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高温致太湖水面蓝藻蔓延 千名渔民每日打捞万吨

来源:现代快报
2011年08月14日05:01
打捞蓝藻时,渔民们在围网、驾船上优势很明显
打捞蓝藻时,渔民们在围网、驾船上优势很明显
藻水分离已施行机械化操作,但也需要人工监看
藻水分离已施行机械化操作,但也需要人工监看

  连续的高温天气使得蓝藻不断滋生。在无锡界内132公里的太湖岸线,一支由当地1000多位渔民组建的打捞队每天在这片水域上忙碌。逢到高温催生蓝藻大面积生成的时候,他们往往需要顶着酷暑连续工作十个小时。一艘船,两三个人,一天可以打捞上百吨蓝藻,日打捞量总计达1万吨左右。截至8月11日,无锡今年累计打捞蓝藻42万余吨。这组数字,凝聚着他们的汗水。

  40年前,蓝藻是个宝

  从4月初开始,每天早上6点,无锡滨湖区马山地区的灵湖码头和月亮湾,61岁的殷桂荣就会出现在这里,看看蓝藻的生成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组织人手开始打捞。4年来每到这个季节,这已经成了老殷的必修课。让老殷高兴的是,相较往年,今年蓝藻暴发要延后许多,直到5月中旬左右,才开始打捞。

  殷桂荣是土生土长的马山群丰村人,2007年太湖水危机爆发后,老殷成了第一批参与蓝藻打捞的工作人员,如今,他已经是马山街道月亮湾蓝藻打捞点的队长。

  这个打捞队有1艘运藻船、2艘吸藻船,8个蓝藻打捞人员。记者在打捞点看到,2名工作人员正用特制的牵网把蓝藻围聚到一起,慢慢把蓝藻拖到打捞点的泵站吸藻口,另外2名工作人员负责清理树枝、塑料瓶等漂浮物和垃圾,以防堵塞吸藻管道。据了解,这个吸藻泵,一小时可吸藻100吨,而在打捞点旁边,就是一座藻水分离站,日处理能力可达1000吨。

  打捞蓝藻对殷桂荣来说算得上是“重操旧业”,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殷桂荣就参与并负责过蓝藻打捞,40多年来,打捞的方式和目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打捞蓝藻是为了治理太湖水环境。40多年前,我们打捞蓝藻可是要抢的。”

  那个年代,少有化肥,农民种田都是依靠天然肥料,而蓝藻经过发酵,发白发臭后,是一种非常好的肥料。不但田比较肥,而且虫子还特别少。6月上中旬插秧结束后,太湖里出现蓝藻了,生产队里的壮劳力就驾着队里的5艘船下湖捞蓝藻。

  “一艘船上4个人,只要捞满一船,就可以记7个工,差不多有四五块钱,蓝藻多的时候,最快的1个小时就能捞满整整一船。多的时候,一船人一天能捞四五船。”在当时,打捞蓝藻是个抢手活。

  “我们当时还专门安排人去‘望风’,只要天气一热,风向又是朝着河浜里吹的,就会有人到湖边去看,蓝藻有没有漂过来,蓝藻一来就立即喊队里壮劳力开着船去打捞。蓝藻刚被风浪吹着漂进河浜,立即就被沿岸村子的生产队给‘瓜分’了。为了能多打捞蓝藻,船上的人连中午回家吃饭的时间都没有,都是由队里组织人把饭菜送到船上吃的。”每1.5亩左右的田地挖一个深坑,放进五六船蓝藻,这就是一个肥料池。“到了9月份,蓝藻就被捞干净了。”

  水清了还想继续打鱼

  虽然也是从2007年就参与蓝藻打捞,和殷桂荣不同的是,51岁的常州人王根荣是个离不开湖的渔民。记者见到老王的时候,他正在吃午饭。当天上午,老王的这个蓝藻打捞点上的6个人,打捞了300多吨蓝藻。

  王根荣的老家在常州与无锡交界的武进太滆村,不过做了大半辈子渔民的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马山桃坞湾打鱼,吃住生活都在自家船上。至今,他还不改饮用太湖水的习惯。

  “自来水的味道吃不惯,现在的太湖水,打上来,用明矾一打,跟以前的也差不多。”老王说,他们做渔民的对太湖特别有感情,虽然现在已经不怎么打鱼了,不过拿工资捞蓝藻,还是和太湖打交道,这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并没有离开,也许有一天湖水越来越清了,鱼虾越来越多,就可以继续打鱼了。

  “2007年蓝藻大暴发的时候,大家对蓝藻打捞没有经验,一开始是用绳子系着木板什么的,想把蓝藻刮拢了运走,但这样做效果并不好。”王根荣说,看似蓝藻是漂在湖面上的,其实他们渔民都知道,蓝藻实际上是分散在水里的,只是湖里浪头小了,被风吹到岸边或湖湾里,水流缓了,才开始浮在水面上,后来我就想到用银鱼网加密了做成围蓝藻的网,先用网将蓝藻围拢,再集中打捞、泵吸,这样做效率能大大提高。”

  王根荣告诉记者,“蓝藻生成得多少和水温、风向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也是有规律的。”和殷桂荣一样,每天一早,老王第一件事就是先看当天的蓝藻情况,并向上面汇报。

  “去年是4月中旬开始正式打捞蓝藻的,今年是5月5日开始的。”王根荣说,虽然这几天温度升高,每天打捞量已经升至三四百吨,不过跟往年同期相比,还是下降了不少。

  老王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在他打捞的这个桃坞湾,蓝藻从没因聚集过多而发生过水华。“蓝藻打捞,最重要的是要根据风向、水温的变化,预判蓝藻的生成速度。我们渔民常年生活在湖上,还是很有经验的。”蓝藻聚堆后,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迅速繁殖,消耗水中大量氧气,导致鱼虾的死亡,他每次看到漂在蓝藻里的死鱼虾,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如果太湖水治理好了,我还想继续到湖里打鱼。”老王说。

  希望成为“正式工”

  48岁的周全林和妻子是胡埭人,虽然在当地有安居房,不过5月份以来,他们只在家里住过一天,其余时间都生活在太湖杨湾的船上。

  周全林夫妇也是渔民。在杨湾蓝藻打捞点,有4条打捞船,11个专业打捞人员中9个是渔民。马山街道马圩水利农机站蓝藻打捞管理科负责人秦向前告诉记者,渔民在围网、驾船上优势很明显。“前几年,我们曾培训过10多个人驾驶蓝藻打捞船,不过和渔民比起来,差距太大了。”

  周全林告诉记者,他也是从2007年就参与了蓝藻打捞,现在他们夫妇两人负责一条蓝藻打捞船,相比2007年,现在的蓝藻打捞船上有太阳能供电、GPS定位,有吸藻泵,蓝藻打捞的效率提高了很多。虽然相比当初用桶从水里舀蓝藻,现在工作量已经没有那么大了,不过机械化作业也离不开人。

  周家的这艘船约10米长2米宽。“船上没有电视机,没地方放,不过放了也没时间看,一天蓝藻打捞下来,只想睡觉,根本没力气看电视,平时最大的消遣就是看书和看报。”

  周全林指着船舱里的几箱矿泉水告诉记者,开始蓝藻打捞工作以来,经常有各级领导来蓝藻打捞点视察,向他们询问蓝藻打捞的情况,这些矿泉水也是这些领导送来的慰问品。对于周全林夫妇来讲,工作苦点累点他们可以接受,不过就是蓝藻打捞一年就那么几个月,没有蓝藻打捞的那几个月,他们就只能是零收成了。

  采访中,一些人向记者反映,蓝藻打捞队员是季节工,说白了就是做一天算一天的。

  “目前日工资是七八十元,每月收入在2300元左右,不过这个收入是没有休息天,不交‘五金’什么的,满打满算一年能干八九个月的时间,而其他没有蓝藻打捞的日子里,只能闲在家里。”这位渔民说,对他们来讲,可能比任何人对太湖的感情都要深,他们希望能早一天把蓝藻治理好,也希望他们的蓝藻打捞可以真正成为一份每天都有的工作。

  现状

  蓝藻打捞人员越来越少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无锡承担了太湖治理的重担。统计显示,自2007年以来,从截源控污、生态清淤到蓝藻打捞,无锡市已累计投入300多亿用于治理太湖,特别是在蓝藻打捞上,更是不惜全力。

  对于蓝藻打捞人员的反映,无锡市滨湖区水利局局长陈立新不无感慨地告诉记者,虽然这几年来在蓝藻打捞的设备上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但终究是需要人操作的,由于蓝藻生成速度很快,时间最长的时候,一天需要连续打捞10多个小时,作业强度可想而知。

  无锡市蓝藻治理办公室主任匡民告诉记者,在无锡全市,专业化蓝藻打捞队有60支,1200多名专业蓝藻打捞人员,分布在无锡界内132公里的太湖岸线。但作为藻水分离前道工序的蓝藻打捞队伍,却很有可能会因为年龄老化、工资相对偏低等因素而流失。

  “去年还说要禁用高踏网的,今年又可以用了,这对渔民影响很大。”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用高踏网打鱼的话,太湖开捕后短短20来天就能有五六万元的收入,这和蓝藻打捞人员一天七八十元的工资相比,差距不言而喻,不少原先打捞蓝藻的渔民都“转行”了。同时,打捞人员年龄普遍偏高,平均年龄已达50来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早晚也会退出打捞队伍。此外,蓝藻打捞工作是季节性的,工作的不确定性也是留不住人的原因之一。“如果政府财政上可以倾斜一些,或者是从季节工变为合同工,适当提高他们的待遇,就可以保证这支队伍的稳定。”

  “在太湖里生活了大半辈子,我们最了解太湖,只要政府真正关心我们,我们愿意付出一生。”一位老渔民动情地说。

  快报记者 金辰 薛晟 文/摄

(责任编辑:UN01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