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辽沈晚报九一八报道 辽南义勇军“不做亡国奴”

来源:北国网-辽沈晚报
2011年09月16日11:22
 

  “九·一八”沈阳城破之后,在日寇咄咄逼人的攻势下,短短几天辽宁大部沦陷。当举国上下被日寇的当头一棒砸得还没缓过神来的时候,就在1931年9月23日夜,在一个叫田庄台的小地方,几百个老百姓却出人意料地给了猖狂进犯的日寇以迎头痛击。

  这虽然是一场小小的战斗,却是东北人民自发反侵略而打响的第一枪。从那以后,“不做亡国奴”的吼声一直在白山黑水间回荡。

  今儿要说的就是辽南义勇军的故事,他们与日伪军作战数百次,打死日伪军3000多人。遗憾的是,他们自己的伤亡数字根本无

  法统计。他们和辽宁各地奋起的义勇军一起将热血洒在了自己的家园,默默无闻地战斗、死去,直到现在,还没有一座属于他们自己的纪念碑。

  枪响辽河沿“四大天王”竖起民间抗日的大旗

  “老北风、项青山、盖中华、蔡宝山”,这四个人就是其后令盘、海、营伪军闻风丧胆、日寇寝食难安的辽南义勇军的“四大天王”。“九·一八”事变的第五天,也就是1931年9月23日,《告全国民众书》称“已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而就在这一天夜里,老北风、项青山、盖中华、蔡宝山四个人在盖中华家聚会之后,组建了抗日队伍,带领400人进攻被日寇占领的田庄台,然后突袭了营口的水厂电站,给不可一世的日寇来了个下马威。

  能短时间内拉出400人的队伍,当然不是一般人,除了盖中华,他们原本都是绿林道上的“胡子”。组织义勇军后,他们各自的报号也就改了。台安张海天报号老北风;盘山盖凌香报号盖中华;沙岭项忠义报号项青山;海城蔡金义报号蔡宝山。

  老北风、项青山、蔡宝山都是盘海营一带的“胡子”,手下都有几百人,而他们的联系人就是盖中华。

  盖中华论出身勉强算是个富裕农民,这个人用盘山县原党史办主任刘占勋的话说就是“好交朋友”,有点“及时雨”的意思。而且他有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念过私塾。念过书的口才一般比别人好,所以做动员工作什么的都交给他。

  人的名树的影,自打他们率人攻打田庄台竖起抗日大旗后,附近的百姓竞相来投,很快就形成了一大股地方势力。

  斗智不斗力 靠诈降未开一枪缴获日军重武器

  当时日寇还只占了营口,东北军正在锦州坚持。于是日本关东军就出钱出枪组织了一个“东北民众自卫军司令部”,专门负责“剿匪”,伪军的司令叫凌印清。

  凌印清就是本地人,当然清楚老北风他们的厉害,于是就想出了个招安的法子。他在义勇军的山寨下摆上大批军火辎重,然后带着几百个全副武装的伪军亲自去和老北风们谈判。“降了吧,山下那些好东西就都是你的了,跟着日本人混,保管你升官发财。 ”估计当时凌印清就是这么劝老北风们的。老北风也干脆,降了就降了吧。不仅降了,而且还“殷勤”献上了山寨的花名册,并将队伍集结好了以利于日伪收编。

  凌印清一看老北风们的“恭顺”态度就大大地放心了,定了吉日后,回去就开始筹备受降仪式。

  很快,老北风们“四大天王”就到了凌印清的驻地“投诚”。喜出望外的凌印清也代替自己的日本主子大方地任命他们为旅长。“旅长?”这一下,老北风们怒了,忽悠是不,“我们都是要当司令的! ”于是拔出枪就将凌印清和他的日本顾问抓了起来。

  兵不血刃,大批的辎重武器就落到了义勇军手里。此役生擒了大汉奸凌印清、参谋长王魁三、日军顾问仓冈繁太郎等3人、日军翻译1人、日本兵12人、伪军200余人。

  这场连一枪都没开的战斗是“九·一八”以来东北民众的首胜,大大鼓舞了义勇军的士气。

  都是神枪手 10个义勇军打退200个鬼子冲锋

  曾经当过“炮头”的老北风使的是双枪,“炮头”的称呼一般指的是“胡子”队伍中的神枪手,比如打麻雀,一枪下去打烂了不行,要留下完整的尸体。

  盖中华虽然是个农民,可是也打小习武,而且也是一手好枪法,老北风枪法好,可是夜里打仗时,重点目标还是得盖中华出手,人家那是专门练过夜里打香火头的。

  凌印清这个伪军队伍夭折之后,1931年12月中旬,关东军突然行动,一支200人的部队摸到了老北风的驻地。这时候老北风手下算上他自己一共只有10个人。老北风就在辽河岸上筑起了防线。 10个人的防线居然有300米长,这不是玩笑,而是他们的枪法实在是太准了。是不是弹无虚发不清楚,但是200个鬼子连续两次冲锋居然都没能突破老北风的防线。

  而当鬼子进行第三次冲锋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都冲了出来,镐头、叉子,一时间辽河岸上杀气冲天,鬼子也不知道来了多少义勇军增援,只好扔下几十具尸体慌忙撤退了。

  孤军死战“宁杀贼以致死,不委屈以求全”

  日军的这次行动其实是为了进攻锦州做准备。 1931年12月下旬,日本关东军第二师团、二十师团、混成第三十八旅团、三十九旅团等共四万余人沿北宁、大通、营沟三条铁路线向锦州发动进攻。 23日,盘山义勇军在田庄台正面阻击日寇第二师团,血战两昼夜、伤亡500余人之后,不得不退守大洼。 26日,老北风率部设伏,一举消灭日寇一部70余人。日寇随即调飞机轰炸义勇军防线。义勇军一部被敌人合围在大洼。

  负责掩护大部队撤退的是一支120人组成的义勇军敢死队,我们现在也不知道他们的姓名,甚至对于他们死战的经历都不清楚,只知道他们最后弹尽粮绝、全部以身殉国。为了救援锦州,盘山义勇军又不顾伤亡连续攻打营口、反攻田庄台,损失大半之后,又奉命掩护正规军撤退。

  1932年1月3日,短短半个月,锦州易主,东北军撤了。义勇军成了战场上抗击侵略的最后的力量,同样,他们也成了一支孤军。

  “……我义勇军决不以此而退却、而屈服。不过弹药将尽,来源已绝,大敌当前,势难徒手擒敌。辽西之半壁河山,势将沦陷,国事之危,燃眉不足以喻其急矣!而党国诸公,于此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时,仍从事高位之分配,权力之攘夺。且更有丧心病狂之党国败类,以此空前国难,为获取政权之唯一利器,使东北三千万纯良民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数万里大好版图,断送于夷狄铁蹄之下。痛心惨目,莫此为甚。

  东北者,全国人民之东北,非仅东北三千万民众之东北也……我三千万民众,决以此满腔热血,溅于白山黑水之间,以灌溉中华民族自由之花,敌氛末靖,誓不生存。呜呼,敌人之炮发矣,杀敌之声起矣,谨先同胞,杀敌赴难,临电迫切,无泪可挥矣。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叩世。 ”

  “凡我中华裔胄,决不甘当亡国之奴,宁杀贼以致死,不委屈以求全。……良心所使,义无反顾,为自卫而死,为国家而死,为民族争生存而死,死有余荣。”为了求得南京政府和社会对东北战场的支持,盘山义勇军连续向全国发布两次通电,谴责不抵抗政策的同时表达了以死殉国的决心。这也是最早的义勇军抗日通电。今日读到“无泪可挥”处仍让人唏嘘不已。

  盘锦“小红楼”曾是日军据点,当年被义勇军屡屡围攻。 主任记者 李振村 摄

  一边造声势一边往前冲“就是打一个不要命”

  当时也确实是为死难者哭的时间都没有了。占了锦州后,日寇就对盘山义勇军开始了猛攻。 200多名日军和300多名伪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攻占了沙岭镇。“鬼子来了! ”这就像是一道必杀令,消息一传出,盘山各处的义勇军就行动起来。即便是现在也很难说出谁是义勇军。整个盘山地区当时有大约16万人,可是如果合计一下各路义勇军人数的话,最多的能统计出4万人。盘山县原党史办主任刘占勋说,保守估计,盘山义勇军总数应该在4000人左右。

  义勇军平日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可是号令一起,立刻就能握枪出征。他们基本上不属于哪一个人,都是战时分配到谁的部下就听谁的指令战斗。如果偏要有人想说他们是乌合之众,那也算是一种解释。

  义勇军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最凶悍的就是板斧、铡刀之类的,更多的是使得顺手的种地的镐头、叉草的钢叉。

  他们打仗,就是打一个不要命。义勇军经常把鬼子伪军堵到院子里猛攻,院子里枪声大作,院子外前仆后继,他们就是来拼命的,就是用自己的命来填的。

  前面的人倒下了,就是为了给后面的人制造冲上去的机会,所以他们是义勇军,他们用生命唤回这个民族最后的血性,得知日寇占了沙岭镇,3000多名义勇军毫不犹豫地从四面八方涌上去拼命了。

  由于武器上的差距,所以义勇军一般只打夜战,晚上9时,总攻开始,兵分四路的义勇军齐声呐喊,先把声势造得足足的。然后,开始放鞭炮。这鞭炮放得有讲究,就是要装在水桶里放,没办法,子弹不够只能靠唬,于是枪声震天响。

  这一下就把日本鬼子整懵了,不知道义勇军来了多少条枪,而且那声听起来就像是重机枪在“突突”,那个时候打仗基本不按人头算的,有枪才算一个战斗力。鬼子害怕了,项青山的部队顺势就冲进了街里,一下子把鬼子的指挥打乱了。

  于是守外围的鬼子就往镇里跑,镇里的鬼子听着枪声大作以为是义勇军杀过来了,于是朝着好不容易跑回街里的鬼子就放起抢来。这边挨了袭击的鬼子以为被义勇军掏了老窝,又开始拼命抵抗。

  义勇军一听镇里打得热闹,干脆歇手了,就是把鞭炮一顿乱放“煽风点火”。日本鬼子的子弹真足,也是棋逢对手,自己人整整打了一宿,天亮了,也不用打了,就连日本鬼子指挥官河野都被自己人干掉了。看着旁边看了一宿戏的义勇军们,日本鬼子只好匆匆逃出了沙岭。

   自己动手 沈阳逃出的兵工厂师傅做起土火炮

  锦州没有被日寇攻占之前,盘山义勇军好歹还能从东北军和北平那边得到一些武器补给,但是随着国土的沦陷,这些全凭一腔热血自发组织起来的农民队伍渐渐失去了外界的援助。

  粮食倒是好办,原本都是在地里刨食的农民,可是没了子弹,那凭以保家卫国的枪还不如烧火棍了。

  形势严峻,只能自己救自己。于是盘山义勇军收罗了从沈阳城的兵工厂出逃的师傅们,专门成立了一个造军火的工厂。造的最多的就是子弹,原料就是空弹壳,碎铅就是弹头,火药就用麻秸火硝和硫磺自制。这个作坊还能生产枪,其实其后抗联的许多部队都能自己生产的,这种枪很简单,俗称“单打一”,也就是一次只能装一颗子弹。

  而更让人惊异的是,这个作坊居然改装出了大炮。

  说到这,不得不提提盘山这片的历史了。一是当年甲午战争的时候,清军在田庄台输了一场大规模陆战。二就是日俄战争时期,这一片也是战区。当时日军封锁了旅顺港,俄军的舰队就拼死突围,于是就有俄国战舰不明路径地钻进了辽河芦苇荡里,搁浅之后一扔就是几十年。

  对于啥都缺的义勇军来说,船上的大炮可是好东西。大炮的威力他们可都是领教过的,不少兄弟就死在了日寇炮火之下,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于是他们就把舰载火炮给拆了下来,拾掇拾掇居然还能用。只不过改造之后舰炮就成了土炮,都是前装弹了。炮弹就是塞进炮筒的火药和几斤铁片铁块什么的。

  这火炮虽然看着不起眼,不过一炮下去居然能打出5里地,也能覆盖一片。打鬼子的时候就用小车推着,打完一炮就跑,没办法,穷啊。

  就在义勇军高歌猛进之时,日寇也从黑吉战场腾出手来,调派大军开始了对盘山义勇军的围杀。

  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危急形势下,盘山义勇军只好无奈地选择了突围,3000名义勇军的主力向热河转移,如同那些退入关内的东北军一样,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再也没能回到自己的故乡。

  但是他们并不窝囊,因为他们顽强而无助地殊死抵抗过。最后一支成建制的盘山义勇军在古北口抗战之后,不顾一切地想要打回老家去,最后在回家的路上伤亡殆尽。 主任记者 李振村

(责任编辑:付吉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