐”打工,帮助他们共同致富。

  卓瓦村村民才旺贡布今年64岁,他感到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相比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但通了公路,用上了自来水,每年还有很多现金收入。他家现在有3个孩子通过挖虫草、打工挣钱,而他自己养了15头牦牛,再种点青稞,生活可以说非常滋润。“现在的好生活离不开共产党。”才旺贡布说。

  
巴嘎家的老屋 人民网记者罗旭摄
“80”后女镇长王蓉正在电话沟通工作上的 事情 人民网记者罗旭摄

  人民网昌都6月23日电(记者 罗旭) 川藏公路317国道,是西藏昌都境内的一条重要道路,它给沿线的居民不仅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财富。

  22日,人民网记者沿317国道,从江达县出发,经过近7个小时的行程,抵达平均海拔3300米的西藏昌都县俄洛镇。在这里,镇党委书记罗布斯朗、“80”后女镇长王蓉通过抓党建、提高执政能力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星级管理”提高执政能力 构筑基层党建新格局

  俄洛镇地处昌都县西部,全镇总面积776平方公里,全镇有12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现有党员384名。

  要想提高执政能力,首先要树立自身形象。俄洛镇党委按照“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准,打造锐意进取的学习型基层党组织,争做学习型党员干部。他们将每周五定为学习日,把发展的新课题、改革的新命题、稳定的新难题、干部群众反映的新问题作为学习的主题,除了集体学习,他们还坚持自学。

  有了理论武装头脑,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求真务实。俄洛镇的党员干部每月深入基层不少于两次,驻村帮扶不少于7天,帮助群众解决饮水、出行、就医等难点问题。

  同时,俄洛镇在全镇12个村级党支部中实施“星级管理”,强化责任意识。他们首先科学“定”星,设立了“党的建设、经济发展、"两基"巩固、社会发展、平安稳定、计划生育、中心工作、群众满意”八颗星,针对此进行科学“评”星,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充分发扬民主,通过村“两委”初评、镇党委审核、群众监督的方式,确保公平、公开、公正,评选出星级党支部。

  评出来的星级党支部不是一劳永逸的,俄洛镇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星级管理的内涵,对达不到相应星级标准的予以降级,对工作成效明显、符合升级标准的按照规定程序予以升级。

  “80”后女镇长王蓉说,“星级管理”既调动了党支部的积极性,又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切实密切了党群关系,获得了群众的好评。

  将相邻村设为一个片区 提高效率带领群众致富

  俄洛镇党委为了简化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把相邻村设为一个片区来进行管理。他们将12个行政村划分为加林片、仁达片和巴龙片三个片区。巴龙片的片长是俄洛镇副镇长普布次仁,他负责的巴龙片有格巴村和雄达村,这两个村离镇政府所在地都在10公里之外,以前是俄洛镇特别贫穷落后的村。

  普布次仁说,巴龙片的老百姓对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一知半解,他和同事就经常走2个多小时的路到巴龙片,然后走村入户宣传党的政策,进行调查,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那里有3户五保户,他们每次去都会带些食物和生活日用品去看望。

  有时候村民家的小孩生病了,只要给普布次仁打通了电话,他就会马上向镇长汇报,镇长会派车到村里接孩子去医院救治。对于特别贫困的家庭,救治的费用就由镇政府出。

  巴龙片是半农半牧区,镇党委就依据实际情况,组织村民通过养殖牦牛等牲畜、挖虫草致富,仅去年采挖的虫草就达到几万斤,时价是18000元一斤,给村民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入。

  而离镇政府相对较近的加林片和仁达片,通过党委建基地、支部领协会、党员带头创业,已经建有无公害蔬菜温室大棚、68人的农牧民施工队、124辆车的农牧民运输队,还通过扶贫项目,用150万元的无息贷款帮助农牧民自己开办了采砂场。仅农牧民运输队去年一年就创收700多万元。

  农牧民运输队的创建人阿松是一位老党员,他觉得村民单打独斗搞运输没有稳定的客源,效率也比较低下,就提出成立农牧民运输队,通过集体的力量招揽生意,稳定客户,现在,运输队已逐步走上了正轨,但阿松却已离开了人世。俄洛镇副镇长杨健提起阿松当年为村民做出的奉献,唏嘘不已。

  俄洛镇党委书记罗布斯朗对记者说,虽然现在群众的生活有了很大改观,但他们从未停止琢磨如何帮助群众创收,今年秋天,他准备带领群众挖大黄这种药材,相信会有好的收获。

  村民安居乐业 心中惦念党的恩情

  在离镇政府不远的地方,有一座漂亮的小庄园,这里是俄洛镇的第一个“藏家乐”。老板巴嘎提起“80”后女镇长王蓉,言语中满是感激之情。王蓉在内地大学学的是旅游专业,她看到巴嘎家的房屋在路边,风光也很好,就建议巴嘎开设“藏家乐”。

  在昌都县旅游局、昌都地区旅游局的协助下,巴嘎家的“藏家乐”很快就开起来了。现在的巴嘎家有两层的漂亮小楼,最多一天同时容纳了70名游客。巴嘎家后院里有草地,还种了苹果树、桃树,成熟的季节,游客可以在巴嘎家愉快地采摘。从2010年8月“藏家乐”开张到现在,巴嘎已经收入两万多元。

  巴嘎家富裕了,他没有忘记周围的村民,他雇用了周围的贫困村民到“藏家乐”打工,帮助他们共同致富。

  卓瓦村村民才旺贡布今年64岁,他感到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相比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但通了公路,用上了自来水,每年还有很多现金收入。他家现在有3个孩子通过挖虫草、打工挣钱,而他自己养了15头牦牛,再种点青稞,生活可以说非常滋润。“现在的好生活离不开共产党。”才旺贡布说。

  
俄洛镇党委书记罗布斯朗在接受采访 人民网 记者罗旭摄
俄洛镇党委书记罗布斯朗在接受采访 人民网 记者罗旭摄

  人民网昌都6月23日电(记者 罗旭) 川藏公路317国道,是西藏昌都境内的一条重要道路,它给沿线的居民不仅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财富。

  22日,人民网记者沿317国道,从江达县出发,经过近7个小时的行程,抵达平均海拔3300米的西藏昌都县俄洛镇。在这里,镇党委书记罗布斯朗、“80”后女镇长王蓉通过抓党建、提高执政能力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星级管理”提高执政能力 构筑基层党建新格局

  俄洛镇地处昌都县西部,全镇总面积776平方公里,全镇有12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现有党员384名。

  要想提高执政能力,首先要树立自身形象。俄洛镇党委按照“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准,打造锐意进取的学习型基层党组织,争做学习型党员干部。他们将每周五定为学习日,把发展的新课题、改革的新命题、稳定的新难题、干部群众反映的新问题作为学习的主题,除了集体学习,他们还坚持自学。

  有了理论武装头脑,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求真务实。俄洛镇的党员干部每月深入基层不少于两次,驻村帮扶不少于7天,帮助群众解决饮水、出行、就医等难点问题。

  同时,俄洛镇在全镇12个村级党支部中实施“星级管理”,强化责任意识。他们首先科学“定”星,设立了“党的建设、经济发展、"两基"巩固、社会发展、平安稳定、计划生育、中心工作、群众满意”八颗星,针对此进行科学“评”星,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充分发扬民主,通过村“两委”初评、镇党委审核、群众监督的方式,确保公平、公开、公正,评选出星级党支部。

  评出来的星级党支部不是一劳永逸的,俄洛镇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星级管理的内涵,对达不到相应星级标准的予以降级,对工作成效明显、符合升级标准的按照规定程序予以升级。

  “80”后女镇长王蓉说,“星级管理”既调动了党支部的积极性,又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切实密切了党群关系,获得了群众的好评。

  将相邻村设为一个片区 提高效率带领群众致富

  俄洛镇党委为了简化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把相邻村设为一个片区来进行管理。他们将12个行政村划分为加林片、仁达片和巴龙片三个片区。巴龙片的片长是俄洛镇副镇长普布次仁,他负责的巴龙片有格巴村和雄达村,这两个村离镇政府所在地都在10公里之外,以前是俄洛镇特别贫穷落后的村。

  普布次仁说,巴龙片的老百姓对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一知半解,他和同事就经常走2个多小时的路到巴龙片,然后走村入户宣传党的政策,进行调查,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那里有3户五保户,他们每次去都会带些食物和生活日用品去看望。

  有时候村民家的小孩生病了,只要给普布次仁打通了电话,他就会马上向镇长汇报,镇长会派车到村里接孩子去医院救治。对于特别贫困的家庭,救治的费用就由镇政府出。

  巴龙片是半农半牧区,镇党委就依据实际情况,组织村民通过养殖牦牛等牲畜、挖虫草致富,仅去年采挖的虫草就达到几万斤,时价是18000元一斤,给村民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入。

  而离镇政府相对较近的加林片和仁达片,通过党委建基地、支部领协会、党员带头创业,已经建有无公害蔬菜温室大棚、68人的农牧民施工队、124辆车的农牧民运输队,还通过扶贫项目,用150万元的无息贷款帮助农牧民自己开办了采砂场。仅农牧民运输队去年一年就创收700多万元。

  农牧民运输队的创建人阿松是一位老党员,他觉得村民单打独斗搞运输没有稳定的客源,效率也比较低下,就提出成立农牧民运输队,通过集体的力量招揽生意,稳定客户,现在,运输队已逐步走上了正轨,但阿松却已离开了人世。俄洛镇副镇长杨健提起阿松当年为村民做出的奉献,唏嘘不已。

  俄洛镇党委书记罗布斯朗对记者说,虽然现在群众的生活有了很大改观,但他们从未停止琢磨如何帮助群众创收,今年秋天,他准备带领群众挖大黄这种药材,相信会有好的收获。

  村民安居乐业 心中惦念党的恩情

  在离镇政府不远的地方,有一座漂亮的小庄园,这里是俄洛镇的第一个“藏家乐”。老板巴嘎提起“80”后女镇长王蓉,言语中满是感激之情。王蓉在内地大学学的是旅游专业,她看到巴嘎家的房屋在路边,风光也很好,就建议巴嘎开设“藏家乐”。

  在昌都县旅游局、昌都地区旅游局的协助下,巴嘎家的“藏家乐”很快就开起来了。现在的巴嘎家有两层的漂亮小楼,最多一天同时容纳了70名游客。巴嘎家后院里有草地,还种了苹果树、桃树,成熟的季节,游客可以在巴嘎家愉快地采摘。从2010年8月“藏家乐”开张到现在,巴嘎已经收入两万多元。

  巴嘎家富裕了,他没有忘记周围的村民,他雇用了周围的贫困村民到“藏家乐”打工,帮助他们共同致富。

  卓瓦村村民才旺贡布今年64岁,他感到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相比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但通了公路,用上了自来水,每年还有很多现金收入。他家现在有3个孩子通过挖虫草、打工挣钱,而他自己养了15头牦牛,再种点青稞,生活可以说非常滋润。“现在的好生活离不开共产党。”才旺贡布说。

  作者:罗旭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责任编辑:UN018)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