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天气 > 第8号热带风暴“洛坦”来袭 > 洛坦消息

热带风暴“洛坦”将登陆我国(组图)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7月29日12:50
  新华网北京7月29日电(张改萍 中国气象网记者 赖敏)今年第8号热带风暴“洛坦”已于7月27日上午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部沿海登陆,28日下午“洛坦”再次在南海海面加强为强热带风暴。它将会在什么时候在我国二次登陆?其带来的降水和大风等对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有何影响?中国气象局对防范“洛塔”进行了哪些部署安排?带着这些问题,新华网和中国气象报记者联合采访了相关气象专家。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许映龙(右)在访谈中。 中国气象网记者 庄白羽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许映龙(右)在访谈中。 中国气象网记者 庄白羽

  记者:许首席,您好!请您介绍一下第8号强热带风暴“洛塔”目前为止的生存发展情况。

  许映龙:今年第8号热带风暴“洛坦”(英文名称:Nock-ten)于7月26日上午在菲律宾东部近海生成,26日23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27日10时30分前后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级(2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0百帕。

  在吕宋岛减弱为热带风暴后,“洛坦”于27日夜间由菲律宾吕宋岛移入南海海域。28日下午“洛坦”再次在南海海面加强为强热带风暴。

  记者:“洛坦”已于7月27日上午10时30分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部沿海登陆,预计将于什么时候在我国二次登陆?其带来的降水和大风等对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有何影响?

  许映龙:目前“洛坦”的移速比较快,基本上以每小时25-30公里的移速向偏西方向移动,但在接近海南东部至广东西部一带沿海时,由于副热带高压的减弱,“洛坦”移速将减缓,并会出现偏北的移动分量,预计“洛坦”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将于29日傍晚到夜间在海南三亚到广东阳江一带沿海登陆。

  登陆后会给海南、雷州半岛、广西南部沿海等地带来大到暴雨天气,尤其是海南可能出现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天气;风的影响则要看未来“洛坦”的强度变化,由于从中南半岛的水汽有一部分输送到刚刚生成的第9号热带风暴“梅花”环流,所以“洛坦”强度的发展有限;同时,目前在“洛坦”北侧高空有一个东北风的急流,会导致台风高低层垂直切变增大,台风环流会出现不对称结构,同样也会使得台风后期强度发展受限。

热带风暴“洛坦”即将登陆我国 气象专家详解特点和走势
热带风暴“洛坦”即将登陆我国 气象专家详解特点和走势

  记者:您刚才也提到,第9号热带风暴“梅花”也刚刚生成了,它的生成发展对“洛坦”会产生何种影响?

  许映龙:

  新编号的“梅花”已经开始对“洛坦”产生了影响。“梅花”和“洛坦”处于一个加强型的辐合带之中,北侧维持带状高压,偏东风较强,这也是27日夜里至28日“洛坦”的西移速度快的主要原因。前面也说过,“梅花”的发展也会导致“洛坦”强度发展受限。至于是否会发生双台风的互旋作用,现在看可能性不大,因为它们两者的距离在2000公里以上。

  记者:目前“洛坦”呈现出了什么特点?

  许映龙:

  第一个是移速变化大,前期在菲律宾吕宋岛以东时,移速较慢,每小时15公里左右;由吕宋岛移入南海后,移速加快,以每小时25-30公里的移动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在接近海南东部到广东西部一带沿海的过程中,由于副热带高压的减弱,其移速将会减慢,且偏北分量将加大。

  第二个特点是“洛坦”云系结构呈现非对称的特征,主要的强对流和强降雨云系主要集中在它的南侧,因此它未来的强降雨将主要发生在海南,特别是其南部。

  第三个特点是局地降雨强度大。29-30日,海南大部、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沿海将有大到暴雨,其中海南可能遭到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袭击,局部降雨量可能超过300毫米。

  记者:“洛坦”登陆后强度和走向如何?后期预报的不确定性在哪?

  许映龙:

  预计“洛坦”登陆后,强度将会有所减弱,并以偏西路径移动,30日上午将移入北部湾海面。在北部湾海面“洛坦”可能会有一个再度加强的过程。后期预报的不确定性在于“洛坦”移速的快慢,如果移速仍较快,则对海南的影响会较轻一些,如果“洛坦”在北部湾海面停留的时间较长,则有可能加大海南降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

  记者:目前,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的“梅花”和在南海中北部海面上的“洛坦”正“遥相呼应”,有网友发现,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出现“双旋共舞”的现象了,这是否属于正常?

  许映龙:

  如果当南半球有冷空气爆发,正好碰上北半球副热带高压西伸加强的过程,在热带海洋上就很可能出现多个台风在辐合带里生成的现象。这种情况每年都会发生,时间上主要是看南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变化,特别是当南半球有冷空气爆发,北半球出现带状副热带高压的时候。如6月份的“海马”和“米雷”就发生了双台风的相互作用。

  而此次的带状副热带高压是由于之前的台风“马鞍”移走后出现的副热带高压西伸产生的结果。

  记者:目前南方地区正逢高温天气,这次台风是否能一定程度上为这些地区“降温”?带来的总体影响是否利大于弊?

  许映龙:

  这次台风会给华南沿海一些地区带来较强的降雨,将对华南沿海的高温天气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我们预计“洛坦”强度不会太强,因此其主要影响在于强降雨的影响,而风的影响相比可能会小一些,因此防范得力的话,“洛坦”带来的影响很可能利大于弊。

  记者:截至目前,今年影响我国的台风状况和历史同期相比怎样?预计接下来一段时间会有几个台风登陆我国?

  许映龙:

  截止到7月29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9个台风旋生成,较历史同期(8.5个)偏多0.5个,其中有3个台风登陆我国,登陆数较历史同期(2.3个)偏多0.7个。从影响上看,今年西北大平洋高压和往年比较相对偏弱,因此影响我国的台风整体都比较弱。

  从历史上来看,8月份是台风登陆和影响我国最为活跃的时间,一般登陆数在2~3个,预计今年8月份登陆我国的台风将会接近常年,也就是说会有2~3个台风登陆我国沿海。

回港避风的渔船 新华社侯建森摄
回港避风的渔船 新华社侯建森摄

  记者:目前,中国气象局对防范“洛塔”进行了哪些部署安排?国家气象中心如何做好台风监测预报工作,以及与地方气象台的联动?

  许映龙:

  28日上午9点35分,中国气象局已经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Ⅲ级应急响应,南方相关省市气象部门也启动了相应的台风应急响应,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应对台风的安排部署。

  为此中央气象台启动了加密会商流程,并每小时对台风进行一次跟踪监测定位,不断滚动更新监测信息、适时订正预报结论,并且加强与地方气象台会商联系,共同做好监测预报工作。

  【延伸阅读】台风科普问答

  记者:目前我国的台风预报水平总体如何?

  许映龙:

  随着数值预报模式和技术以及综合探测体系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台风业务预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台风路径业务预报水平进展显著,目前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初步建成了以气象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为基础的对台风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的综合探测体系。在积极推进气象综合探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我国台风数值预报模式及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已经建成了国家级、区域气象中心和省级气象台站的台风数值预报业务体系,该体系由全球台风预报模式、区域台风预报模式、台风集合集成预报系统以及其他统计动力和中尺度模式所构成。数值预报模式和其他统计动力客观预报模式的发展和改进, 大大提高了我国台风业务的预报能力。在风雨预报方面, 目前我国尚无有效的台风大风和暴雨客观预报方法可供业务预报应用, 沿海各省根据自身的需要研制半理论半经验或诊断统计方法预报台风大风以及暴雨强度和落区。

  总体而言,我国在很多方面与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尤其是对于异常台风的预报,包括路径异常、强度突变等预报误差还较大,风雨预报精细化程度低、准确率不高,台风业务预报的水平远不能满足防台抗台的现实需求。因此,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台风业务的监测预报水平,仍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长远任务。

  记者:为什么说台风预报仍然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科学和业务难题?目前台风预报存在哪些问题和挑战?

  许映龙:

  首先是台风强度预报。由于观测资料缺乏, 对台风结构的复杂性了解甚少, 对台风强度变化的物理机制认识也不够深入,尤其是对台风强度变化所涉及的复杂的海气以及海陆气相互作用知之甚少, 导致台风强度业务预报能力低下。与台风路径预报相比, 过去20多年来, 国内外各预报中心在台风强度业务预报方面进展非常缓慢, 用于业务的客观预报方法也很少, 为数甚少的统计或统计释用方法还不够成熟, 预报精度较低, 各国在强度预报业务中主要还沿用经验方法为主。因此, 改进台风强度预报仍是各国台风业务预报未来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 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台风内核结构的观测和认识, 并以此为基础改进和发展数值模式。

  其次是风雨预报。客观、精细定量化的台风风雨预报对有效防台抗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台风登陆前的风雨短时临近预报, 一方面沿海强风和强降水何时开始, 决定着人员撤离和转移的时间, 另一方面强风范围和强降水落区未来如何变化决定着人员撤离和转移的范围, 而台风风雨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目前尚未建立, 风雨预报的精细化水平远不能满足防台抗台的现实需求。目前国内外主要致力于借助卫星、雷达等遥感手段对台风风雨的观测估计研究, 同时结合地面观测与地理信息系统, 在天气形势判断的基础上, 利用诊断统计方法开展业务预报, 尚缺乏有效的客观定量预报方法, 利用数值模式进行台风风雨定量预报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业务预报中缺乏客观预报产品指导, 尤其缺乏客观精细化的风雨预报产品, 经验外推预报仍是业务预报的主要方法, 预报时空精度差。

  再次是数值预报技术。台风业务预报准确率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数值预报技术的发展和改进, 过去20多年来我国台风业务数值预报模式的预报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路径预报误差呈逐年减小的趋势。但在模式开发和数值预报关键技术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现有模式未根据影响我国台风的天气特点、下垫面特点等来确定物理过程的处理方法和参数的选取, 导致模式物理过程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针对性较弱;现有模式的台风初始场形成技术落后, 尤其是卫星、雷达等非常规资料的融合应用能力薄弱, 已有研究成果业务化程度低, 且模式分辨率较低。这不仅影响了路径预报的精度, 也大大降低了强度和风雨的预报能力和精细化水平。

  记者:我国是否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防台体系?

  许映龙:

  中国气象局早已建立了从地方到国家级的五级台风联防制度,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部门内外互动机制,及时向相关防灾减灾部门提供预报决策信息,不断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扩大信息覆盖面。同时,气象部门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制作一些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的预警报产品。

  作者:赖敏
(责任编辑:UN913)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