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辛亥人物梁启超:国家竞争在“民智”非“腕力”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1年10月04日06:26
国家竞争在“民智”而非“腕力”
天津梁启超故居。
国家竞争在“民智”而非“腕力”
天津饮冰室。
本报记者采访梁启超研究专家、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董方奎教授。
  本报记者采访梁启超研究专家、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董方奎教授。

  梁启超不仅是旧教育制度的埋葬者 也是新教育制度的开创者

  文、图/陈杰、卜瑜、邓柱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混沌的中国风云变幻、跌宕起伏,正在经历从千百年封建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转型的初期,而教育文化的变革也是这个社会转型期的重要标志。作为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的梁启超,不仅是旧教育制度的埋葬者,也是新教育制度的开创者;不仅是社会启蒙教育的佼佼者,也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模范。他是中国近代教育“学校系统的总设计师”,也是比较全面提出新式教育理论和培养新式人才素质标准的理论家。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当一百多年的烟云散去,清华大学百年庆典上,回首历史,我们惊奇地发现,作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的梁启超,在其将近80多万论及教育的文字中,许多思想在今天依然值得借鉴,其教育价值观和关于国民性格和素质教育的论述,至今对中国教育和振兴民族精神具有宝贵的指导作用,也值得当今教育者、家长等深思。

  在广州东方文德广场特约支持下,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东康梁文化研究会、广州万木草堂文化品牌工程组委会联合主办的“南粤先贤寻访百年广东名人足迹”之康梁改革思想报道,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梁启超的近代中国教育思想。

  梁启超堪称“学校系统的总设计师”

  “他自己懂西学也不多,但还是坚持传授新思想。”广东康梁研究会会长赵立人教授称,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希望通过教书育人培养救国人才,在教学内容上也教八股文,但更重视传授新思想,尤其是对学生施以德、智、体并重。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董方奎称,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张之洞、盛宣怀、蔡元培等都被提及为近代中国教育的奠基人,但真正称得上为“近代中国教育的主要奠基人”的还属梁启超,而蔡元培则是中国近代教育“大厦的建成者”。

  董方奎说,梁启超论及教育的文章有80多万字,是八股文等旧教育制度的掘墓者。他提倡教育救国,首倡教育要定宗旨,鼓吹建立各类新式学校,引进西方教育制度,并制定教育方针、介绍教学方法、设计课程、教材编印、课表、作息时间表、学校管理等等,堪称“学校系统的总设计师”。蔡元培的教育实践和理念深受梁启超的影响,不同的是蔡元培付诸实践,梁启超则多以文章形式向社会发言。

  提倡教育优先强国尤须“开民智”

  “人才之多寡,是衡量国势强弱的标准。”在梁启超眼里,国家要发展要靠教育,而他的这种认识来源于他对西方和日本经验的认可,梁启超认为,社会发展、革命、建设和科技发展都要靠人才。

  董方奎认为,在后来发展的到底是革命优先还是教育优先的争论中,梁启超认为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就不能领导人才进行国家建设,因此,梁启超曾提出了“教育救国”的思想,把教育兴国人才培养放在战略地方,认为,“有非常之才,则足以济非常之变”。

  “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在梁启超看来,国家要发展进步,必须通过教育培育“新民”。不过,董方奎称,尽管梁启超提出教育优先的思想,但到现在却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

  董方奎说,梁启超曾说过,“近百年间,欧罗巴之众,高加索之族,籍制器以灭国,借通商以辟地,于是全球十九,归其统辖,智之强也”,说明“开民智”的重要,说明“国家的竞争在民智而不在腕力”。

  据介绍,根据要求,我国教育支出应该占据GDP的4%,但现在却还达不到这个目标,远远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需求,人均公共教育支出在发展中国家中也排名落后。

  梁启超把精神教育放在首位

  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学校总设计师,梁启超对在教学方法以及素质教育上都有详细而又前瞻性的论述。董方奎称,当我们还在为素质教育喋喋不休的时候,却惊奇发现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的理念。

  “现在许多老师还是应试教育,要求学生强记知识。”董方奎称,梁启超一生追求“趣味”,认为人的一生都要有趣味的元素。对儿童的教育要注意寓教于乐、劳逸结合,可以采取演戏法、编写歌诀等,吸引儿童的兴趣,而不是动则就有写不完的作业,给儿童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梁启超反对注入式教学,认为让学生强记课本的东西就好像给小孩喂饭,自己已经咀嚼了很久,一点滋味都没有,还要孩子再嚼几口,那样孩子就会认为吃饭是苦不可言的事。

  “教育不是敲门砖,等门开了,砖也抛弃了,再也不会有人和那块砖头谈恋爱。”梁启超的幼子、中国航天事业开拓者之一的梁思礼也认为,现在的教育是“学而优则仕”,似乎又回到科举的年代,教育模式化,学校成了考试机器的工厂,培养会考试、拿高分的人,而不是创新性人才,“很无奈”。

  “三分专业,七分精神”。董方奎说,梁启超把精神教育放在首位,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提倡学生要理智、报国、为社会服务,并常常在讲学中把国家被列强瓜分的命运告之学生,鼓舞国民精神,认为这样做事才有力量。

  “梁启超9子女,满门俊秀”。董方奎说,梁启超的教育理念在他的子女教育上取得重大的成功,其中一家就出了三个院士,这在国内外都罕见。据梁思礼回忆,父亲的“趣味主义”也影响了子女的成长,个个成才。

  李大钊受梁启超影响

  发起成立“少年中国学会”

  在康有为和梁启超的从事的教育生涯当中,尽管康有为从事和关注的教育的时间并不长,但带来的影响却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历史进程,其中包括其领导的戊戌变法,以及梁启超从事的维护共和、捍卫共和等重大历史事件,甚至新中国的建立。

  广东康梁研究会会长赵立人认为,从1891年到1894年,尽管短短只有3年的时间,康有为门下40个学员当中,却不乏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进程,陈千秋、梁启超、麦孟华、陈子包、卢湘夫……其中陈子包尽管在政治上没有建树,但却成为中国近代儿童启蒙教育家,用洋文编写了很多通俗的儿童启蒙教科书,其培养的一大批弟子也走上了教育之路。

  董方奎称,梁启超一生创办、讲学的四所学校(湖南时务学堂、东京高等大同学校、清华国学研究院、南开)140多个学生当中,他考究的杰出人物就有蔡锷、蒋百里(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徐志摩、梁实秋、谢国桢等,部长级的有范源濂等等。在清华国学研究院可考的近40 学生中,大多成了清华、北大、复旦、武大的校长、院长、教务长等。

  “二十年前的青少年换句话说,就是当时有产阶级的子弟无论是赞成或反对,可以说没有一个没有受过他的思想或文字的洗礼的。”郭沫若评价称。

  据介绍,李大钊发起成立的“少年中国学会”,即受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的影响,学会发起时还请梁启超为赞助员;毛泽东也对斯诺说过,他青少年时代曾受到梁启超的启蒙,他学生时代写文章就是以梁为楷模的,其发起成立的“新民学会”,正是受了梁启超《新民丛报》和《新民说》的影响。周恩来总理也听梁启超讲课,做好记录还以学生记者身份发表在校刊上,并在其后承认受梁启超影响很大。

  梁门九子女 三人是院士

  长子:梁思成,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奠基人,亲手创办了东北大学建筑系,也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重要奠基人,1948年当选首届中国院士。

  次子:梁思永,中国现代考古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1948年当选首届中国院士。

  三子:梁思忠,留学美国军校的高材生,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炮兵校官,因病早亡,年仅25岁。

  四子:梁思达,经济学家和工商管理学家,长期在银行和工商管理部门任职。

  五子:梁思礼,著名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航天事业开拓者之一,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的学术带头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

  长女:梁思顺,长期随丈夫从事外交活动,于文学、音乐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曾编有《艺蘅馆词选》。

  次女:梁思庄,著名图书馆学家,长期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职,是中国现代图书馆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三女:梁思懿,著名社会活动家,全国政协委员。

  四女:梁思宁,是一位参加过新四军的老革命。
(责任编辑:UN01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