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宣讲家《第一时评》

公方彬谈七一讲话(上)

2011年07月15日10:36

  主持人:第一时间、共评时政,网友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第一时评节目。针对胡锦涛总书记“七一”的讲话,今天我们请来了国防大学公方彬教授来解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也让网友们来理解一下,“七一”讲话的精气神在哪里。

  公方彬:主持人好。

  主持人:公教授,七一讲话出来之后,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同的人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您能否用最简洁的语言谈谈您对七一讲话最直接的感受?

  公方彬:我觉得可以用三个词来讲:伟大、成熟、清醒。比如说伟大,九十年的时候我们回顾党的历史,已经有很多深刻的东西了。深刻还是要归到伟大的判断。在清末明初,上百个政党都说我代表中华民族的未来,都在看着中华民族的未来,最后,就是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就是这个党比别的党要先进。如果从获得政权的角度来讲,我们付出了370万个烈士的生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有370万有名有姓的烈士,这在过去人类史上政党夺取政权是没有的。当时国民党提出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不能做基层工作、为什么不能掌握青年,那些教授为什么反对本党?胡锦涛讲话完了以后外电也谈到,九十年前几十个知识分子,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政权的领导者,这一点也凸显了共产党有值得骄傲的地方。

  主持人:那我们的政党和西方的政党比较,怎么才能体现出我们政党的伟大呢?

  公方彬:我刚才讲的是和国民党比较,和清末明初的政党比较,西方政府也领导,也执政,比较下来我们比人家先进在哪里?伟大在哪里?每个人可以从自己的判断来体会,但是我只讲一点就能够说明问题。西方的政党和我们的不一样,西方走的是宗教系统,美国总统上任的时候都要宣誓的。共产党是政治信仰,宗教信仰是一个封闭的精神世界,政治政党是一个开放的精神世界,马克思主义可以质疑,这就表明了共产党选择更艰难的道路。一个人一生宗教信仰基本上不改变,改变宗教信仰的不多。但是政治信仰是容易改变的,共产党选择了容易改变的,恰恰又没有改变,这就说明了这个党比那个党是伟大的。共产党选择的道路越是艰难,越显出党的伟大。

  主持人:您刚才讲到了成熟,您所认为的成熟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公方彬:作为理论工作者这几天研读七一讲话的时候,我越研读越觉得深层次的东西越多。当时刚听的时候,觉得他讲的不是特别新的东西,我们那天听胡总书记讲的时候,十六届四中全会他就提出了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我们觉得很新,五中全会讲创新型社会,六中全会提出核心价值体系,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就非常多了。后来为什么越学越有味道,越学启示性的东西越多,颠覆了我的感觉?他是一个总结性的报告,重心就是总结九十年的经验,成功的东西是什么,越是大量的创造沉淀下来,越显示出成熟。一个党的成熟表现为能不能把你的创作稳定下来、沉淀下来。还有一点,渐进式的,不是过去的急风暴雨,过去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而现在我们党是科学规律,渐进发展,这就反映出一个党的成熟。初听没有感觉到新的思想、新的创造来撞击我,但是越想越有味道,正是这样反映了我们党的成熟、反映了我们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建设这个党。要的不是我撞击你的思想,而是按照你理解的党的成熟的步伐,按规律办事。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清醒的问题,清醒两个字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公方彬:清醒大家感触很深。感触最深的是,我们党创造了这么多年,在全世界还是高度认同的,就说改革开放三十年就了不得。去年工业生产总量19.8%,美国19.4%,超过了美国,所以我们现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发展那么快,我们这个党有骄傲的资本。我跟大家聊的时候我听很多人谈到,这次胡锦涛同志讲的四个考验、四个危险,给人感觉现在关注的不是讲我已经创造了什么,而是关心我这个党怎么继续保持领先,看到了正在面临的考验。包括基本的判断,三个没有改变,讲到初级阶段的国情未变。需求与满足能力不足的矛盾没有变,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这反映多么清晰。一个政党不在于已经取得了什么,而在于能不能清醒的看到存在的挑战和矛盾。只有解决问题、解决矛盾才能更好的往前进。而回头来看,中央很多判断已经给我们很多启示,我们注意到此前讲过,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还讲到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而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还讲到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这些基本的判断都告诉我们一点,我们这个党在已经有骄傲资本的情况下仍然最关注的是我们什么方面遇到挑战了,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往前进。这就是一个党的成熟所在,也是它的清醒所在。有了这个清醒,就意味着这个党永远理性、清醒的不断领导着我们往前进。

  主持人:学习“七一”讲话我们认识到了很多。但是在我们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问题需要我们重点把握的?

  公方彬:“七一”讲话要重中之重的学、原原本本的学。如果要站在更高的视野上来讲,宏观的大的发展、执政规律的问题、思想理论的问题,我相信每一句话你都会掂量出很多沉甸甸的东西来。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甚至包括改革开放上升到革命的高度,这个评价也是前所未有的。还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问题,这是和以往评价不一样的,和以前和现在的提法不一样。包括创新永无止境的问题,包括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人才问题、青年问题。我们学习七一讲话的时候,这些都要去关注、去思考、去理解。

  主持人:刚才您也提到了很多重点,但是文件中还有不少的思想点在里面。这么多的思想,我们应该怎样更有效的去学习把握?

  公方彬:我们学习党的文件,都要把握这样一个学习方法。还是要把握神和魂的问题。如果思维仅仅处在掌握某一句话、某一个点去谈,永远不能掌握一个政党的思想脉络、精神脉络、发展脉络。七一讲话是经典性的、纲领性的。现在评价都很高,大家都说看这个党,既看到九十年的过去,也会看到未来。那么多的文件,某一句话说了什么,某一个思想点是什么,你永远不会掌握它的魂在哪里,这里要害的是你能不能把握它的思想脉络。全面的、历史的、辩证的去思考一个政党的理论发展、旗帜发展、道路发展问题。

  主持人:具体还有哪些精神和思想脉络需要我们把握的?

  公方彬:把握“七一”讲话的精神,至少有五点:第一,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九十年我们做了三件大事,他的核心是保护人民的利益,革命时期和现在改革开放,三件大事都是保护人民的利益为重,也正是保护人民的利益,为人民的利益而战,这个党变得伟大,这个党也实现了大生产的目的。历史上来看,中国上千年农民的梦想是土地,很多的农村起义都是为土地而来的,为什么没有解决土地的问题?太平天国也是土地问题在农民运动中走得比较远的,最后也没有解决,其实不是不想解决,是后来的政党,往前讲,农民起义者先进度还不够,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要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首先理论要成熟。我们共产党之所以解决了农民的千年梦想,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解决被剥削阶级的利益获取问题。共产党有了先进的理论指导,所以才一直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当作核心。正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所以这个政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讲规律,最大的规律就是这个党真正一直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从而赢得了人民的支持。

  主持人:中国共产党是靠人民来打下江山的,其他的执政党就不了解这一点吗?

  公方彬:世界任何的政党,包括国民党都是打着人民的旗号,没有一个政党说我反人民的,我不代表人民,这个政党没有人民基础也没有法律基础,你无法获得执政权利和地位,但是不一定都做得到。毛泽东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纪念张思德大会上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这已经成为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在毛泽东讲为人民服务之前,蒋介石早就讲过了,有一个学者曾经考察过这个历史。1937年5月8日,国民党在庐山举行暑期干部训练团,当时蒋介石在讲话中指出,要为人民服务,当时的报纸宣传力度很大,胡宗南的部队进延安的时候,专门在延安搞了一个为人民服务处。甚至西方的政党、政府都讲过。但是为什么都在讲,最后国民党没有做到真正被人民所接受呢?最后国民党蜕变为四大家族的利益代言人,集团的利益,就失去了人民。这时候,历史告诉我们,都讲的一个命题,不见得都做得到,这与政党的先进性有关系,先天限制了他不可能真正为人民服务,而共产党说出来、做到了,所以得到了支持。

  主持人:事实胜于雄辩。您能否结合历史的事实来谈一谈我们党是怎样为人民服务的?又得到了什么样的拥护?

  公方彬:我相信每一个熟悉中国共产党革命史的人,都可以数出来大量的事例,并且非常感人。比如说1948年我军要打佳县,需要粮食,部队打仗吃粮食、吃肉,老百姓吃树、吃草根、甚至吃土。临汾战役,当时部队需要修战壕、需要门板,临汾地区凑了26万块门板,一段时间夜不闭户。

  大家最熟悉的是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是60万打败了国民党的80万。这给远在苏联的斯大林领导了抗战德国的战争,他还非常震惊,他说我们创造了一个奇迹。但是我们讲60万打败80万,其实60万之后,还有几百万的支持,27万辆小车南京到北京两路纵队。我记得当年有一个材料讲,影响最大的是一首民谣完全生动的展示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他上战场。”革命时期人民群众穷其所有,就是为了这个政党、政权的军队。这说明你为人民的利益去做,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人民群众甚至把一切交给我们党的军队,我们对手也是认可这一点的。

  比如说91年张学良在纽约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有一个记者问,如果没有当年的西安事变,中央军肯定消灭红军,意味着中国的历史改写,世界的历史也要感谢。张学良回答,红军是打不败的,理由有三点:第一,红军非常难对付,三兵会战,他是两个师一场战役下来全军覆没。第二,顽强,红军长征,前有堵后有追,那么一个弱小的军队结果没有散,我们带兵的艰难,但是红军没有散,这说明带兵的人了不得。第三,红军内部有严厉的党组织,也有老百姓的基础,人民群众拥护。人民群众为什么拥护你?不就是你为人民群众打天下,人民群众觉得你是我的子弟兵,你这个党是为我的利益而来。这一切都再次印证了,为人民的利益去做,你就一定得到人民迅速的拥护,也就赢得了人民,这个政党就是属于他的。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的是五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反映在哪里?

  公方彬:第二方面主要反映在共产党探索的道路是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土地革命的胜利,中国的农民运动之所以大多数,或者基本上全部由起点转了一圈再回到起点。他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没有先进的理论引导。共产党领导的都是农民,最后为什么胜利了?就是先进的理论武装。这一次七一讲话有一个问题必须关注,过去大家谈到的,十七大讲到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候,有人疑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你是讲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东你放在哪里?其实当时这个也讲了,是奠基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我们这次讲了,新中国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我们都是在探索,这个解读很了不得,这就一脉相承了。过去我们的探索,毛泽东也在探索,走了弯路,他不是出发点就错了,是因为前无古人,我这个道路走对了,成功了,走错了,走弯路了。如果没有文革那个刻骨铭心的痛苦,你怎么能够有改革开放、有小平同志那个“绝不再走回头路了”的思想,我们要走出新的道路来。这个怎么来的?毛泽东经过探索,试了一下,这个道路走不通,后来人才从这个教训里面找到路,要重新选择,你这样历史的看,他又是一次探索。改革开放以后这三十年,绝对是中国的探索道路走的最快的一段时期。

  听七一讲话大家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讲的制度创新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太重要了,我们讲道路,我们一直在讲旗帜的问题、理论体系的问题、道路的问题。道路在西方是听不懂的,但是你讲制度他是听得懂的,制度设计,不是说我们以前没有讲制度,比如说十七大报告在讲到旗帜的时候,讲到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时候。但是为什么这一次给人感觉冲击力那么大呢?就是因为这一次是把制度与旗帜、理论体系、道路并行的,那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就相当于党在下一步的发展过程中,将制度的完善、制度的创造都注入到一体来了。你说改革往哪里走?七一讲话包括政治体制改革都讲了,我们的理论体系是探索制度的问题。九二年小平南巡讲话就讲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初步完善起来还有三十年,九二年到现在不到二十年,再有十年,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基本的完善,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探索道路是漫长的。所以我们看这个党发展的脉络,看我们提出来什么,一定要在探索过程中,也就是探索不断超越自我,才敢说这个党不断有创造。包括我们说伟大的判断,就是他的前进、他的创新,他的跳跃式前进引领了我们,这个党不是守旧的、不是惰性的,他是创造的。所以,要感受、感觉、学习,理解“七一”讲话,理解这里面的精神脉络,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党的探索无止境,七一讲话明确说了,探索是无止境的,我们会继续探索它。

  主持人:考虑到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意义重大、尤为深远,本期第一时评也是采取了上、下集的形式进行解读。下集节目我们还是同样邀请公教授和我们继续深入解读、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本期节目就到这里,再见。

(责任编辑:UN06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