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记者遇害因地沟油系误传 解读信息为何越传越偏

2011年09月22日07:30

  来源:郑州晚报

  “记者遇害”“地沟油”如何被联系?

  微博信息链如何越传越偏?

  这是一起

  关怀背后的误传事件

  李翔遇害案,最近三天成了最热的新闻,“记者被杀”、“调查地沟油”、“遭报复”,这些词语串起来,的确引人关注。

  一起抢劫杀人刑事案件都经过了哪些环节,被演化成“记者调查地沟油遭报复被杀”这样一条“新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传?微博时代,信息传播如何才能达到准确?我们试图对这些问题还原和探讨?

  晚报首席记者

  张锡磊

  记者遇害遭遇误传亲朋好友很受伤

  李翔的被害,让亲朋好友痛苦不堪,但让他们更加伤心的,还有对于李翔死因的不负责任的报道。

  洛阳某媒体的王先生,由于工作关系,平日和李翔接触较多,他说:“关于李翔的报道,我们都不忍心让他的父母知道。”

  李翔的未婚妻在看了一些信息后,也忍不住说:请不了解情况的人不要再转发了,扭曲误解了很多事实,请你们祝福翔子一路走好,谢谢大家了。

  网络说法是这样一步步发展的

  19日上午,微博上出现了“洛阳电视台记者李翔被害”的信息。

  很快就有人发现,李翔的最后一条微博是关于“地沟油”的。“报复说”在微博上快速传播开来,并开始发酵。

  当天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阮长安在微博中提醒网友,最后一条微博里面的内容是转发的。“提醒网友不要受人误导,混淆警方的侦查视线。”但这条微博,在“报复说”的强大热潮中被淹没。

  20日,一些媒体官方微博中,把“疑”字去掉了,“记者被杀”与“地沟油报复”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还有个别媒体猜测此案属于情杀。

  遇害报道的第二天,“报复说”就被证实是不实消息。据洛阳电视台一位人士说,李翔从来没有参与洛阳电视台关于地沟油事件的报道。但这种辟谣的声音依然微弱。

  误传背后是怎样的群体心理?

  洛阳市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媒体人士说,记者被杀,这本身就是非常引人关注的事件。大家很容易去联想:他是因为曾经的报道引来杀身之祸吗?

  在大众心中,记者的形象往往被正义化,他们身负重任,为民请命。因此事件发生后,网友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激愤。再加上媒体对于“地沟油”的猜测,更是引发网友的哗声一片。同时,也不排除个别人为了吸引眼球,故意写上几笔,引发读者猜想。

  这位媒体人士还称,信息传播应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让每一个字都有出处和证据,应该拒绝“疑”“被传”字眼。

  郑州一位姓陈的媒体人也表示,最近地沟油正是全国媒体报道焦点,令公众产生了谈油色变的地沟油舆论焦虑。恰在此时,记者李翔遇害前还在关注地沟油,一下子成为公众情绪的集中爆发点。李翔遇害被疑与地沟油有关,实质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公众对地沟油焦虑舆情的宣泄口。

  同行

  真不希望这样认识你

  李翔其人

  李翔,30岁,洛阳电视台新闻部记者。据说,他平时为人热情,好打抱不平。

  今年3月9日,李翔开通了微博,内容大多和工作有关,半年多他发表了260条内容,除了发布一些警务新闻和社会新闻,他还经常关注体育赛事。

  李翔是一个忙碌的记者,他在网上称经常累到“腿抽筋,手发麻”。

  事发后,众多媒体同行时刻关注着事态进展,巧合的是,李翔也曾通过微博温暖其他同行。

  今年5月,他转发微博关注一名猝死的记者。7月,一位记者身患重症,急需联系专家,他转发了这条求助微博并评论“哥们!挺住,百姓需要你!”

  李翔没有想到,时隔不久,他自己也成了同行关注的对象。

  工作之余,李翔还曾在微博中晒出多张他和未婚妻“顺顺”的合影,大秀恩爱。“老婆又给了好多好吃的啊!开心死啦!”在这些爱意浓浓的文字后面,有李翔遇害前朋友送上的祝福,更多的是网友“点燃”的蜡烛。 据《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UN02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