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改革前后对比图 搜狐新闻制图 |
个税改革税率变化 |
本报济南6月30日讯(记者 张鹏飞) 30日下午,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个税免征额提高到3500元,第一档税率降低到3%。亲历此次个税法草案修改的全国人大代表、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23万条建议,提高了500元,不容易。”
30日下午,走出会场的 叶青发微博表示,“本人终身难忘经历此次激烈的人民大会堂个税之争,希望成为各级听证会、座谈会的典范。”他在微博上说,“此次个税之争分为三派:通过3000元的修改稿;下次再审议表决;提高免征额。最后经过高层会议形成这个结果。”他表示,“这归功于网民的呼吁和83%反对票。我的建议虽然是4000元,也知足了。我们共同推进财政公开民主。”
下午6点左右,叶青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在谈到免征额时,他说,“我是建议4000元,我一开始就批评把免征额与起征点混为一谈。个税只有免征额的概念。现在的3500元就是免征额,超过3500元部分才要征税。这个概念搞错,导致对3000元方案的强烈批评。还有就是税收对拉动内需的功能没有得到重视,只知道收税,有的时候减税的效果更好。”
谈起人民大会堂的个税之争,叶青说,3000元改不改?当时大家有三种意见:赞成3000元、反对3000元、以后再表决,最后应该是反对3000元的占上风,达到了3500元,而且是高票通过。反对票加上弃权票,只有10%。
叶青认为,相对目前较高的房价和物价,“提高到3500元起不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反映了税收的原则能力原则”。他说,“这已经是比较大幅度地考虑民意了。原来的方案是3000元,基本上是政府部门的意见。作为人大要在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寻找平衡点。”
在谈到免征额是主要听民众意见还是专家意见时,叶青如此解释,“专家分为两类,一类是财税系统的专家,他们当然要为财税系统说话,在这个时候,这类专家是不能说话的,说的都是有利于财税部门的话,网民当然有意见。另一类是大学的专家,从理论上论证个税问题。说话比较中立,网民容易接受。当然,网民中间的专家很多。有的水平很高,如说加税如山倒,减税如抽丝。”
叶青说,“这次调整没有考虑区域收入差别,这也很难考虑。”他认为,“下一步是家庭人均月交改为年交、分类改成综合。这是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