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瞭望》杂志 > 《瞭望》精彩报道

毕生事业的起点与终点 孙中山与北京的不解之缘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1年10月05日10:39

  孙中山与北京的不解之缘

  政治人物因政见不同,其影响常局限于历史与地理。孙中山虽一生未掌握中国核心权柄,然而他的远见与理想成为民族的精神遗产,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华人共同的沟通语境

  北京的初秋,本刊记者步出天安门东地铁站,从地下的昏暗,一倏走进黄昏的明亮空气之中。天安门前人声欢欣、嘈杂此刻,夕阳沉静地洒在天安门的重檐与屋脊上,为这历六百年的壮丽雍容添上金辉。毛泽东像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他的目光一如既往注视着金水桥外的人们。

  穿越天安门的大门洞,记者在端门西侧的隐蔽画室中找到了城楼上伟人巨像的画家葛小光。

  为人们所未知的是,在这高达8米的朱红色大门紧锁的画室中,孙中山与毛泽东的新画像静静地并肩站立着。

  “十一”当天,这幅毛泽东画像将悬挂在天安门城楼,孙中山画像也将在“十一”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上。

  如同他的画像,孙中山本人与明清以来的政治中心——北京有着不解之缘。

  1894年的中日战争前夜,28岁的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时,来到北京,这位曾求学于夏威夷、香港的医学博士,希望帮助当政者找到医国的药方。在他发现李鸿章也乐于从官场陋习中攫取财富,便对“治病救人”失去信心,从此走上激进的革命之路。

  17年后,革命竟成。中华民国创建者、46岁的孙中山,承载巨大声誉第二次来到北京。他与袁世凯密谈13次,敦促其维护共和,并以治国思想相授。

  1925年,孙中山最后一次到京,他洞悉军阀争权是帝国主义殖民中国的竞争。直至身死,他一直在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理想而奋斗。

  政治人物因政见不同,其影响常局限于历史与地理。孙中山虽一生未掌握中国核心权柄,然而他的远见与理想成为民族的精神遗产,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华人共同的沟通语境。

  10月1日,在新中国的国庆节,葛小光创作的孙中山像会再次出现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侧正中,面向北方,恰好与天安门画像中毛泽东的目光相遇。新中国成立后,每年五一、十一,孙中山巨像摆放在天安门广场已成为惯例。

  在他们的面前是长安街左右两侧相向而行的车与人流,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将把目光投向中国人不断前行的脚步。

  孙中山的第一次北京之行

  1894年6、7月间,孙中山北上抵达天津,上书李鸿章陈述“富国强兵之道”。这可以被认为是孙中山以改良来救中国的最后尝试。

  1894年初,孙中山在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起草“上李傅相书”。孙中山的好友陈少白在《兴中会革命史要》中记录:孙中山在广州开办东西药房的伙计来信,报告孙先生失踪了。药房入不敷出

  陈少白赶回广州来救局,但许多天孙中山没有出现。

  一日,孙中山拿了一大卷文件回来了。他打开卷纸给陈少白看,陈看到那就是长达八千字的《上李鸿章书》。

  这一年春夏之间,孙中山到达上海,他访问当时名士王韬、郑观应,寻找上书的门径。

  冯自由在《中国革命运动二十六年组织史》中记载,“总理出示上李鸿章稿,(王)韬深为赞许,仅代修订数语,并为函介于直督幕友罗丰禄等。”

  初夏,孙中山抵达天津,他找到直督幕友罗丰禄。罗答应代为上递。李鸿章没有见孙中山。

  孙中山在上书中主张要学习西方“富强之本”,使“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他执意:“以中国之人民财力,而能步武泰西,参行新法,其时不过二十年,必能驾欧洲而上之。”

  1894年7月,孙中山抵达北京,他注意到清廷自李鸿章以下在国势危殆之际,仍忙于发财的腐败现状。后来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谈到这次北京之行:“盖中国官员以贪赃纳贿为常事,而洁己奉公为变例也。我至是乃思向高级官员一试,迨试诸省政府,知其腐败尤甚于官僚。最后至北京,则见满清政治下之龌龊,更百倍于广州,于是觉悟乡村政治乃中国政治中之最清洁者,愈高则愈龌龊。”

  仅过了一年,孙中山就策动了广州起义。虽然这次起义以失败为终,却是孙中山领导暴力推翻满清政治的开始。

  天安门广场从封闭走向开放

  中外史学界共识之一是孙中山并未直接领导辛亥革命,直到1911年10月12日上午,孙中山在美国丹佛用早餐时,才在一份当地报纸上得到消息。

  事实上,俄国的革命领袖列宁也是通过瑞士的报纸才得知俄国1917年3月的起义,他因此决定迅速赶回俄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海鹏向本刊记者解释,孙中山意识到新政府的稳固需要西方国家的支持,他因而决定赶往华盛顿,后来又去了英国与法国。

  当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在上海登岸之时,记者们以为他一定带回了支持革命的金钱甚至军火,孙中山回答说,“予不名一文,所带者惟革命之精神耳!”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中华民国为纪元,改行阳历。

  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即1912年2月12日,天安门城楼举行最后一次“金凤颁诏”,溥仪当时年仅六岁,由皇太后隆裕颁布宣统皇帝溥仪退位诏书。

  清帝国历经268年的专制统治就此结束。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大清帝国在71年的时间内没有完成向现代国家的转型,最终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落败。

  北京城的规划原以帝王为中心,对于人民生活交通非常不便。民国建立后,北京的面貌发生了重大改变。

  当时北京市政的管理者朱启钤对北京城进行了改造,他顶着重重阻力,打通修建了府右街、南北长街、南北池子等南北干道。这些新辟街道,便捷了京城的南北往来。

  市政当局又打通了天安门前的东西大道,长安左门、长安右门的墙垣被拆除,这成为今天长安街的前身。另外,神武门与景山之间允许百姓通行,由是形成北京城的两条重要的东西干道。

  天安门研究者与收藏家闫树军在追述这段历史时,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从此,民国时代的天安门广场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不能为百姓涉足的皇家禁地,成为开放性的政治活动中心,五四运动的旗帜才得以在天安门前飘荡。

  闫树军编著的《天安门旧影》中,一幅老照片显示,一位行人身着长袍,头戴西式礼帽从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南走过。其时西风东渐,国人的服装也出现了中西结合的风潮:西服、礼帽、皮鞋开始出现在古老皇城的街头。

  1924年12月17日,在天安门前举行了北京第一条有轨电车线通车典礼,次日这条线路正式通车。当时的《晨报》报道,“正阳门内至西直门大街,沿途极为热闹,每至一站,即有多数之男女,挨车轨观看。”

  与袁世凯的13次密谈

  清帝逊位后,孙中山为弥合南北分歧,巩固共和,让临时大总统之位于袁世凯。1912年8月24日至9月17日,他受袁世凯之邀第二次访问北京。当时,袁世凯在北京刚杀害武昌起义领袖之一张振武。对于革命派来说,孙中山北京之行无疑冒有风险。

  1912年8月18日,孙中山登船离沪赴京。一女士闯入船舱,她拿出武器,以死反对孙中山赴京。孙中山好言劝慰,该女士怏怏登岸。

  “去是我的责任。”孙中山说,“因张振武的无故被杀,内战可以因此而起。我们必须保持中华民国的统一。倘使我不到北京去,国民都要以为我惧怕袁世凯。倘使我去,国民都要想,我是保护他们利益的。”

  8月24日下午5时半,孙中山抵京,乘袁世凯所备朱漆金轮马车,由正阳门入城,当晚至铁狮子胡同袁氏临时总统府。袁设宴并亲为执盏,说,“刻下时事日非,边警迭至,世凯识薄能鲜,望先生有以教我。”孙中山答,如有所知,自当贡献。

  共和初建,多数国人还不知共和为何物。孙中山为敦促袁维持共和,在北京与袁世凯密谈十三次,对自己的治国方略言无不尽。

  《孙中山集外集·谈话》记录了孙中山与袁第一次的谈话内容,“孙问,你为什么置张振武于死地?”

  “袁唯唯、软软地答道:因为黎氏给我一个电报说,张振武不但图谋反对黎氏,且图谋反对政府。所以,因为他图谋反对政府,似乎应当处死刑的。”

  袁表示悔意后,孙与袁谈到了委任官吏与铁路修建等事。

  上海《民立报》其后报道,孙中山有语云:“袁总统可与为善,绝无不忠民国之意。国民对袁总统万不可存猜疑心,妄肆攻讦,使彼此诚意不孚,一事不可办,转至激迫袁总统为恶云。”

  孙中山到京第三天,袁在迎宾馆设宴欢迎,到者四五百人。袁孙对座,第二个菜刚上来,便听到大厅内西南角吵嚷。有人说,共和是北洋之功,并说孙中山一点力量也没有,是孙大炮,大骗子。这时有两排军官都站了起来,还以指挥刀碰地板。孙中山态度从容,这样闹了有半小时,回忆者张国淦在《孙中山与袁世凯的斗争》一文中认为闹事看来是事先安排的,但孙中山一直不理。

  9月2日,孙中山与袁进行第九次谈话。《孙中山集外集》记载:“袁氏以现在各省皆有暗潮,广东等省之省议会与都督屡生冲突,值此国势阽危之时,此等险象实非所宜,应如何设法维持?”

  “中山则以通电各省,使遵守约法,勿越权限,为解决争竞之办法。”

  在北京期间,孙中山曾与人说:“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为中国目前计,此十年内,似仍宜以袁氏为总统,我专尽力于社会事业。十年以后,国民欲我出来服役,尚不为迟。”

  1912年9月12日,孙中山与黄兴浏览前清宫殿及颐和园,还同赴金鱼胡同那桐宅参加了前清隆裕太后命载沣举办的宴会。

  这一晚,革命领袖孙中山、黄兴与他们所推翻的满清皇室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载沣因病未到,由贝子溥伦致辞,他说,“革命本国家进化应有之举,故汤武革命称为圣人,且此次革命原属国体问题,现在建设共和,不特皇室仍受优待之举,并使满洲人民同享共和幸福,迥非前古帝政时代可比。”语毕,他代载沣致孙、黄两位颂词。

  黄兴致答词,“二十世纪之国家,须赖国民共同护持。专制政体不足以独立于地球之上,非建设共和,无以保全我五族同胞且自武昌起义,甫及三月,大局略定,全赖隆裕皇太后、皇帝及诸亲贵以国家为前提遂使全国早日统一。”

  9月16日,孙中山赴总统府,出席袁世凯举行的饯别宴,并与袁作最后一次谈话。

  席间,袁世凯欲刺探孙中山的意志,他佯作酒醉,拊孙曰:“方今革命克告成功,先生奔走数十年之目的已达,中华革命于是告终矣乎?”孙中山莞尔对曰:“满清幸已推翻,如云中国革命从此告终,恐未必然。”

  袁世凯闻语失色,孙中山之言也为日后历史所证实。

  孙中山一生革命的终点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改组国民党宣言,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他将中国国民党改组为包含工人、农民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从而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11月5日,冯玉祥的国民军将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紫禁城。

  同月,冯玉祥电请孙中山北上“讨论国是”。孙中山在北上途中重申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主张,并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口号。

  孙中山在《北上宣言》中提出,“国民革命之目的,在造成独立自由之国家,以拥护国家及民众之利益。此种目的,与帝国主义欲使中国永为其殖民地者,绝对不能相容换言之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11月11日,孙中山致电冯玉祥,赞誉其将溥仪驱逐出宫,认为“复辟祸根既除,共和基础自固,可为民国前途贺”。

  13日,孙中山在启程北上之日视察位于广州的黄埔军校。也许身为医学博士的孙中山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所预感,也许他为国民党终将建立起一支军队而欣慰,孙中山在检阅完毕后对校长蒋介石说,“余此次赴京,明知其异常危险,将来能否归来尚不一定。然余之北上,是为革命,是为救国救民而奋斗,又何危险之可言耶?况余年已五十九岁,虽死亦可安心矣。”

  12月31日,孙中山自天津抵达北京,此前在天津业已抱病。当日下午4时,专车到达前门车站,孙中山受到北京各界三万余人的欢迎。孙中山因病未作演讲,以书面形式散发了《入京宣言》:“十三年前,余负推倒满洲政府,使国民得享自由平等之责任。惟满清虽倒,而国民之自由平等,早被其售与各国,故吾人今日仍处帝国主义各国殖民地之地位。因而救国之责,尤不容缓。”

  1925年3月11日,已入弥留之际的孙中山在宋庆龄的帮助下,签下了《国事遗嘱》《家事遗嘱》《致苏联政府遗书》,他在世最后时光里一直呼喊:“和平、奋斗、救中国。”

  北京是孙中山转向革命的起点,也是他一生从事革命的终点。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铁狮子胡同病逝,享年58岁。

  当时上海《申报》评论说,“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国政界中之人格,不屈不变,始终如一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北京有将近75万人到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中央公园公祭追悼孙中山。

  3年之后,蒋介石统率的国民革命军获得北伐胜利,宣告中国统一,定都南京,改北京为北平。此后,孙中山画像曾短暂挂在天安门上。《天安门旧影》收录了两张珍贵的历史照片,注明:“孙中山像挂在了天安门正中门洞上方。在门洞右侧有‘革命尚未成功’,门洞左侧有‘同志仍须努力’的条幅”。

  1950年新中国国庆,在经过天安门的群众游行队伍中,孙中山画像与毛泽东画像一起出现,并列于最前排。孙中山一生“救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夙愿在此获得回应。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巍

(责任编辑:UN60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