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辛亥革命100周年 > 辛亥革命100周年评论

新京报社论:从辛亥百年的历史节点继续出发

来源:新京报
2011年10月10日04:22

  社论

  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正是为了从这一中国近现代伟大历史事件中汲取营养,从而获得进一步推动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大业的精神力量。

  百年前宁静的这个夜里,武昌城内“新军”中的革命党人仓促间打响的第一枪,异常尖利地划破了黑暗中的神州上空。在之后短短几个月内,随着各地风起云涌的响应,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满清王朝轰然倒塌,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大一统皇权专制制度也同时寿终正寝,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从这个意义上,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昨天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上所言,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尽管一百年后的今天,关于辛亥革命的学术研究仍然不断有新的史实和不同的见解问世,但有一些基本共识是无需置疑的

  辛亥革命之所以爆发,根源乃是旧有的封建帝制无法应对来自西方的全方位挑战及中国社会内部的现代化吁求。满清统治者虽然也试图作出、甚至已经作出过一些重大的经济、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但总的来看,所有这些改革都一再远远地落后于社会民意的呼声,终致和平改良之路越走越窄,革命洪流不可阻挡地席卷而来。

  此外,清廷于1911年春天开始强行推动的铁路国有化这一致命的政策错误以“保路运动”这个历史概念而为后人所牢记被认为是点燃这场永载史册的共和革命的导火索。或者亦可以说,它是压垮摇摇欲坠的满清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由此可见,正是满清统治者的一味自私和短视,导致了其自身的满盘皆输。

  辛亥革命的巨大历史成就有目共睹:1912年1月1日宣告成立的中华民国成为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其后复辟帝制的企图无一不以身败名裂告终,民主与共和体制从此在中国扎根。尽管,孙中山先生及中国第一代现代化先驱们追求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理想,即使到了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有待完成。但不管怎么说,正是由于辛亥革命及其打开的之后一连串“革命叙事”,这些从外部世界引入的全新理念才能够如此深入中国人心。

  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正是为了从这一中国近现代伟大历史事件中汲取营养,从而获得进一步推动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大业的精神力量。

  而在百年后的当下,伴随着30年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积淀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今天,不仅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早已不是问题,事实上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同时,随着教育的普及,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全体国民对于现代政治文明的认识和理解也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高度。在此种新的条件之下,中华民族在历史大变局中的现代化转型和复兴使命,有什么理由不在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手中完成?

  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两个世纪的苦难曲折的现代化征程上,像辛亥革命这样的历史大业,应当、也只能是一个阶段性任务,但民族进步与文明复兴的事业,却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跋涉之路。

  孙中山先生云“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种清醒的意识于今而言,仍然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是不可逆的。继续推动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改革,是中国未来进一步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期待,当代中国从辛亥百年这样的历史节点上,继续出发,用智慧和勇气推动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

(责任编辑:UN60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